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6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是图哈切夫斯基恼怒的原因,油料库被烧毁只是一个由头。

    图哈切夫斯基从来没想过要跟沙皇政府一寸土地一寸土地的争夺,西伯利亚最不值钱的就是土地,因此他并没打算跟张作霖在济马那块水道密集的河网地带纠缠下去,他打算大纵深突破进攻。

    目的是包围和孤立伊尔库茨克,往西伊尔库茨克是通过一条铁路跟西方连接,这条线现在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济马以西基本上都处于苏军控制之下,但是往南伊尔库茨克还跟中国相连,即便战争最激烈的时候,这条铁路线依然繁忙。

    通过这条铁路线,沙皇得到了粮食、服装、钢铁,甚至更直接的武器装备,只要切断了这条铁路,那么沙皇除了投降一条路外别无选择,即便不打,伊尔库茨克也得给困死,图哈切夫斯基当然没想过长期包围这种事,进攻还是要进攻的,不管什么战术,正面进攻也好,大纵深切割包围也好,最后的目的不过是攻城略地罢了。

    但大纵深战术之所以有效,不是他放弃了攻城略地,而是他通过不正面冲击坚固的永固阵地,而是通过迂回,侧击等战术,威胁对方的战略后方,一般情况下,敌人不敢冒险让自己的后方要道被断,只有两条路走,一条是选择突围,一条是分兵防守,无论哪种方式,都少不了要走出防御工事,跟迂回部队进行一场野战。

    也就是说,大纵深战术,是一种利用进攻方的主动权来调动敌军,让双方的攻守异位,寻找到对自己更有利的条件。

    图哈切夫斯基已经将这一套战术运用的炉火纯青,他这次选择的突破要害是斯柳江卡。距离伊尔库茨克不过3多公里,一个在贝加尔湖拐角位置的小城,197年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而建立,但是后来随着日本人割占了贝加尔以东的土地。沙俄从这里修建了直通库伦的铁路,让这座要塞小城开始展起来,已经是一座人口5万的商贸城市了。

    作为跟中国之间的贸易枢纽,一旦这里被切断,伊尔库茨克就将失去来自中国的物资供应。图哈切夫斯基不需要直接攻击伊尔库茨克,只需要占领这里,沙皇就会派兵来跟自己决战,大事攻守异位,图哈切夫斯基有信心一鼓作气消灭沙皇政权。

    图哈切夫斯基做出攻占这里的决定,最大的原因是他的侦查部队现,斯柳江卡至今没有什么有力的防御,非常容易攻克,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弗兰格尔疏忽了这个地方,但团伙切夫斯基不打算给对方调整的机会。

    于是他将自己的作战计划汇报给了史达林同志。但史达林同志却拒绝了这份命令。

    为什么?

    图哈切夫斯基自己也清楚,不然他也不会连直接的作战计划都汇报回去了,因为这是一条通往中国的交通要道,所以图哈切夫斯基势必要切断这里,可也正是因为这里是通往中国的交通要道,所以图哈切夫斯基不能切断这里。

    因为中国反对,所以史达林早就下达过命令,不能切断中国跟西伯利亚的交通,以免给中国人制造介入战争的借口。不但不能切断交通,也不能伤害中国商人。如果有的话。至于苏俄彻底占领了西伯利亚以后,那再说,史达林同志可不打算真的让中国人继续霸占秋明丰富的石油资源。

    不过在彻底占领西伯利亚之前,史达林绝对不想看到中国百万大军介入战争。他又不是没跟中国的军事力量打过交道,知道这是一只彻头彻尾的帝国主义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作战经验丰富,此时此刻招惹这样的敌人太不明智了。

    因为史达林早有严令。所以图哈切夫斯基尽管认为攻打斯柳江卡是最佳方案,而且目前大局已定,不需要在顾及中国人的态度了,所以图哈切夫斯基才敢进攻这里,只不过还是要跟史达林同志请示一下的。

    没想到史达林同志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给史达林同志电,如果不切断铁路线,那么我军无法继续作战。等等,还是改改,就说如果不切断铁路线,会给我军的战斗带来极大的困难。”

    图哈切夫斯基斟酌了一下语气,以比较委婉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毕竟他们的新沙皇史达林同志,可没有老沙皇那么好的脾气。

