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5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草原的经济已经转型成功,过去的游牧已经看不到了,草原上适合畜牧的草场,全都分给了一个个牧民家庭,并且长期有农牧大学的学生教师在草原传播畜牧技术,只可惜蒙古人教育水平太差,而且民风淳朴,一不小心就会被人骗。

    甚至当年他们的五年保护期还没有过,很多蒙古人就将自家的牧场卖掉了,当然悄悄的卖掉,只是一个口头保证,就将自家分到的草场交到了晋商手里,而他们得到的不过是几桶酒罢了。

    卖掉了草场后,大多数蒙古人继续留在草场上,帮晋商牧场主放牧牲口。

    不过必须承认,晋商的脑子就是好使,他们对牧场的经营,确实比当年的牧民家庭效率高了不少,而且将中小型牧场合并,草原上已经出现了超过10万亩的大型牧场,大量的养殖牛羊。

    晋商不但经营牧场,还开办了大批屠宰场,杀牛羊取肉卖,皮子也能卖出好价钱,专业化经营,让他们的利润极其丰厚,而付给牧民的薪水微薄的仅仅是吃饱后能喝上小酒,但牧民很满足,就让人唏嘘了。

    倒不是政府不关心牧民教育,但是蒙古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而且很多家长根本就不想让孩子学习,还振振有词,说上学读书那是汉人的事情,蒙古人只要骑得了马,拿得住刀,拉得开弓,吃得了肉,喝得起酒,那就是一个真正的蒙古人。

    整个蒙古草原上,100多万蒙古牧民,将自己的牧场卖掉的至少就有40万,牧场正在高度集中在一大批牧业集团手里,不知道当牧场资源都集中在少数寡头手里的时候,草原上的社会关系会不会变得激烈起来。

    除了牧业,倒也有几个城市发展的不错,张家口就不说了,满清那会儿那就是一个进出口的大关口,农牧业的集散地,承德、绥远和包头因为路线问题,没有能够参观,但是杨潮了解的情况是,包头的繁荣还胜过张家口,是蒙古地区最大的城市。

    沿着京库铁路,张家口之外就是外蒙的库伦城是一个大城市,这里除了是农牧业的集散地,发展出来屠宰业、制皮业之外,让库伦成为一个不小的城市的最大原因是西伯利亚矿产的开发。

    每年超过3000万吨各类矿产从这里分流到东北和关内,从库伦到伊尔库茨克一段线路,甚至比津浦路都要繁忙。

    这里的铁路是复线,一条线是沙皇时期修建的宽轨,另一条是后来修建的标准轨复线,每天可以开动120对列车,但是由于过去低估了该地区的运输,铁路采用的是30每米30公斤标准的钢轨,这已经不算低了,胶济铁路就是30公斤的钢轨。

    可是现在却有些不敷使用,尽管每天都饱和开行120列火车,每列载重平均1000吨,一天12万吨,每年理论运量是4300吨,但如果减掉20列客车,刨掉检修、雨雪天气的影响,其实3000万吨的货运量就让这条铁路已经不堪重负了,现在已经提出要在修建一条铁路或者对老旧线路进行改造的方案进行讨论了。

    库伦加上北边的恰克图,在塞北地区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城市带,两个城市各有20多万人,几乎集中了外蒙地区六成人口,城市化水平竟然比山东还高,在中国仅次于上海地区。

    除了经济上的变化,蒙古地区最大的变化是政区的变化,随着人口增多,内蒙地区的人口已经超过了2000万,早在袁世凯时代,内蒙地区就分割成了三个省,东部以承德为省府的热河省,中部以张家口为省府的察哈尔省,西边以绥远(********)为省府的绥远省,加上一个宁夏省,称为塞北四省。

    作为省就有权力向国会派遣议员,因此很多凝聚力不是很强的地区,都很有意愿将自己的行政区划升级、抬高,目前正在争取建省资格的蒙古地区还有********和乌里雅苏台,如果这两地建省成功,外蒙也将分成三部分了。

