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食物供给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俄国士兵忍不了饥饿,大量逃往杨潮这一边,恳求让他们吃一顿饱饭。
看这样子,都不用打,这个冬天就能杀死大部分俄国士兵。当然俄国人自己也在想办法,比如派出哥萨克下乡征粮。但是西伯利亚的农民也不是那么好惹的,俄国人自己就在这个冬天开始了厮杀。
“传令下去,把所有库存的棉衣棉被都发下去吧,缺额通知山东调用过来。”
第一场雪后,杨潮视察了位于满洲里的最前方军营,这里是中国大军最前沿的出发点,二十万人驻扎在这里,其他的在齐齐哈尔有三十万人,哈尔滨则聚集了五十万大军,至于后方暂时已经没有必要派兵了,因为俄国深入东北腹地袭扰的哥萨克发动反攻之前就已经被清剿干净了。
拼消耗,杨潮可不怕拼不过俄国人,山东一省的生产力,别的不敢说,军工生产恐怕放到全世界现在也算是有数的了,除了德国,没有一个国家平时会保持这么庞大的军工生产,理论供给上限是两百万军队,而杨潮从始至终总共招募了一百来万士兵,简直是绰绰有余。
所以杨潮不怕耗不过俄国人,现在反倒要顾及俄国人今后的问题了,俄国人遇到杨潮可算是倒了霉了。日俄战争跟日本人多打了几个月,多死了几万人不说,国内矛盾积累的更加深重。杨潮还不断的送枪、送钱给基里连科这样的革命者,让俄国人镇压叛乱比原本的历史上多了几个月。
一前一后,让俄国到今天都没有缓过来,工业指劲没有恢复到日俄战争前的最高时期。
但是日本是彻底发展起来了,虽然战争期间这两年,他们失去了东北市场,轻工业损失惨重,可是通过战争,三井、三菱等财阀大大扩张了他们的军工产业,日本重工业产量大大提高。
日俄战争的时候,日本的八幡制铁所钢产量只有七万吨,东北战争打响的两年前,也不过十万吨,可是两年后的今天,日本钢产量达到了三十万吨,他们的造船工业也极为强悍,从潜艇到无畏级战列舰,日本造船业可以制造任何军舰。
而现在日本人又吃下了东北大片的土地,不提肥沃土地的农业生产力,仅仅是低下丰富的矿藏,也会让日本的工业再膨胀一圈。
杨潮感觉,日本的成长似乎比自己计划中还要快的多。
“该跟俄国人谈了。等平息了国内事态,就跟俄国谈。”
杨潮暗下决定,他不打算狮子大开口,比如讨要贝加尔湖一带的土地,仅限于黑龙江流域被俄国人侵略的领土,至于日本人肯定会狠狠咬俄国人一块肉,尽管那些土地的价值并不算高,可是面积太大了,四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一定会让俄罗斯民族对日本恨之入骨,至于那些土地是不是冻土,普通百姓才不管那些呢。
接下来东北的局面,将会变成两个看似弱鸡的民族联合对抗日本。
当大家发现中国人开始联合俄国人反对他们战争中的盟友的时候,不知道军事专家们,还会不会再一次郁闷了。
北方的天气决定了,春天之前,甚至夏天之前,这里的大规模战斗都不会重启,杨潮此时就没有必要留在这里了。
当然留下作秀表示跟士兵同甘共苦也是有好处的,但是此时不是作秀的时候,他要出手稳定国内局势了,袁世凯的动作太慢了,无论是要同盟会滚蛋,还是让载沣退位,都太拖拖拉拉了。
杨潮决定亲自动手了。(。)
第一百八十五节 看戏()
杨潮的飞艇冒雪起航,径直往南,到了奉天的时候,天气就好多了,没有那么大积雪,地面上的铁路还能看得到,通过铁路线导航就能回到关内。
杨潮回国了,报纸上倒不是很热,因为随着革命的发生,全国报纸更关心这件事,发生在东北的战争都没多少人关注,更何况杨潮这个人物了。
但是政治人物却顿时就紧张了起来。
杨潮没有去北京,而是直接回了山东。
孙宝琦第一时间来求见,杨潮没有给他好脸子,让他在客厅等了一个时辰。
这货是一个典型的墙头草,在革命派和清廷之间,两面示好。
他代理巡抚之前,是驻巴黎公使,那时候炮哥在巴黎活动过一段时间,甚至被巴黎警方盯上了,被搜查了住所,险些被捕,孙宝琦甚至出手暗中帮了炮哥一把,让炮哥成功逃出了法国。
但是炮哥的很多资料文件被孙宝琦得到了,他转手又交给了奕劻,通过两面手,他在清廷和革命派两边都落了好处,而且还跟奕劻结了姻亲,杨潮去了东北后,他代理山东巡抚,就是奕劻向张之洞提议的,张之洞跟杨潮商量了一下后,杨潮也没有反对。
但是这货到了山东之后,原本杨潮在的时候,风平浪静的山东境内,同盟会活动开始频繁起来,显然他又暗中支持了同盟会人。
看到杨潮跟一身军装的张国柱一起从办公室中走出来,客厅沙发上的孙宝琦立刻站了起来,满脸堆笑。
“下官见过杨大人。”
“坐吧。”
杨潮摆摆手。张国柱瞥了孙宝琦一眼,没有说话径直走了出去。
“杨大人鞍马劳顿,小官特设了一桌酒宴,还望大人赏脸。”
孙宝琦请杨潮吃饭。
杨潮摇摇头:“不敢当。孙大人有话就在这里说吧。”
孙宝琦继续堆笑:“不知道杨大人对眼下的局势怎么看?”
