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那家人也不是善茬,虽然不是豪富,可却是上海的坐地户,在城里有几百亩的祖宅地,就出了一笔银子请王亚樵帮他们出头,王亚樵就带人去把徐国梁给杀了,杀死在一个澡堂子里。
这种烂事,有贪官污吏,有苦主伸冤,可他玛就没人把法律当回事,老百姓受了委屈,总想着有大侠出面主持公道,还是政府的公信力不够,也有老传统老习惯使然,比如后来当法院审理的时候,问苦主为何不告法院,苦主表示告官跌面子,他们要自己找回来。
王亚樵因为这件事名声大噪,但同时也触犯了法律,立刻被通缉,结果躲藏了起来,现在却跳了出来。
“……念尔亦有军功于国,若幡然悔悟,即刻通电迎归孙先生,供奉孙先生继大总统位,若不悔悟,定带人民制裁于汝……”
“哈哈哈哈。”
杨潮念着王亚樵的威胁信,不由哈哈大笑起来,真是开怀啊。
不过张国柱的脸色很不好看,而且十分的惭愧,他是上海警备司令,杨潮刚刚到上海,就收到了斧头帮的威胁信,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这倒是一个讲理的人,还知道我是有功劳的。他要我迎回来的那个孙先生,这几年可没说过我什么好话啊,不是批评我屠杀革命功臣,就是指责各种施政不理想。这个王先生,到还讲理,心里有谱,知道我打俄国,大日本,是有功劳滴!”
杨潮跟张国柱说着,丝毫不顾张国柱的羞惭。
“这种人哪里有什么道理可讲!卑职保证,三天之内,定抓捕此贼归案。”
杨潮笑道:“那是你的事。不过他是真讲理,只是他的理为国法所不容罢了。侠义无犯禁,他们自己是有自己的道理的。也是你们的工作做得不够好,要是他们的工作做好了,老百姓也不至于求告无门,就没有这种大侠存在的土壤了。”
上海的法律工作,在全国都算是比较完善的,这几年伍廷芳这种专业人士一直在这里进行法律建设工作,上海的法院无论是数量,还是法官的品格和能力,都是有数的。
但是问题在于,司法这玩意,无论条纹有多么公平,结果都不可能完全公正。有钱人可以请最好的律师,穷人甚至需要自辩。而且中国是一个不讲理只讲请的社会,一个穷人跟一个富人打官司,无论穷人是不是有理,一旦富人赢了,舆论定然是要谴责法律不公的。而且盲目的谴责,根本就不愿意浪费时间去了解内情。就像王亚樵帮人要工资,资本家为什么要克扣一个工人的工资,当真是没有良心,还是因为那个工人自己也有责任,是不是工作中出了问题,还是有其他的原因,这些没人追究,大家只知道穷人受了委屈,那就不行。
“死法吗,还得体恤民情,必要的时候偏让一些弱势群体是有必要的。海瑞为什么受欢迎,就是因为他判案,无论对错,总会判穷人赢。富人总归是强势群体,该让的时候让让,你说一个工人能有多少工资,即便是耽误了工作,让富人有了损失,不合适可以开除就好,该发的工资得发,损失也是风险吗,谁让他找一个不合格的工人。”
杨潮不断的给张国柱分析着。
张国柱完全没有听明白,他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听进去,现在只想着怎么尽快把王亚樵抓捕归案,把他的脸面找回来。说实话他此前对抓捕王亚樵也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自己也觉得王亚樵做的没错,只不过没有走法律程序罢了,心理上他还是很同情王亚樵的,但是王亚樵把他坑了,那就是十恶不赦了。
张国柱这也是典型的小农思想,有些行为被人叫好,却为国法不容,其实就是因为他损害了一些人的合法利益,对整个社会是不利的。
杨潮收到了王亚樵的死亡威胁一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上海,王亚樵大名鼎鼎,说白了还是不入流,这时候更多人还是愿意站在杨潮这边的,于是大小官员,社会名流,纷纷前来看望杨潮,以行动表示他们不怕王亚樵,政府官员更是表示,一定会尽快抓捕王亚樵,让杨潮勿忧。
只是他们也就是嘴上说说,这种人不好抓,所以三天内连个动静都没有。
而杨潮却要去复旦大学参加入学仪式了。
“大人,要不还是不去了吧,张老先生那边应该能理解的。”
因为没有抓到王亚樵这个有名的杀手,所以张念建议杨潮不要去参加复旦大学的入学仪式了。
杨潮笑道:“去,必须去。上海官方不是让我勿忧吗,咱就勿忧。”(。)
第四百六十八节 醒着做梦的人()
因为去年刺杀了徐国梁,王亚樵的斧头帮被取缔了,抓捕了上百人,都是有过伤人历史的凶悍之徒。
王亚樵的事业,地位和财富都毁了,名声倒是收获了很多,但他一面心理满足,一面却生计困窘,正日间躲在朋友家中,时间一长遭人白眼,而且屡次比下逐客令,这种日子他不想过了。
他不是没想过逃走,但是天下之大能去哪里呢?
