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潮讪笑:“读过一点。”

    渔民不由露出敬佩神色,啧啧感叹:“读书好。识字的就能进洋行,挣洋钱!我们村……”

    渔民也是一个好聊的人,东拉西扯的将他们村的一些逸闻轶事都说了出来。

    杨潮越听越不对,忙问道:“叔,今年是哪一年啊?”

    渔民想了想,好容易想起来道:“光绪二十六年!”

    作为一个渔民,就是打鱼、打鱼再打鱼,纪年对他不甚重要,要不是不久前村子里一个亲戚家孩子结婚算过黄道吉日,他还真的记不住。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顿时杨潮就联想到这几个词汇,他对历史还是深有研究的,历史知识比常人要丰富的多,知道这正是中国人沦入最黑暗的时代,慈禧朝堂开始最卖国的时代,之后的历史是暗无天日的军阀混战,一直打了半个世界之久,让中国人错失了两次世界大战中这样翻身的好机会。

    “那谢叔了。德国人没打到北京去吧?”

    杨潮看了一眼岸上的建筑区问道,如果德国人打进过北京,那说明八国联军事件已经爆发过了,可以确定是1900五六月以后了,如果还没有,则说明还是前半年。

    那是一片略有形状的洋房,而且大多数都在施工中。

    渔民道:“打北京?洋鬼子为啥要打北京?你这小伙说胡话了吧。”

    渔民十分不解的问道。

    杨潮暗自庆幸,看来八国联军事件还没有爆发,同时确定了现在是1900前半年,至于到底是几月,还真说不清楚,因为渔民只知道现在是二月多,阳历就说不清楚了。

    “叔,那些房子都是德国人的吧?”

    一里之外,一座港口正在形成,有大片的新建建筑还没有完工。

    青岛在被德国人占领前是一个渔村,同时还有清政府派来的士兵,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口岸和总兵衙门,人口倒不是很多,军民加起来也不过一千多人而已。

    青岛是在后来德国人不惜工本的建设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才能发展成一个大城市,只不过德国人只占领了这里十来年,刚刚建设好就被日本人占了,算是白白便宜了日本鬼子,不过德国人占领这里也是殖民者,西洋鬼子、东洋鬼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小伙,你不是想去给洋人做工吧。那你倒是赶上好时候了,只要肯卖力气,就能挣到钱!”

    杨潮对德国人也没有什么好印象,虽然德国人占领青岛后,憋着一股劲把这里当成德国人的香港进行建设,一心想要建设成模范殖民地,因此不惜工本而且动作迅速,1898年通过武力强占青岛,刚跟清政府签订租借跳跃,国会立刻就批准了五百万马克的建设经费,德国银行团更是联合出资五千万马克进行铁路等投资。

    德国人系统的拿出港口、下水道等城市规划,甚至植树造林计划,显然不可能是临时拿出来的,据说德国人在强占青岛之前,已经详细的考察了整个北方的地形,认定青岛是最适合的优良港口,可以说你他们已经筹划了许多年。

    因此一开始就铺开了建设,自然需要许多人力物力,抛却被殖民的身份感情,当地段时间内,倒是有不少老百姓找到了生计。

    “是,是是。是去挣钱的。”

    杨潮讷讷的说道。

    虽然理智上知道自己穿越了,但是感情上还没有适应过来。

    但是想了想,杨潮觉得,自己确实应该去看看。

    “谢谢叔了。”

    杨潮又道谢了一声,正要走,突然发现自己都忘记询问渔民的名字了,简直太不礼貌了。

    于是忙问道:“不知道叔尊姓大名?”

    渔民憨厚的笑道:“啥尊姓大名的,你这些读过书的人说话让人浑身不得劲。”

    虽然这样说着,但是他其实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在等级森严的满清社会,读书人可从来不会对他这样的底层贫民有好颜色的。

    渔民接着道:“俺叫王福,这青岛口的人都知道俺。对了,你要去洋人哪里做工的话,去找俺大儿,他叫王山,就说俺说的,他不敢不给你个活做!”

