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工业生产标准产品一样,孩子们会从小受到一样的教育,成为集体的一份子,而没有任何私有概念。

    革命者没有没有个人利益、个人私事、个人情感、个人恋情和个人财产,甚至不应当有姓名,这群人真的很伟大。

    最重要的是够狠。

    为了他们的理想,他们漠视一切,包括别人的生命,甚至他们的生命。

    在后世的俄国人看来,这就是一群疯子,普克格勃对此十分痛恨,认为沙皇当年放弃权力是最不负责任的行为,是把权力随便扔在地上,让一群疯子捡了起来。

    “沙皇的军队一旦再次返回欧洲,肯定要爆发内战啊!”

    杨潮心中暗道。

    他记忆中记得,俄国的内战造成了800万人的死亡,堪比沙皇打一战死的人,那群不想打仗的兵痞推翻了沙皇,结果反而打了更残酷的战争。

    一战之中沙皇最终动员了1千45百万的军队,最后阵亡了七成,加上内战伤亡,超过一千多万人死亡,对于俄国1亿7千万人口来说,只是少数,但是死的大多是青壮年,这却让俄国几十年后都没有恢复元气。

    但是由于杨潮的改变,俄国人口的降低,恐怕就不是一千多万能够挡得住了。

    对于大量平民的伤亡,杨潮发现自己竟然产生了强烈的恻隐之心。

    “我的心到底比不上那群底层吃不饱饭的家伙硬啊。”

    杨潮虽然也不是富贵人家出身,可是也没有挨过饿,人性上的恻隐之心自然就多了些。

    “给沙皇发一封电报吧,就以我的名义发。劝劝他们,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再次进入欧洲,势必引起惨烈的内战。会造成数不清的伤亡,告诉沙皇,如果他愿意留在西伯利亚,我们保证苏俄不能侵犯这里。”

    杨潮的好意沙皇政府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们充满了仇恨,愤怒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理智的,他们只希望中国能给他们提供支持,他们需要军火物资,需要粮食,需要一切的一切战争的消耗。

    “好吧,如果沙皇坚持,我们愿意支持。”

    杨潮叹道,他知道俄国最惨烈的内战,不可避免了。(。)

第三百六十一节 欧洲战局() 
离开中国,杨潮也就把自己从国内政治中摘了出来,可以更自由的处在一个更加自由的立场看问题。

    也终于可以抽出精力关心一下欧洲战局了。

    俄国提前一年在1916年就退出了战争,让德国更早的腾出手将兵力用到了西线,英法两国遭受了更大的损失自不用提,美国人也付出了远超原本历史的代价。

    原本的历史上,美国人在1917年参战,这个时代他们同样是在这年参战,可是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强大的德国,更虚弱的英法,于是美国人不得不加大和提前了参与战斗的程度。

    最重要的是,德国人在没有能够在美军大规模登陆之后,只能将美军也拖入到堑壕战,消耗战之中,这是德国人的战略失败,因为他们根本不想跟美国人打一场消耗战,他们也知道美国人的物质优势。

    可就像后世的评论家评论的那样,德国是一个战术天才,又是一个战略白吃,他们的战术能力毋庸置疑,各种计划制定的异常完美,可唯独在大方向方面,总是犯下低级的错误,比如无限潜艇战让美国人找到参战的理由,比如轰炸美国让美国政府彻底动员起来全民的力量。

    总之战场上他们能获得一次次胜利,可就是无法让他们站在一个优势地位去战斗,没有优势地位的战斗就无法将战术胜利变成战争的胜利。而这么多年来,他们也就出了一个俾斯麦,深懂这个道理,总是试图让他们在优势性情况下战斗,俾斯麦之后,他们就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在劣势情况下战斗,所以打了很多胜仗,最后却输的很惨。

    在美军不断增兵的情况下,德国人依然发挥了他们的战术能力,他们明白。跟英美法三国玩消耗就是个死,除非说服中国人参战,或者让某一国退出战争,否则迟早他们会玩完。

    但是英国人是不可能退出的。这是经过几百年证明的,英国人就是要把大陆最强大的国家弄死。

    法国人也不可能退出,先击败法国,让法国退出战争,这是德国人战前就有的战略。可是失败了,法国人不再是几十年前的那个法国,是一个不退缩的法国,一个不会投降的法国,德国人已经放弃逼迫法国投降退出的打算。

