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目前给德国人打工最大的目的是为了钱,但是别的收获杨潮也不会拒绝,那就是人脉,做国家贸易,或者说做任何贸易的人都知道,人脉是相当重要的东西,人脉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金钱。
但杨潮的认识更深刻一些,人脉不但意味着金钱,还意味着权力,因为金钱在一定程度后也等于权力。
杨潮不但有这种认识,能白手起家坐拥数亿资产,他靠的就是人脉,因此他精于此道,他非常善于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短短几天时间,他先是跟巡视工地的德国兵搞好了关系,当然只是表面的关系,并没有深入的发展,因为不需要。也跟其他那些翻译搞好了关系,都是德国人翻译,没有一个中国人。同时认识了几个德国政府职员,包括那个招聘他的文员,那个人是总督助理秘书。
“汉斯,你找我?”
汉斯就是总督助力,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从‘汉斯’这个大众到极点的名字就知道,他是一个德国普通人,而且他是靠自己的努力做到总督助理的职位的,当然如果他出身有名望的家族也不会到殖民地任职了。
不过汉斯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是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安大学,也就是慕尼黑大学毕业,专修法学专业,尤其擅长国际法,因此被派往东方辅助总督处理殖民地事物。
“杨,我需要你的帮助!”
汉斯开门见山说道,这是一个话不多的德国人,严谨、认真,典型的低语境民族出身。
“请说吧,无论是出于公务,还是私人感情,我都十分愿意帮助你。”
杨潮笑着说道。
“很好!”
汉斯说道:“是这样的。总督大人有一只十分名贵的古董花瓶,但是碎了,最近他想要办一个舞会来欢迎将要到来的贵客。早就说好要让对方欣赏他的收藏的,所以总督希望能将花瓶修复。我打听过中国人懂得如何修复破损的瓷器,不知道你能不能帮忙处理此事。”
杨潮皱起眉头:“这很难办啊。需要手艺最为精通的工匠,也许需要求助于官方。因为中国最好的工匠,一般都归官府管理。”
汉斯点点头:“这只是私人的事情,因此我不打算动用外交关系,所以只能是通过私人方式处理。你对此有什么建议没有?”
德国人显然不太了解中国的官员,在某种意义上,公就是私,私就是公。
杨潮装作深思一番的样子道:“如果不动用外交关系。我建议总督阁下可以写封私信,然后转交中国有影响力的官员。因为我估计也许需要景德镇的工匠来修复。因此我建议总督阁下给袁世凯巡抚写一封信,相信袁巡抚会乐意帮忙的。”
汉斯点点头:“袁世凯巡抚确实是一位果断和能干的正直官员。感谢你的建议。”
汉斯果然言简意赅,不该说的话一句都没有说,眼看着一副逐客的架势,杨潮也没有兴趣多待,识相的告辞离开。
但是一走出临时的殖民地官署杨潮就不由露出一个得意的神色来。
总督叶什克的花瓶打碎这件事,虽然语境低的汉斯没有说,但是杨潮却早就听说过了,听说总督很喜欢那只古董花瓶,甚至视为他在中国的最大收获,并一直以自己的眼光为荣。但是这只画屏被总督夫人养的猫不小心打碎了,这让总督十分伤心。
于是杨潮不经意在几个文员面前透露了一下,中国的能工巧匠是懂得修复破碎瓷器的,然后后面的事情就发生了,很显然有心巴结总督的德国官员,很乐意将这个消息告诉总督。
当然也有幸运成分在,总督并没有指定杨潮来负责此事,可是汉斯自己却找到了杨潮,毕竟中国人中,他最熟悉的就是杨潮。
至于提袁世凯吗,那是因为杨潮早就有跟中国权力阶层牵上线的打算,而借助德国青岛总督的身份,显然能让袁世凯重视自己,至于能不能通过这件事让袁世凯知道自己,知道是自己促成了此事,那太容易了,随便买通一两个人,将来在袁世凯面前提上一提就可以了。
