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人留在城市中工作,他们的男人就能安心住在城市里,孩子也会在城里上学。城市化才能进行下去,反之,如果女人留在农村,男人只会将城市当做一个挣钱的地方。挣了钱就回家,留不住人,城市就发展不起来。
如今已经是26年了,世界大繁荣已经过了5个年头,进入了更加繁荣的后半期,可是中国的城市化深度还比不上欧美国家。虽然在外表上看,山东靠海一线,以东营、烟台和青岛为纽带的城市带城市化已经超过了一半,可是城市文化还很脆弱,因为还有大半的市民并没有将城市当做生活的地方,没有将城市当做家来看待。
如果在经过几年还没有改观,大萧条中城市文化能不能坚持住,真的让人很担忧,如果大萧条一来,市民们都纷纷离开城市去了乡下,在让城市经济恢复,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光是再次将人口吸引到城市中,就要付出巨大的工作量。
伊集院彦吉不知道杨潮的心思,只把杨潮的理由当做借口,不过他并不意外,换做是他也不会用汽车工业市场来换纺织品市场,日本的汽车市场还比不上意大利呢,5千多万日本人的汽车消费量甚至还比不上200来万人口的西伯利亚俄罗斯帝国,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市场,5亿多人的消费能力让任何国家都会心动。
所以伊集院彦吉没从杨潮这里得到经济利益,不过他此行本就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来,而是为了其他利益而来的,是美国日裔的利益。
杨潮虽然没有帮日本人跟潘训说话,但是杨潮不出面反对,就是对日本最大的支持了,这个问题上潘训没有必要压制日本,很快就答应出面帮助日本,雇佣了英国、荷兰的商船,从美国西岸将日本侨民接回了国内,至此,美国大陆上,日本人作为一个裔民群体消失了,是继华人之后第二个消失的族群,在美国国内爆发了欢喜的舆论声音,美国的种族主义甚至得到了鼓舞。
“这个国家基本上废了啊。”
杨潮不由的叹道,被鼓动起来的美国种族主义者将目标对准了其他族裔,首当其冲的是菲律宾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印度人等亚裔,但是西班牙裔、意大利裔和俄罗斯裔等不被西北欧主流民族认可的族群,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美国种族主义的打击,越来越严重的治安问题,让美国这个国家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社会震荡中。
一个不稳定的国家显然是无法享受到繁荣的。
本来应该是柯立芝繁荣的最大受益者的美国,好像随着柯立芝总统的辞职,繁荣也一去不复返了,去年由于大规模征兵就已经让国家经济产生了繁荣以来第一次零增长,今年勉强开始反弹,可社会治安问题让他们想成功实现增长,前景很不乐观。(。)
第五百零八节 满月()
“嗯,不错,不错,真不错!”
杨潮给女儿过满月,中俄两国的要人纷纷参加,礼物当然是少不了的,其中一幅画让杨潮自己都赞叹不已。
这是一副茫茫湖面上雪钓的油画,虽然是油画,可是吸取了中国国画的技法,画面上漫漫的雪花,对比的茫茫湖面上一叶孤舟,一领蓑衣,一个男人,孤寂垂钓。
“难得她能将一顶狗皮帽子画的这样好看。”
杨潮当时穿着熊皮大衣,但是脑袋上却套着东北常见的狗皮帽子,当时的装扮并不好看,但是经过女画家的艺术加工,那帽子就没有那么丑了,因为已经不是什么狗皮帽子,而变成了一顶斗笠,熊皮大氅也变成了蓑衣,更有江南老农的感觉了。
“呵呵呵呵。您真的以为这是一幅画吗?”
送礼物来的金月慧呵呵问起来。
好久没见金家姐妹杨潮还很想念,最关键的是想念自己的私生子,杨潮给取名杨仲义,但是他在朝鲜的名字是金仲义,为了保护这个孩子的身份,金九对外宣称是自己的外孙子,算是隐瞒住了杨潮儿子的身份。
毫无疑问,杨潮在这件事上欠金九一个人情。
“难道不是吗?”
杨潮翻看着画,他还真的有些好奇,他虽然不是什么专家,但是对于油画还是能看出来的。
“是纸质的。”
杨潮仔细观察,发现这幅画不是画在画布上,而是画在纸上的,不过这不是主要原因,中国画用纸张,画家借鉴了中国画技法。在纸张上画油画也不是什么奇闻。
“质地细腻,怎么不是油画?”