    那么他们就只剩下一个选择,那就是逼迫美国退出。

    所以德国轰炸连美国,但是不但没有逼美国退出,反而激起了美国人的愤怒。

    他们很快就失去了轰炸美国的能力,只能在地面上打击美国人,他们有目的性的打击美军。想让美军承受不住伤亡,让美国人退缩。

    于是德军最多的炮弹宣泄到美军阵地上,最多的突破选择美军阵地,美国人的伤亡率急速升高,战争打到今年年中,他们的伤亡竟然超过了100万人,而且还有超过50万人成了俘虏。

    这已经超过美国人历次战争的伤亡总和了,如同德国人预料到的,美国媒体真的开始向政府发难,表达了反战的情绪。但是美国人没有进行舆论管制,他们的媒体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只能代表一部分人。

    但这误导了德国人,他们以为继续坚持下去。美国是有可能退出战争的。

    于是继续这种战略。

    同时另一个收获是,由于德国人总是重点打击美军,让美国人和法国人、英国人之间产生了冲突,美军被攻击的时候,自然是想要这两国来救援,可是两国有意无意或者是现实条件不允许。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迟滞,这让美国将军潘兴十分不满,认为两国有意纵容。

    三国之间的隔河,让他们的统一战线变得不那么坚固,德国人总能找到突破的结合部,总是能取得一次次的战术成果。

    同时英国人的坦克技术也已经被德国掌握,德国人也开始研发了自己的坦克,战争有向着机械化战争的情况发展,战壕的作用开始削弱,越来越多的战壕被双方突破,协约国能突破德国人的战壕,德国人也能突破协约国的战壕,进攻的力量在慢慢压过防御的力量,这样造成的伤亡率直线上升。

    当然更多的俘虏也出现了,以前想俘虏一万敌人,付出的代价是十分巨大的,可能需要几十万人发动一场大规模战役,而现在数万人制造一个突破,就能让陷入包围圈中的敌人投降。

    而且双方士兵的战斗意志都低落到了一个极限,基本上被包围就投降,没有什么誓死不降的传说。

    这对双方的人力负担是巨大的。

    双方解决人力问题的方法是,从殖民地寻找劳动力,雇佣华工等等。

    法国人已经雇佣了500万华工,这些人按照规定,都在法国后方的农场、工厂中工作,法国人现在可不敢违背规定,他们承担不起惹怒中国的代价。

    前线的法国年轻人不断阵亡,导致法国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德国人在前线竖起大喇叭宣扬,告诉法国人,你们在前线送死,中国人却睡上了他们的床。

    德国人也不算危言耸听,确实有很多法国人寡妇生活困苦,或者不甘于寂寞,只能勾搭了他们唯一能接触到的年轻男人,农场里和工厂里的华工,这些对性很羞涩的中国人,跟法国女人有了关系之后,很自然的觉得自己对这些女人有了责任,很多人搬进了法国寡妇家,不但负担家庭的开支,还帮助法国女人养育他们的孩子,从此很多法国小孩跟日本孩子一样,也有了一个中国爸爸。

    寡妇之外,还有一些感到紧迫的法国姑娘,挣脱一切束缚,要跟华工结婚。可是法国法律是不支持法规女人跟外国人结婚的,一旦结婚,往往意味着女人失去法国国籍,自动迁入对方国籍。

    法国舆论告诉法国年轻姑娘,来法国工作的华工在中国都是很穷的,所以才愿意来赚钱,如果嫁到中国去,会非常辛苦。可是依然无法阻止一大批法国姑娘外嫁,因为很多女孩觉得,如果他们不嫁给跟自己一起工作的熟悉的华工,将来可能会嫁给一个残疾的士兵,一个喝酒打老婆甚至还有几个孩子的老男人。

    跨国婚姻开始大量发生,导致法国人很被动,他们甚至都打算修改法律,他们因为评估有认定,如果战后中国华工带着法国姑娘回国,会让法国的产生立刻陷入停顿,他们希望法律能够承认结婚后的女性依然保持法国国籍,并且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