杨潮冷笑起来:“本官倒是想先听听孙大人的看法。”
杨潮带着笑意,年轻、清澈的眼神,却让孙宝琦冷汗就出来了。
在杨潮逼视之下,他只能硬着头皮开口:“下官以为,当以和为贵!”
杨潮笑道:“以和为贵?谁跟谁和?不知道孙大人站在哪一方?”
孙宝奇道:“下官一向忠心耿耿。自然是站在朝廷一方了。”
杨潮道:“那就不用和了。朝廷要的不是和,都有人造朝廷的反了,还怎么和?”
孙宝琦道:“那大人的意思是,要打了?”
杨潮叹道:“打非我愿也。三月!”
杨潮突然伸出三根手指。
孙宝琦迷惑:“三月?”
杨潮笑道:“三月之前。如果中国政局还没有平静,本官也就没法安心在东北打仗了。东北大军就该撤回国内了。”
孙宝琦吸了一口气:“大人英明。”
孙宝琦得到了他要的信息,那就是杨潮的态度,至于孙宝琦会把杨潮的态度传到哪边,也没有什么悬念。他肯定又是两边示好,奕劻哪边肯定会知道,八旗贵胄就知道了,袁世凯就知道了,同盟会这边也会知道。
当杨潮的大军撤回国后,什么革命军,什么北洋军,都统统得靠边站,这两方肯定非常明白,就算底下那些卖命的傻子不明白。他们头上的高层也会明白。
最关键的是,得让袁世凯明白,得让他们知道,他的平衡手是有时间限制的,明年三月之前,如果袁世凯还没玩够,杨潮就要带兵回来亲自玩了。
“皇上跟反贼议和吧。”
十二月底,得到杨潮的准确态度后,袁世凯终于坐不住了,他不敢在拿同盟会吓唬八旗贵胄玩了。再玩下去就要玩砸了。
所以袁世凯明确表示,镇压是镇压不下去了,只能跟革命军谈判,但是同盟会提出的要求一直都是清廷退位。也就是说他们革命,革的是清廷的命,这让载沣怎么谈啊?
“皇上,微臣收到消息,大批同盟会已经进京,图谋刺杀朝廷大员。甚至,甚至——”
甚至皇上,袁世凯不说,载沣听得懂。
他急促的走来走去。
“真就不能收拾了?我大清有天下三百载,未尝有亏于汉人……”
载沣满腹委屈的将他祖宗的功绩说了一遍,袁世凯耐心的听他说完,直到一个小太监走进来,一脸凄惶:
“皇上不好了,庆王爷家被炸了!”
庆亲王奕劻的家里被人扔了一个炸弹,好在没有死人,但是全府上下都吓坏了,大门紧闭不敢出门。
紧接着每天都有坏事。
陆军部练兵大臣良弼被人用炸弹炸死,凶手被当场击毙,经过辨认是同盟会人彭家珍。
陆军正都统阴昌在火车站被袭击,打死了两个随从,凶手跳下月台逃走。
剩下的什么顺承郡王讷勒赫、克勤郡王宴森、睿亲王魁斌、礼亲王世铎、庄亲王载功、怡亲王毓麒等权贵统统遭到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