    但想建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要达到300万人口以上,现在这两地还达不到要求,但是很有可能在三五年之内实现。

    以满洲里为中心的********地区,这几年的经济增长相当强劲,人随钱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哪里现在就已经有230多万人,每年还至少有10万以上的人口迁入,加上新生婴儿,增加到300万并不算难。

    而乌里雅苏台地区,则因为地方广大,如果加上唐努乌梁海和科布多地区,人口数量并不少,因为当地比较适合农业的地区不少,胡泊和河流众多,这些年吸引了数十万山陕农民垦殖。

    杨潮不得不感叹,这里的变化之大,比其他地方更甚。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xh。50

第五百二十六节 变化中的西伯利亚()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西伯利亚,丝毫不比蒙古变化小半分。

    首先就是人口的变化,5年前,这里人口还接近300万人,现在却急速下降到了200万,这是因为战争的后遗症,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总量自然降低,不过降低的速度已经放缓了,按照目前的趋势,当西伯利亚人口下降到150人的时候,就能保持稳定了。

    当然这个150万人,并不包括成吉思汗时代就游牧在这一代森林中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同样也不包括已经进入西伯利亚地区谋生的近百万中国农民、矿工和商人,中国人没有像布里亚特人被驱赶到深林深处,没有像犹太人被赶出国境当然是因为国家强大了,但在持续增长下去,俄国民族主义者就很难容忍了。

    而且中国人也并不是很乐意移民这里,这里冬天太冷了,说实话,并不适合人类生存,这块地方面积广大无比,几千年来却没有出现过强大的政权,也没有超过百万人口的族群,就是因为这里无法承载,比较愿意留在这里的,也只有20多万跟俄罗斯贵族合作租种开发农场的农民,矿工都是打算赚一笔就走的。

    也正因为中国主要是在分散在广袤土地上的农场中的农民,还有一些平时在矿区生活的矿工,跟城市里的俄罗斯人并不在一起,没有太大的冲突,所以族群矛盾暂时还不算激烈,150万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俄罗斯人还能接受。

    人口虽少,但收入不少。

    现在俄国每年向中国出口3千多万吨矿产资源,主要是铁矿和石油,光是石油每年出口额就有2亿多美元,由于跟秋明油田实行长期协议价格3美元一桶。每年进口8000多万桶石油,就能让俄罗斯帝国进项2亿多美元,随着规模扩大,秋明油田的石油成本已经降低到了1美元以下。每年的利润就有1亿美元。

    按照跟俄国政府的协议,杨子石油占有油田51%的股份,俄国政府将自己手里的29%卖给了诺贝尔家族,剩下20%掌握在沙皇家族手里,每年沙皇家族的收入有2000万美元。那俄罗斯帝国能得到多少呢?也是2000万美元左右,这正是是有开采的主要成本之一,不然光是从地下往上抽油,怎么可能有1美元以上的成本,要知道英国人不给波斯政府交税,他们在波斯的石油成本还不到0。5美元一桶。

    另外铁矿石也有几百万美元的收入,其中一半都归了俄罗斯帝国政府。

    光是卖资源,俄罗斯政府就能收入2000多万美元,而且这些可都是单纯的贸易顺差,不管什么样的经济模型。任何一个国家每年都有如此庞大的贸易顺差的情况下,他国内的经济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让小小的俄罗斯帝国政府,每年财政收入达到了5000万美元,这笔钱如果分给每一个国民,能让每人得到25美元,这个时代,全世界大多数地区的人均年收入还没有25美元呢。

    当然俄罗斯帝国政府不可能将税收分下去,尼古拉政府用这笔钱投资兴建了兵工产业,还建立了普遍教育。不但小学到中学的9年基础教育免费,连大学都不用学生出一毛钱学费;同时大规模改善基础设施,大把石油收入刺激下,尼古拉政府修建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复线。而且用的是标准轨,甚至有计划将现有的宽轨也换成标准规矩,原因很简单,就跟沙皇当年修建宽轨一个道理,那就是有意的跟欧洲大陆不是一个标准,防止入侵者能够方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