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人在宋末、明末未必没有这种机会,只不过错失了而已。
虽然不认同周馥的观念,但是对他的精神和人品还是很认同的,所以杨潮就一口答应,绝对不借洋款,其实他本来也没打算借的。
得到周馥支持,可以在莱芜办一座兵工厂之后,杨潮这才赶赴德国人的舞会。
让人意外的是,主持舞会的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克虏伯家族成员古斯塔夫·克虏伯,这座兵工厂主要就是克虏伯和毛瑟兵工厂联合修建的,技术人员也是两家来出,但是毛瑟仅仅是派了一个工程师而已,还是就在本地施工的工程师,显然不够重视。
而克虏伯的重视,显然不在兵工厂本身,因为这座兵工厂对他们来说,利益并不算大,修建投资是德皇投资的,他们可不敢赚德皇的钱,日后运营名义上是中国政府,跟他们也没有多大关系,中国政府出的那点工人工资,无论是克虏伯还是毛瑟大概都看不上眼。
所以毛瑟的反应是正常的,就一个卑微的工程师,但是克虏伯的反应是不正常的。
当然这个古斯塔夫·克虏伯并不是克虏伯嫡系成员,他出身在荷兰一个金融家家庭,因为跟克虏伯家族的女儿结婚,从而改性克虏伯加入了克虏伯家族,但是后来他支持希特勒,将克虏伯带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也带到了末路,因此他才是老克虏伯之后最著名的克虏伯。
克虏伯家族之所以派出这么一号人物,原因当然是在兵工厂之外了,还是铁路,也不是铁路。
克虏伯并不是单纯的兵工厂,就跟后世的波音一样,并不只是生产战斗机。克虏伯的民用生产也是很发达的,甚至产量要远大于军火,毕竟军火虽然利润丰厚,可是不打仗的时候,其实大多数军火企业都是亏损状态。
克虏伯的民用主要就是生产火车零部件,他们生产的火车轮毂世界闻名,很多火车制造商都以采用克虏伯轮毂来证明自己的质量。
青岛的四方机车本是附属于胶济铁路的组装工厂,自从跟杨潮达成协议之后,按照杨潮要求,这座工厂打算直接进行生产,于是胶济铁路背后的财团,就将四方机车交给了克虏伯来经营,克虏伯又跟德国另一个著名的机车生产厂塔尔博特机车厂合作联合经营四方机车。
塔尔博特机车厂此时是德国最著名的机车厂之一,制造的火车质量优良,技术优势一直维持到高铁时代,后世的庞巴迪生产的动车就是引进的塔尔博特的技术,而庞巴迪跟后世的四方机车合作将动车引入中国,而此时塔尔博特提前投资四方机车,不能不说是一个美丽的巧合。
因为是四方机车的大股东,所以克虏伯家族就有理由派人来中国了,毕竟四方机车接到的是一笔十吨黄金的订单。
但是订单已经完成,克虏伯也没有必要为了一笔过时的生意在跟客户沟通,因此克虏伯此行另有目的。
“什么?帮我建一座钢铁厂!”
酒会上,克虏伯借机跟杨潮一说,杨潮险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德国人会将自己的工业往外输出?
之后杨潮就明白了,德国人不是没有其他目的的,克虏伯提出了新的要求。
————————————
求票,求票,喜欢的请投票啊。
第六十四节 兵工厂股份划分()
德国人的目的,是排挤美国,美国人要在烟台开办钢铁厂,瞄准的自然是山东的利益,可是美国人在烟台办厂,德国人实在是没有办法阻挠。
因为烟台可是一个开放了几十年的口岸,各国都在这里有大量的利益,早就取得了办厂的权力。
一旦禁止美国办厂,势必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弹,甚至其他国家都会跟风抵制德国。
虽然美**事实力弱,打是打不过德国的,但是人家经济实力强啊,德国和美国之间也不少经济往来,贸易额要比跟中国之间的大得多,只是列强跟中国做生意好处太多,比如进口的都是原材料,而出口工业品,不但利润丰厚,还能支持本国工业和促进就业,互相间还多少都有竞争关系。
因此在山东的利益,德国人是不想让出去的,可是也不能冒跟美国人打贸易战的风险,毕竟德国庞大的新兴化工业最大的出口国,就是美国,德国拜耳制药每年向美国出口的海螺英就高达数亿美元,比对整个中国的出口都多。
所以哪怕为了保住向美国的贩毒权力,德国人也不会跟美国人死磕,尤其是在美国人显然已经被排挤出中国,美国资本家眼红的都快要滴血的时候,更是不能惹恼他们。
因此德国不愿意自己出面阻挠美国人在烟台建钢铁厂,而烟台钢厂一旦投产,势必会向山东倾销,这又是德国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们打算拉拢中国人,让中国人出面制止,毕竟中国人有足够的理由反对这桩生意,甚至只要中国人不给美国人保证,美国人自己都不会冒险建厂。
而德国付出的条件则是,帮助中国人在山东建立一座自己的钢铁厂,既然无法阻止中国人办厂,那么最好由德国人亲自来办,总好过让美国人来掺和,同时建厂毕竟也是一笔生意不是。
“德国人的情报系统很厉害吗?”
