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蛟真的会报恩?”
茅以升疑惑道。
同事笑道:“谁知道呢。没准就是在玩。哪里有那么聪明。没看总是我们爆破了,它才帮忙的吗。我们的爆破等于给他指路了,或许他想借着我们筑巢呢。”
茅以升也这么认为,那所谓的神龙报恩,确实减少了他们的工作量,但其实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起码那神龙也没有变一个法术,直接天堑变通途隧道就修通了,只是清理乱石这样的事情,他们的挖泥船也能做,只是度慢了一些罢了。
茅以升点点头:“不管怎么样,这也不是坏事。我看我们不如修改一下施工方案,趁着则蛟还在玩,加快一点度。就是希望将来它别来破坏就好。”
同事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不然你以为我翻这些图纸干什么。我还有一个想法,不如我们对进。这样就有可能在一年之内完成对接,两年内通车。”
茅以升道:“好,就这样!”
此前他们施工采取的单向施工,就是从烟台这一边修过去,大连那边只设立观测点,时刻进行测绘,防止隧道偏移设计,这样的好处是不用担心对接位置有误差,即便误差个几十米的,也都在他们的允许范围内,可一旦对接的话,两头对进误差过1米都未必能接的上了。
但现在趁着那蛟类在玩耍,不加快度的话,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大不了到时候慢慢修正。
计划更改之后,因为神龙帮忙,他们每天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小心翼翼,只敢一点一点的推进,而是一次爆破很长距离,将主要工作量都放在其他方面,比如打桩的工作,修建基槽的工作和隧道的对接工作,清理泥沙的工作几乎全都放弃了。
施工度大大加快,一天可以推进5oo米左右,算是下雨等误工时间,一年内基本上就能完成对接,这是一个非常难以拒接的yo惑。
但出于工程人员的尊严,茅以升严禁工人传扬这种不靠谱的说法,杜绝封建迷信。
只在暗中默默的建设。
杨潮此时却有些患得患失,如果中国工程人员,坚持2o年时间,修建一座海底隧道,那样似乎更让他们感到自豪,如今成功来的太容易了,恐怕不会有太大的荣誉感。
但是管他呢,东北和山东的联系,太过重要了,而且修通了这条路,从山东坐火车到朝鲜去可就比以前近了16oo公里,这会把朝鲜牢牢牵在中国经济中心上。
至于茅以升这些工程技术人员的荣誉感问题,大不了以后在建一座台湾海峡,现在福建跟台湾为这事可是吵的很热,都希望得到国家资金,改善两地的交通,为此两省联合向中央施压。
等修建台湾海峡的时候,杨潮绝对不出手帮忙,让他们用双手为自己赢得荣誉去。(。)
第六百六十九节 调整第二季()
电脑坏了,进水了,不能用,吓死宝宝了。≥ 五十万存稿啊。还好安全模式勉强能用。
这几天去考试了,不过大家投票还是很不少的,感谢的话不说了。加更。今晚加十张。明天看看电脑好不好,好的话,在加十张。希望大家继续投票啊。
————————————
杨潮没必要呆在东北,甚至他的飞船都不用待在这里,机器人老九就解决了,一夜清理5oo米的泥沙这种简单的工作,他还是能胜任的。
杨潮直接回到南京,来到总统府的办公室,召集各部部长问话,将这一段时间挤压的公务处理一下。
现在杨潮处理公务已经简单多了,当然他的工作不可能太具体,主要就是为各项政策进行把关,唯一的体力劳动恐怕就是签字。
但在他的改革下更简单了,他刚刚上任的时候,公务还比较麻烦,各部送来的文件浩如烟海,杨潮每天翻阅都来不及,更不用说进行处理了,他可没有李富安的工作热情,于是各部当时被他骂了一个惨。
包括周学熙这样的老江湖,他照样会当着面劈头盖脸的骂,以他的威望和地位,周学熙都不敢顶嘴,因为虽然看起来,周学熙的年纪比杨潮还老,但是杨潮当年可是跟他爹周腹同朝为官,就像袁世凯可以在周学熙面前摆资历一样,杨潮也可以。
