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次战争中,美国人开创了国家间债务的模式。
战争一开始,英法都是通过摩根集团在向美国借债,债务持有人都是美国私人。但是随着战争的继续,尤其是在俄国退出战争后,英法两国的债务就不太可靠了,价格大跌。美国接着参战,别人说是资本家为了保护债务,当然是有道理的,资本家就是游说政府参战的最大力量。但谁能说不是威尔逊等一大群职业政客在借资本家的手,推动国家加入战争,从而夺取国际地位呢。
美国参战之后,摩根等银行家,立刻就将手里的英法债券卖给了美国政府,他们劝说美国政府接受这笔债券,结果是美国发行了远多于英法的债券,吃下了英法的债券,取代私人成了英法的债主。摩根等人通过这种方式,将手里英法的低信用债券,换成了坚挺的美国债券。有人说银行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其实在杨潮看来,威尔逊那些人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威尔逊通过接受英法债务,让美国政府获得了对英法的话语权。
摩根集团获得是经济利益,最终失去的是对国家的控制权力,在是谁赢了?
顾维钧等人通过美国人一次次鼓动,渐渐看透美国人背后的真实想法,嘴里喊着给德国人减负,让德国经济恢复活力,背地里还不是在扶持德国的实力。而英法就将德国赔款问题跟英法债务问题挂钩,告诉美国人,你们不是要减少德国债务吗,那就降低我们的债务,我们也就不向德国人要钱了。
美国人当然不能这么干,哪怕威尔逊心里愿意,就像他心里根本就没把排华法案那玩意当回事,可是他不能不顾及民间力量,他可不想失去权力。一旦美国政府表示对英法减债,就有人会对付他们的,更何况威尔逊的目的是削弱英法,尤其是英国,因此也不可能给英法减债。
所以华盛顿会议的第二个热点就是,德国债务问题。
“你们为什么不支持美国人的债务观点呢?”
美国和英法吵的很凶,但是中国人集体失声,这让大家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在巴黎和会的时候,杨潮还在干涉外交,陆征祥表达的是,希望大家都不要赔款,然后欧洲和解,世界和平。
“可是您不是说美国是我们最大的威胁吗?”
王正廷疑惑道,顾维钧同样疑惑,但是他没有说话,他不习惯事事跟着别人走,他有他的观点。
杨潮叹道:“是又怎么样?我们跟美国是竞争对手,但不意味着我们跟美国人没有共同话语。要学会跟你们的敌人做生意,哪怕商量的是你身上肉的价钱。这一点你们比李鸿章他们那批人还差的太远了。学学英国人,战争时期他们打的多凶,死了多少人,可英国人现在告诉世界,大家应该对德国人和善一点。告诉法国人不要打压德国太狠了。你试一试让德国人再次组建他们的海军,英国人是什么反应?”
杨潮又问:“知道我们在欧洲现阶段最好的盟友是谁吗?”
王正廷道:“德国吗?”
杨潮笑道:“德国永远都站不起来了,即便他们再次站起来,也要被打倒的。”
顾维钧道:“难道是英国,联合英国扶持德国,搅浑欧洲的水?”
顾维钧认为这个目标很对,搅乱了欧洲,中国在东亚的势力固若金汤,可以放心跟美国竞争世界霸权。
杨潮摇摇头:“老国王还没死,新国王怎么能登基呢?英国人还是现在的世界霸主,美国跟我们都只是挑战者而已,我们的实力还在美国人之后。所以我们可以跟美国人可以合起伙来搞死老国王,但又不能让老国王死的太快。所以我们要在实力超过美国之前,还要让英国这个老家伙。因此我才给了英国50亿贷款,让他们继续稳定英镑地位,让他们抵制美元对欧洲的控制。但是英国最终是要打到的,现在开始扶持一下德国也到时间了。所以没事跟美国人一起唱唱高调,给德国人说说好话,这还是可以的。但是德国却绝对不是我们的盟友,所谓天然的盟友,那就是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互相之间没有威胁,却又共同的目的和诉求。就好像法国和俄国那样的,两国都需要对抗德国,互相之间又没有殖民地争端。”
“您的意思是法国?”