    叫王福的渔民拍着胸脯道,显然对儿子王山十分自豪。

    “哎,那谢叔了。”

    杨潮又感谢道,老实说他没想到这个渔民这么热情,突然想到后世很多外国朋友对中国人印象不好,唯独有一点都很称赞,那就是中国人很热情。

    没错,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中,有一个热情的优点。

    “有啥谢的呢,你这书生都谢了好几遍了!”

    杨潮这才跟王福告辞,朝着不远处已经有了港口模样的地方走去。

    走了百米不由又回头,仿佛倒是还在看着自己,但杨潮的眼神却并没有在王福身上停留,而是越过他看向了海滩后面的海面。

    他的飞船被老九隐藏的很好,三栖的飞船虽然失去了动力,但是已经修复了部分功能,潜水还是不成问题的。

    突然杨潮感到,或许没能带飞船回家,可是回到清朝似乎也不错,自己似乎可以做一些让自己高兴,也改变所有人命运,甚至国家和世界命运的事情了。

    这有点意思!

    心里想着,杨潮杨潮再次迈开脚步,朝着德国人正在野心勃勃建设的殖民地工地走去。

第二节 找工作() 
第二节找工作

    坐落在三面环山的小渔村,已经变了模样,原本的渔村还在,过去的胶州总兵衙门和军营等中国建筑也没有拆除,只是孤零零的在一旁,显得那么孤独落寞,而紧邻他西边的码头后面的一片地方,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德国人将青岛划分了东西两区,东区是华人区,是他们规划的中国人的居住地,西区是德国区,是规划中的欧洲人居住区。

    两片建筑区的不同景象,似乎是这个时代,中欧之间的映照一般,工业文明正在崛起,而农业文明正在没落。

    “好大的手笔,系统规划,一体施工,给排水、街道、交通,甚至还有绿化工程!”

    看到在德国人的手下,港口大后方就有一排房子即将完工,而开建的工程则更多,他也不仅有些赞叹,英国人可没有这么大的兴趣建设殖民地,也没有这么大的气魄,这必须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帝国才能展现出来的野心,就好像二十一世纪后的中国。

    “嗨,中国人!”

    刚刚站在码头上,杨潮突然被一个荷枪实弹的德国兵给喊住了,德国兵用的是德语,也不知道他没有学会中国话,还是不屑于学,或者不屑于说。

    杨潮赶紧立住,这可不是后世的文明军人,而是种族主义思想强烈的殖民主义者,是真敢开枪杀人的,而且杨潮敢断定,他杀了自己也是白杀。

    “嗨,德国人!”

    杨潮立刻强挤出一个笑容,他本想表示友好的,但是心里认定这是一个殖民分子,怎么也友好不起来,因此表情有些拧巴,显得十分难看。

    德国兵也感到有些意外,因为杨潮说的也是德语。

    德国兵早就看到杨潮从海滩上走来,爬上码头后,径直朝他们这片正在施工的区域走来,他不由得有些防备,因为占领青岛几年来,因为各种因素发生的德国兵和中国人的冲突不少,双方都有死伤,当然主要还是中国人的死伤。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一个班的士兵,才被派到工地上巡视。

    “你会说德语?”

    德国兵没想到这个突然爬上来的中国人竟然会说德语。

    杨潮耸耸肩:“你说呢?”

    毫无疑问,流利的德语。

    杨潮本来就是学习对外贸易的,又有留学的经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后来的工作,让他学会了不少外语,欧洲语言这东西,只要学会了一门,掌握其他国家语言就简单多了,起码英语、法语和德语杨潮属于精通级别,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也能勉强说几句,俄语和日语就差了一些。

    见到一个会说德语的中国人,德国兵的防备降低了一些,好奇重了一些。

    “我叫威廉,你叫什么名字?”

    德国兵将枪背在了身后,走了上来,还伸出手来,显然在表现他的友好。

    杨潮伸出手跟德国人握了下,但是心里却在想这是不是他们的军事命令,上级让他们尽量跟中国人保持友好,好方便殖民?

    “威廉,当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