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謇沉默不语,不说是。也不说不是,显得神秘兮兮。更助长了记者的狐疑。
这件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川江再次恢复了平静,可是好事者没那么容易静下来。
很快就有3000吨级的轮船跑去三峡冒险,结果经给他顺利通过了,当他到了朝天门码头的时候,一个时代诞生了。
张澜不是迷信之人。可是面对这现实的说服力,他也宁信其有。
发动全船父老,你一两,我二两的,捐献了100多万两银子。在朝天门码头上修建了龙王庙,给龙王塑了像,铸了金身,每年定期祭祀,杀三牲。
由于三峡确实修通了,四川人对龙神的信仰变得虔诚,龙王庙成了一个必须去的灵验之地,还不是出现有人求神如愿的匪夷所思的故事,让这个小庙更出名了,慢慢成了一个旅游胜地。
这是后话,此次事件民间叫做龙王开川,但官方没有任何明确结论,成了一个悬案,很多年后,就像很多神秘事件一样,变成了无头公案,各种猜测论证,有人说是一种地理现象,可能是一场地震,地壳变动,巧合的将三峡险滩给摧垮了,有的是说其实就是四川政府的行为,搞的神秘点是为了搞旅游。
反正随着科学的发展,是不可能有人相信这些神神怪怪的,这也是杨潮敢于让飞船去通河道的原因,打死他都不会去然飞船无端给渤海修建一道隧道。
这都是后话了。
此时张澜还没有建庙呢,而是战战兢兢的飞来了上海,跟杨潮会晤,请示杨潮三峡的事情。
杨潮告诉张澜,不要相信那些无端的邪说,可能就是地震了,运气好,险滩震塌了,很多险滩不就是地震塌方形成的吗,一切事物背后,总有科学道理的。
还告诉张澜,不要浪费了这大好机会,三峡都能通,四川大大小小通航河流几十条,修一修就能让四川的交通冠绝中国,是四川立基的根本。
鼓励张澜继续发展四川水运,如果四川运输成本能降到中国最低,那么四川很有条件发展成中国经济第一流强省之列。
张澜受此鼓励,此后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川江治理,四川十年治水。
四川有张澜,江西有熊式辉,这都是能耐得住性子搞建设的人。
熊式辉已经主持修通了粤赣运河,不过这不是终结,只是一个起点,接下来十年时间,他后来开始对江西河道了进行了综合治理,挖掘了3万口大水塘来调节水量,疏浚了通航渠道3千多公里,建造水库3百多座,陂坝4千多座,涵闸600座,抽水机站50多座,灌溉了上千万亩耕地。
这些工程时间长达十年,史称赣政十年,这倒不是杨潮改变了历史,原本的历史上,熊式辉同样在江西修建了十年水利,树立了赣政十年的功绩,只是这个时代,他的所作所为,规模更大,功绩更大罢了。
张澜、熊式辉算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主持政务比较出于公心,还有阎锡山那样的私心、功利并行的政客,同样也是建设的一把好手。
稳定发展,已经让一大批这种人在中国涌现,开始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进行建设,而不是像原本的历史上争权夺利,军阀混战了。
说起军阀混战,始作俑者炮哥这些年混的也是风生水起,在美国尤其受到欢迎,美国人排华,去很欢迎他,他在美国各地的议会不断的演讲,抨击中国,得到一片掌声,很多人都给他捐钱,让他可以豪宅住着,小酒喝着,花姑娘搂着,小日子过得倒是如意的很。
只是最近炮哥日子突然不好过了,美国政府给他下了通知,让他限期离境,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最后是在报纸上看到罗斯福的讲话,罗斯福认为美国不应该忽视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应该放开胸怀,以积极的心态,尝试跟中国建立公平的关系。
这时候炮哥才明白了,原来是美国人想跟他的祖国和好了,那么他对美国人就没用了。
杨潮没心思关心炮哥的营生,因为他做了一个震动政坛的决定,他打算再次出来为国家服务,直接点说,就是杨潮打算出山做官了。(。)
第六百二十八节 调整方案()
感谢sunnysoft、眼睛、欺负猫的老鼠、绝灭星辰投的月票,加更。
————————————
杨潮决定复出的消息,震动了整个中国,各大报纸头版头条连篇累牍,大街小巷不厌其烦的热议着。
有欢呼雀跃的,也有杞人忧天的,但大多数国民都很乐观,认为杨潮出来做官,这是好事。