顾维钧也不由迷惑,他还以为杨潮扶持德国是因为外界盛传的亲德情结呢。
“除了法国还有更好的选择吗?所以越南问题可以放一放,反正这个国家也不太可能跟我们一条心。记住,一旦越南太容易的du立,他们肯定要在中南半岛扩张,柬埔寨、老挝都是越南要吞并的目标。一旦越南吞并这两地,他就成了东亚除中国外的第二强国了,你说他们能没有点想法?所以越南可以du立,但必须是在柬埔寨和老挝之后。这一点我们可以跟法国人私下做交易,法国人更容易接受老挝和柬埔寨的du立,法国对他们意义重大,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放手的。”
顾维钧压根不信,越南人现在还是别人的殖民地呢,现在预判他们吞并邻国,这是不是太无的放矢了?
“不信是吧,东亚国家,准确的说是受中国世代影响的越南、朝鲜和日本这几个国家,中国文化之中的那种大国情怀都是有的,中国人不能接受做一个小国,越南人也绝对不会接受做一个小国的,这就是华夏文化中根植的那种帝王思想。”
杨潮解释道。(。)
第三百九十七节 核心问题()
跟杨潮谈了一次之后,中国代表团也改变了态度,跟美国一起号召各国降低德国债务,高调的判断,欧洲如果想要永久的和平,欧洲个大国就必须放弃争斗,彻彻底底的和解。
这种论调,被后来的欧盟作为戒条。
但这注定是没有意义的,美国打赔款牌,英法可以打债务牌,反正这两国现在都有些死皮赖脸了,坚持一个原则,德国必须为战争负责,英法当年借的钱都得德国来出。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是争不出个所以然的,相信美国人还会继续为这个问题,在欧洲活跃的,因为这是他们一张切入欧洲的牌,美国人没准都不太希望英法太早同意呢,那样他们对欧洲可就没什么影响了。
所以这些问题争归争,没人指望能争出什么结果,只是表达一个态度而已。
真正的核心问题还是海军问题,还是中国的海军规模威胁到了英美。
安全问题,永远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没有什么事情比国家安全更重要,粮食安全,石油安全,看看后世因为石油发生了多少战争就知道了,但是比这两种更重要,更直接的,还是最直接的军事安全。
所以香港问题吵不出结果,越南问题吵不出结果,排华问题吵不出结果,但是军备问题是一定要吵出结果的。
中国坚决不同意削减自己的军备,坚决不接受英美联合提出的各国削减海军规模,缓和自一战战前就出现的国际紧张关系。
“在我国的四周,美国在菲律宾有军事基地,英国在香港有军事基地,法国在越南有军事基地,在这种环境下,一味的要求中国减少军备,这是什么逻辑?”
“所以,在英国人放弃香港。法国放弃越南,美国放弃菲律宾之前,我们必须拥有一支可以对抗列强国的海军舰队。”
英国人则表态:“本国在香港的海军基地,只是为了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维护世界贸易的和平,是用来保护贸易航线的,绝对没有威胁中国的意思。香港有一只大英帝国舰队,是对所有国家经过马六甲海峡到东方航线的利益的最大保证。中国不应该将其看成一种威胁,而应该看成是对国际秩序的一种维护。”
法国人表态:“我国在越南的军事基地。舰队总吨位还不超过十万吨,完全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够不成威胁,只是为了维持法国在越南的利益,我们不会也没有意愿威胁任何国家。”
美国人表示:“我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也不会对亚洲国家构成威胁,美国一以贯之本持着和平的愿望与世界各国交往。”
所有的会议,场外永远比场上热闹。
杨潮则是场外的核心焦点之一,天天都有各国外交使节公开的或者暗中求见他,跟他交换各种政治意见。
德国人来了,他们感谢了中国对他们的支持。同时希望中国能够给他们提供一笔贷款,让他们能够稳定马克汇率。
马克贬值的太厉害了,战前汇率是1美元换4马克,到了战争结束那一年,瞬间马克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