杨潮还真是看不出来这幅画的问题所在。
金月慧哈哈笑道:“这是印刷出来的。”
杨潮一愣:“印刷?”
杨潮一直知道金九接受了自己当年的建议,在朝鲜大力发展以森林为基础的工业,其中造纸业已经颇有规模,可是更高级的印刷业却始终没有什么起色,从山东≠≯≠≯,接不到多少订单。
金月慧得意的笑道:“没错是印刷出来的。我从萨拉手里买下了版权,准备大量印刷。我想您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
金家姐妹在赤塔犹太女画家萨拉家中住了很长时间,跟萨拉是很好的闺蜜,萨拉用了两年时间才完成了两年前在贝加尔湖上给杨潮的肖像画,没想到让金家姐妹看重了,买下了版权印成了版画。
这几年上海等城市的中产阶级家庭,染上了洋人在家中挂领袖肖像的习惯,很多人都在客厅中悬挂大幅名人肖像,比如挂一副总统肖像。当然也有悬挂杨潮肖像的,而且比例相当大,让一大批贩卖杨潮肖像的版画作坊赚了不少钱,但是从来没有人向杨潮付过肖像费。
“你们这是不打算给我肖像费了?”
杨潮不由笑道,金月慧送这份礼物来,看来是别有用心啊。
金月慧却摇摇头:“非也。我们愿意足额支付肖像费的。”
杨潮道:“那就行了。你们打算支付多少?”
金月慧道:“每幅画像售价的百分之十。不过您可得给我们授权。不过钱可不会给你,给你儿子留着。”
杨潮哈哈笑道:“你们这是来这儿管我要奶粉钱了。”
不过杨潮还是痛快的答应了。
只是他有一个很大的疑惑:“你们的印刷水平很高啊,怎么会找不到市场?”
以这副肖像的印刷水平。杨潮不认为朝鲜印刷品在山东找不到市场,现在广告业已经开始发展起来。哪家企业不需要印刷宣传画啊,以朝鲜这种水平,显然会很受欢迎。
金月慧撇撇嘴:“你以为开发一块印版容易啊。我们可是请了上海的银行雕版大师傅,用了一年多才雕刻出来的。光是工资和材料费就画了10万两呢。”
杨潮不由一愣,金九竟然请银行雕刻货币雕版的技术人员帮他们雕刻版画雕版,这真是够拼的。难怪杨潮看不出这印出来的工艺品跟原版油画的区别。
可想而知,这样的制作方式,不可能大规模采用,如果用来印刷门神,他们得赔死。
“不过十万两还是太高了。你们得卖多少画像啊?一副打算卖多少?”
杨潮担忧道,觉得金九又该赔钱了,他不是个懂得经营的统治者,难得他花费这么大力气搞一款产品,如果失败了,信心打击肯定不轻。
金月慧笑道:“放心好了。我们每幅画之前卖一两银子,已经卖出去了一万副,而且是两个月就卖了出去,在山东就卖掉了8000副,简直是供不应求。黑市上甚至卖到了30两,所以我们已经决定要提价,提价到10两银子。”
杨潮不由惊叹,这幅画不过是一副三尺高的油画,卖到10两简直就是天价,不过看到自己的号召力这么强大,杨潮心里还是有些小得意的。
相比这么高昂的售价,印刷成本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能卖出1万副以上,就肯定能收回成本,根据金月慧说的,1万副还真不是问题。
金月慧继续得以的说道:“另外萨卡正在画后续的组画,她已经答应帮我们画一幅您的戎装像,叫做杨先生在东北战场,比这幅要大一倍,到时候肯定更受欢迎。”
杨潮自嘲道:“你们这是打算靠卖我来发财啊。”
金月慧哼道:“还不是给你儿子赚钱,我叔叔说了,所有版画的利润,都换成朝鲜印刷公司的股票给你儿子存着。”
金九对森林工业的重视程度,让他不惜搬出了朝鲜的国民,确实将森林产业当做朝鲜的国家战略来经营,成立了一系列冠名朝鲜二字的公司,朝鲜木业公司,朝鲜造纸公司等等。
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