而且大多数社会精英都是这种想法,至于普通老百姓,他们大多不太关心谁当总统,反正不是他们,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小日子,赚自己的小钱钱。
只有极个别的社会精英才会担心,他们是希望杨潮做华盛顿的,可是杨潮再次出山,破坏了杨潮在他们心中的印象,他们担心会对中国政治生态造成恶劣的影响。
只可惜这些人只是很小一部分人,基本上都有美国留学的背景,由于排美法案,这个时代中国留美学生远没有原本的历史上多,而且即便是留美学生中,也只是小部分担心罢了。
说到底,这个时代,所谓民zhu思想,还远没有后世影响那么大。连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都在反民zhu,认为民zhu是没有效率的,阿道夫喊出就是要毒菜,还能被德国人民用民zhu的方式选上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所谓民zhu,真正掀起浪潮,其实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由美军将其带到了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二战之前,绝大多数国家,都认为民zhu制度,不过是英美试图控制世界的思想体系罢了。
甚至连民zhu国家英国和美国。都互相对对方不太看的上,都说自己的制度好,都想向外输出自己的制度,法国人则在不断的纠结,各种派系利用法国式民zhu,不断的折腾。
在二战之前。连法国这样的老牌共和国,都无法取得民zhu之下的稳定,自从法国大革命开始,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拿破仑)帝国、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二战之后又建立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戴高乐上台后,又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这才稳定下来。
一般人不知道这些共和国之间有什么不一样,所谓换一个共和国,就跟中国改朝换代一样。是要换一套制度的,对欧洲国家来说,就是换一套宪法。
法国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推翻君主砖制,一直到1958年戴高乐政府,才真正让民zhu制度在法国稳定下来,即便这样,法国也是全世界ba工次数最多的国家,老百姓出了名的爱闹事。
而反观空有民zhu框架。实际上是君主毒菜的德国,在一战之前国势蒸蒸日上。成为数百年来,第一个能够也敢于挑战英国霸权的,东方的日本同样如此,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东亚边缘效果,一跃而起成为可以跟俄罗斯帝国相抗衡的亚洲霸主。
所以民zhu,尤其是美式min主。此时在全世界都没什么市场,倒是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因为英国长达几百年的世界霸权,在全世界有相当大的市场,希腊人打到了自己的国王,不建立美式制度。反而从丹麦迎来了一个王室;英国崛起之前就建立了共和国的荷兰,拿破仑战争之后还是给自己选了一个国王,让奥兰治拿骚家族成为世袭君主;比利时从荷兰分离出去之后,也选择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除此之外,西北欧除了芬兰外,几乎所有国家都是君主立宪,美式民zhu在欧洲没有市场。
所谓的文化,所谓的制度,说白了,还是谁强,谁的就好。美国人还没有证明自己的强大,还没有成为世界霸主,所以即便美国人多么觉得自己有推广美式民zhu的天命,可别人就是不看好他们。
在中国其实也是如此,因此才有那么多人这么多年了,还对杨潮当皇帝念念不忘。
但袁世凯前车之鉴,杨潮可不敢冒这个险,反正他没什么皇帝情结,对他来说,那不过就是一个象征,是总统制也好,君主制也罢,无非一件外套,一个瓶子,这件外套未必要最漂亮,未必要最合适,但必须得能穿得上,不会被争抢撕扯成乞丐装,这个瓶子里可以装着不那么美的酒,但瓶子不能倒。
所以杨潮始终坚定的表示,他不会选择当皇帝,中国也不应该有一个皇帝。
杨潮不当皇帝,君主立宪派会觉得惋惜,但他们惋惜,却不会拿着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