杨潮举了举杯,发现自己跟美国人接触的具体细节都被德国人知道了。
古斯塔夫·克虏伯笑了笑:“美国人可不擅长保守秘密。”
杨潮道:“准确的回复您,绝无可能,我们中国人向来很讲信用,讲好的事情那就绝不反悔!”
杨潮明确表态,烟台引入一座美国钢厂板上钉钉了。
古斯塔夫不由皱起眉头:“您还是考虑考虑,我们开出的条件绝对优厚了,而且德国愿意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杨潮很霸气的摆摆手:“用不着。我手里有的是金子!你应该知道,本官的辖区,恰好就是中国最大的黄金产地。”
古斯塔夫点了点头,他们其实对杨潮突然大把洒金子的行为不解,如果说一条铁路的话,还能解释,但是后面这些动作,就实在是让人看不透了,中国政府不可能吧自己的黄金全部交给杨潮,所以德国人也猜到可能杨潮掌握了一个金矿,而恰好招远就是中国历史悠远的金矿区,就不得不让他们联想了。
古斯塔夫绝对想不到,搬出招远是杨潮为了掩盖从海底**的秘密。
“好吧,黄金,黄金!”
古斯塔夫只能摇摇头,西方国家已经确立了金本位,所以白银价格一路走跌,跟三十年前相比,银价足足下跌了一半,可是黄金却越来越坚挺,西方国家为了黄金都快疯了,大家看起来都完成了工业化,都有能力向外大规模投资,就连比利时卢森堡那种国家向其他国家贷个上千万两银子都毫无压力,其实背后的保证不过是各国的工业。
但是西方国家的货币却是用黄金做保证的,可以说各个国家的工业都是用黄金驱动的,看似几百万几百万美元英镑的投资,真正让那些国家拿出背后的黄金储备来,大多数国家都得脱层皮,谁家知道谁家事,那个工业国不是超发了大量货币。
甚至每几年就来一次的工业境界危机魔咒,最公认的认识就是黄金不够,货币滥发了,而滥发货币的正是银行家,而他们发货币的行为,却是国家默认的,因为国家确实需要他们的资金来发展经济,可以说西方国家都被银行家绑架了,而银行家被黄金绑架了。
黄金就是卡在银行家脖子上的绞索,那也就是架在国家脖子上的刀子,为了不让经济危机这个达摩克里斯之剑落下来,西方国家都拼命的到处搜刮黄金。
杨潮突然大把的洒金子,自然就引起了嗅觉灵敏的国际银行家的注意,德国人银行家更是不能错过这杯羹,因此促成了四方机车,这次更是说服了克虏伯家族,让他们援助中国建一座钢铁厂,连德皇都被迫从中撮合。
当然这是古斯塔夫到青岛后的事情了,命令是从电报里发过来的,克虏伯之前的目的,其实是来推销军火给中国政府的,不过眼下得先跟杨潮敲定钢铁厂的事宜,军火的事情,稍后在去北京谈。
杨潮也发现克虏伯时间上似乎对不上,美国人跟自己接触的事情,也不过就是这几天发生的而已,除非克虏伯早在美国人出发前就知道了情况,那时候杨潮都不知道美国人的打算呢。
杨潮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此疑问道:“不知克虏伯先生这次来还有什么其他业务?如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