    很快史达林同志就回电了,表示他很理解前线同志的难处,但是希望同志们克服困难,外交部门的同志已经在努力交涉,一定会制止中国人放弃从铁路上运输军火给沙皇伪政权,相信这会给前线的同志有所帮助。

    图哈切夫斯基收到这封电报,只能苦笑,而且只敢在心里,而不敢表露出来,否则第二天他估计就该收到莫斯科的召唤命令,然后等着处分了。

    图哈切夫斯基哀叹,这打的是什么仗啊,眼睁睁看着中国人不断的给沙皇送军火,近在咫尺却无法阻拦,另一边还不断的给中国人送去各种订单设备,力图巴结讨好中国,这种耻辱作为军人,实难忍受。

    但对中国来说就是一件美事了,中国的工业企业不但向沙皇骑士团提供各种军事物资,而且还给苏俄生产各种机器设备,两面通吃让中国工业顿时形势一片大好,但是资本家哪里懂得满足,他们绝不接受苏俄提出的不向沙皇提供武器装备的要求,不过他们表示,也可以向苏军提供军事装备。(。)

第五百八十六节 拿着枪做生意() 
“简直是无赖!”

    苏俄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愤怒的吼道,他在苏俄大使馆之内,苏俄驻华大使一副讨好,颇有些战战兢兢。?

    最近莫斯科天天都在抓间谍,一个个老布什维克被打倒,罪名则是颠覆苏俄政权,是国家间谍,是叛国者,他们外交部门是重灾区之一,因为托妞曾经在外交部门中工作过,外交部门中他的老部下很多,如果非要挑毛病,绝大多数外交人员都能跟托妞牵上关系。

    所以苏俄大使鲍格莫洛夫异常不安,因为他曾经也跟托妞有过瓜葛。所以鲍格莫洛夫这段时间不但要积极工作,还要避免触怒李维诺夫这样的莫斯科高层,幸好他的工作卓有成效,他已经成功的说服了一些议员帮苏俄说话。

    但是中国国会中一些顽固派坚决反对断绝与沙皇政权的贸易,厚颜无耻的自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坚持自由贸易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中国立国的根本。

    这不是鬼扯吗?

    他们三十年前还是一群泥腿子组成的国家,那时候沙皇分分钟暴打的货,因为不愿意跟欧洲自由贸易,被英法联军两次虐成狗的国家,竟然也自称是自由贸易的捍卫者!

    “厚颜无耻!”

    李维诺夫又骂道。

    但却无助于解决问题,中国对这次苏俄进攻沙皇政权的影响太大了,几乎是关乎成败,一旦中国决定介入,那么苏俄势必退出战争,这是史达林跟他的共识,因为他们谁都无法承受工业计划中断的风险,一旦再次将苏俄推入跟一个级大国的对抗中,五年工业计划那种投入巨大的工程必然要停止,因为任何国家都无法在坚持规模庞大的战争同时,还能进行那种规模的建设。

    中国现在的政局极为微妙,以总统为代表的政治势力保持沉默。但是有理由相信,他们在试图让中国在合适的时机介入战争,代表地方势力的国会则态度差别很大,南方省份普遍不关心北方的战争。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将国力浪费到一个寒冷的让人绝望的地方的土地,尤其是广东等地,更是反对中国介入西伯利亚战争。

    其中的猫腻李维诺夫一眼就看的出来,英国佬在广东拥有巨大的利益,他们对广东地方当局的影响很大。一旦中国失去了对西伯利亚的控制,那么英国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石油供应,在这个经济危机时代,石油收入对英国政府已经是至关重要的支柱了。

    广东政府则能自然而然的成为中东石油进口的第一基地,到时候从中东英国控制的油田出产的石油,通过英国人的船队运到广东英国人管理的港口,在储存到英国人设计的石油储备库,最后炼化成各种燃油,在从这里分销到全国各地去。广东将以此为基础,打破东营垄断的中国炼油产业。广东将取而代之,成为中国新的炼油基地。

    已经跟缅甸通过铁路相连的云南,也十分渴望分一杯羹,也比较支持放弃西伯利亚那块贫瘠的土地。云南虽然不认为自己可以跟广东竞争中国石油冶炼基地的地位,但是他们认为中东石油通过缅甸印度洋港口上岸,经过铁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