杨潮才不管以前的总理是怎么工作的,他当总理了,就要按照他的管理方法里,他的管理方法,其实就是他管理企业那一套。
现在各部送来的文件上,早就没有了那一大堆杂乱的数据,而是必须自己先做好细致的分析,并且将他们的处理意见写上去,并清清楚楚的写明理由,如果杨潮有疑问,才会喊他们过来当面询问,一旦被杨潮召见,往往意味着他们的分析结果不清不楚,很可能就要挨一顿臭骂,因此没人想见杨潮。
最近这段时间的核心工作,其实就是经济工作,是处理经济危机,让经济再次恢复增长的问题。
因此杨潮主要召见了农商部长周学熙。
周学熙表示,最近的农产品价格普遍开始了下跌,认为应该结束对收音机、自行车等中等价值工业品的补贴了。
长达一年半的补贴,直接催生了这些工业的疯狂增长,亚美和中雍都建立了自己的大型工厂,收音机产量双双突破了百万,其中最重要的产品,就是从德国引进的v31o国民收音机。
纳粹用这种收音机固定播放他们的短波电台,德国人是无法通过这种收音机来收听国外节目的。
即便中国进行了更改,取消了其中的限制,可以调台,让这款收音机不止接收一个频率,可是也很难收听到国外的节目,因为这是一款短波小功率收音机,收听距离只有几百公里,从上海收听到南京的广播可以,但用来收听北京和广州的广播,那就不可能了,除非经过广播台不断的中转。
要达到收听全国广播的能力,那就必须是大型的,5灯以上,的外差收音机了,美国人比较喜欢玩这个,不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积累了资金的亚美和中雍,他们也都生产出了自己的5灯收音机,只是其中的很多零件都是直接从美国进口的,他们只负责设计和组装部分而已,算不上完全的国产化。
而且这种价格昂贵的大收音机,往往动辄7、8o两,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反倒是美国进口收音机,因为美元贬值一大半,价格都跌到了4o两,在这个领域,美国货、荷兰货占据垄断地位。
自行车的情况就好一些,工业化生产的自行车,随着产量的扩大,价格是越来越低的,原本的销售价格是25两,政府补贴了一半,他们卖12两,随着天津和广州的自行车厂也在生产,现在价格已经降低到了7、8两,就算政府停止补贴,他们最多也就卖15两罢了,比过去便宜了三分之一还多。
“不要直接取消,通知各家厂商,从下月开始,我们的补贴额为售价的三分之一。让他们做好准备,政府会在一年内取消所有补贴。”
直接降低三分之二的补贴,自然会让售价上涨,但是老百姓未必肯买账,销售量肯定会大幅度下跌,就看他们自己的操作了。
但是政府不补贴收音机、自行车等小件工业品,不意味着政府不补贴其他商品。
“跟东北汽车和山东的汽车公司联系一下,售价2oo两以下的汽车,我们补贴一半价格,把汽车价格压低到1oo两以下。就说国家要让所有人都买得起汽车。”
周学熙还是颇为吃惊的,补贴收音机那些小件,撑死了一台收音机也就是7、8两,但是一台车呢,可就是1oo两了,现在生产汽车的公司,主要就是斯柯达,或者叫做杨子汽车一家,东北张家的汽车厂,差的远呢,杨子汽车每年生产的小型车达3o多万辆,东北汽车才能生产3万辆,还是卡车,小汽车几乎无人问津,全靠一些关系在卖。
当然周学熙不认为杨潮是在给自己的汽车公司谋福利,毕竟主要还是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惠吗。
但这样一来,财政支持又会增多,靠老百姓买债券,是不可能筹集到这么多资金的,现在已经展到了政府行债券,大部分是央行买走了,换句话说,就是政府正在通过央行直接印钱。
周学熙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以收音机等的情况看,补贴的话,汽车销量很可能会翻十倍,就算没有十倍,如果汽车产量到1oo万辆,每辆补贴1oo辆,总共就要补贴1亿两。”
杨潮笑道:“是啊,这1亿两,可会带动2亿,甚至1o亿的产出。钢铁厂、工人和消费者都会受益。而且可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