他跟炮哥不一样,炮哥人家拿着美国护照,现在中美关系不好,炮哥在美国很受欢迎,王亚樵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包子,上的是旧学,辛亥革命之后,虽然也想接着革命的机会,做一个风云人物,但却跟革命党那些人格格不入,人家根本就不认他。
所以王亚樵一时间有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感觉,心中异常悲愤,所以才给杨潮下了那个帖子,他本想着杨潮怎么也得避避风头,可没想到却大张旗鼓的出入公共场合,这就把他王亚樵逼到了墙角,好像是再向他挑战一样。
好像在说“我就在这里,有种来杀我啊”,杨潮这种根本就没把王亚樵放在眼里的态度,让王亚樵难以忍受,他现在还有什么,就剩一个名声了,所以他来了,拿了把斧头。
但他身手是真的好,而且刺杀经验丰富,潜伏、暗杀,似乎是他们这种侠客的天赋,他从杀第一个人的时候起,就感觉十分顺畅,没有任何不习惯,他有信心在乱局之中砍杀杨潮,至于后面能不能逃得掉,那是后面才该考虑的。他得先杀了人,在想着逃,这就是他这种人的做事风格,否则他也不会去杀徐国梁了,但凡有点脑子的都知道,杀了警察厅长肯定在上海就没有容身之地了。
所以他来了。
“……作为一个青年。就该心无杂念以学业为重……我们的大学经过二十多年积累,但还不够发达,跟欧美国家还有差距,你们应担负起重任……”
杨潮在台面上讲着话,下面是一群群学生,这些学生思想不成熟,荷尔蒙分泌旺盛,崇尚强者,容易冲动。他们是真的崇拜杨潮这种人物,让杨潮当皇帝他们会拥护,可是如果是炮哥站在上面宣扬革命,三言两语他们也会跟着去闹。
杨潮想到有一个美国驻华外交官对中国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十分感慨,他认为中国的大学生很了不起,对国家、对社会十分关心,第一个上街要求政府调整不合理的政策的,永远是他们。而美国的大学生整天想的就是泡妞、上床之类的。
杨潮的世界观更长一些。他的印象中后世的中国也一样,80的大学生和90的就不一样了。越来越少的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多的个人关注度,这不是人变得自私了,而是社会危机感降低了,因为国家变得强大了,关心国家前途的人反倒是少了。因为他知道国家的前途是越来越好的。
而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大国,一个强国,一个可以跟欧美正面争锋的国家,学生们的国家自豪感十分激烈,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些不自信。因为国家实力增强的太快了,一战之前还是一个被不平等条约束缚的国家,一战之后突然就成了世界列强,这种快速增强的国力,让他们还没有适应,因此显得不真切,显得不自信,始终想要证明一下,就好像一个演员一定要上一下春晚才能证明是一线一样。
学生们所以都很激进,很想用事实证明国家的实力,比如跟英国人打一仗,跟这种世界强国打一仗,而不是打俄国人,打日本人这种二流国家。
王亚樵跟这些学生不一样,他是一个活在历史中的人,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他想跟新时代扯在一起,他参加革命,但是他的手段却是古代的侠客形式,他跟炮哥不一样,炮哥利用会党很清楚自己在玩政治,王亚樵玩侠客,他是真的以为自己是侠客了。
但是他碰到的杨潮,注定要要栽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