只是即便袁世凯知道是自己建议的,其实也没多大用处,袁世凯这种枭雄,他们重视的是对他们有用的人,而不是对他们有帮助的人,这一点上杨潮十分的清楚。
但是杨潮却能通过这件事让自己在总督面前露个脸,至少能让叶什克记住自己,自己一旦在德国人面前有一定的地位,那么自然就对袁世凯有用了,可以说让叶什克记住自己,跟让袁世凯重视自己,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
只要叶什克请袁世凯帮忙了,袁世凯肯定十分乐意,这并不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他乐得落叶什克一个人情,如果袁世凯得知是杨潮建议叶什克找他的,那么袁世凯自然也就知道了杨潮,至于如何让袁世凯知道,杨潮有的是办法。
第四节 人未到名已到()
第四节人未到名已到
事情比杨潮想象的要顺利的多,因为很快汉斯又找到了杨潮,并且将总督被打碎到让人不忍直视的一尊梅瓶残片交给了杨潮,同时交给了杨潮一封信,让杨潮带着去求见袁世凯。
因此杨潮不用一步一步先通过叶什克,然后让袁世凯记住自己,杨潮可以直接去跟袁世凯见面了,虽然打着德国人的旗号,有些狐假虎威的味道,但是杨潮却毫不在意。
看到本来将近半米高的白底黑花大梅瓶,竟然找不到一块比巴掌还大的残片,杨潮就不由惊叹总督夫人的猫猫,简直拥有满级熊孩子级别的破坏力。
碎成这个吊样,估计最好的锔瓷工匠也要头大了,不过锔瓷工匠修复不了,不代表杨潮修复不了,星际时代的飞船司令,要办这点事还不是手到擒来。
只是这样一来就用不到袁世凯了,起码用不到袁世凯来帮忙,但杨潮还是决定要去见一见袁世凯,而且不能随便就去见。
第二天,杨潮就出发了,身边还跟着两个德国兵,其中一个正是威廉。
让两个德国兵跟着,这是杨潮的要求,理由是路上不安全,汉斯没有多想,立刻就通过总督指派了两个德国兵跟着,其实如果不是私事,也不会仅仅派两个兵。
但是两个就够了,因为杨潮不过是为了装个逼而已,在袁世凯面前装个逼,有德国兵保护的中国人,想必这样的出场方式,足够袁世凯记住自己了。
至于记住之后又该如何做,杨潮自己都没有想到呢。
总督看起来真的对这只花瓶很重视,或者说总督非常想在他将要宴请的贵客面前显摆一番,竟然派出了他的马车送杨潮去济南,只是总督并没有见杨潮一面,依然显示出了德国人的傲慢。
青岛距离济南五六百里,胶济铁路还没有修通前,这一路至少得十来天时间,路上要经过登州、莱州、青州三府,胶州、高密、潍县、昌乐、淄博、章丘等县。
杨潮一点都不着急,跟两个士兵坐在车上,前面是总督的德国车夫赶车一州一县的过,而且没到一个州县,杨潮都要拜会当地官府。
而这些官府一见到洋人就头大,越是接近青岛的就越是如此,县令恨不能永远不听到洋人的消息,因为每一次听到洋人的消息,往往就意味着出事了,就是外交事件,弄不好就要丢官,甚至杀头都不是不可能。
最紧张的就是高密县令,而且靠近胶州湾,而且是胶济铁路的必经之地,最重要的是,去年就爆发了因修铁路引起的高密百姓抗争事件,德国人大开杀戒,而前任知县也因此免官,现任知县显然不想步前车之鉴。
虽然极不情愿跟洋人打交道,他还是很谨慎的亲自走出衙门来迎接打着青岛总督旗号的杨潮等人,但是当看到从马车中走下的是一个中国人模样的青年的时候,知县钱丁也是不由愣了一下。
带着卷毛假发的老车夫,两个背着毛瑟步枪的士兵护卫,而中间竟然是一个穿着西装,留着短发的中国人,这种情况就是梦里钱知县也不曾想到,当即有些发蒙,直到杨潮向他抱拳并微微躬身行礼后,他才反应过来,连忙躬身回礼。
“敢问先生如何称呼?可是我大清子民?”
知县有点摸不清杨潮的底细,语气中颇有些怯意的询问道。
杨潮虽然是借助德国人的背景狐假虎威,但是越是这样,他就越不想仗势欺人,就越发的谦卑,十分客气的行礼回答。
“回禀大人,小人乃青岛总督府通译。特奉总督叶什克之名,前往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