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杨潮在赌。赌英镑不会破产,不会贬值,会恢复信用,否则英格兰银行宣布英镑含金量贬值一半,利息再高,杨潮也铁定亏了。

    杨潮相信。摩根可扳不倒英镑,因为这个时代,摩根的势力还比不上罗斯柴尔德家族。

    尽管后世有阴谋论认为摩根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代言人,但杨潮是不会相信这些的,这都是一群狼,谁甘心给人代言啊,有血的时候,红着眼睛就扑上去了。

    英镑一旦贬值,拥有大量英镑资产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必然损失惨重,他们是不会接受的,所以他们肯定出手维稳,不过摩根肯定会从英国人身上咬下一块肉那是必须的。

    不过英国人想要维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杨潮间接帮了摩根财团一把,因为张之洞回到北京后,紧急召见了赫德,对海关存银放在汇丰银行表示了担忧,希望海关将这些银子提出来。

    赫德以这些关银还没有完成清算,没有还款之前还不能交给清廷。

    由于清政府有大量的外债,都是以海关关税作为抵押的,因此每年结算前,必须先还款,剩下的才是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称作关余。

    好吧,这点杨潮早想到了,张之洞接着就向赫德表态,希望将汇丰银行的关税存款,转存到杨子银行、通商银行,甚至德华银行等银行中。

    赫德这次没有借口,但是还是顶着张之洞的压力,表示汇丰是安全的。

    但是很快报纸上就释放出了消息,清政府要提走汇丰存款,汇丰银行的银根吃进。

    挤兑潮开始了,大量客户去汇丰挤兑,幸好这段时间汇丰有大量的白银,而中国存款都是白银,汇丰还不至于破产,但是却必须将大量白银留在金库中,无法紧急调回印度救市。

    结果印度市场终于崩溃了,跟沙逊家族一起参与了上海投机的许多印度英国商行破产,印度港口大量的货物积压,印度棉花、棉纱价格暴跌,受此影响英国纺织工业开始破产,经济危机爆发了。

    好吧,1907年的美国经济危机席卷世界,英国人也受到波及,但是没有伤筋动骨,但没想到这次从上海开始的黄金大投机,竟然引发了又一轮的工业危机,而且是从英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加上摩根财团对英镑的攻击,金融危机也爆发了,金融加上工业双重危机,加上还没有走出1907年危机的伦敦一片愁云密布。(。)

第一百六十六节 分食英国() 
杨潮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引发了一轮经济危机。

    但是这次危机显然被摩根利用了,1907年的美国信托危机,就有人怀疑是摩根搞鬼,目的是打击发展太快的信托行业,这次经济危机则无疑是摩根推波助澜引起的,否则杨潮的力量还不至于将英国推入经济危机之中。

    英国经济危机,很快又影响到了欠下英国大量债务的日本。

    英国自己都发债券救市,没有理由保留大量的日本债券,于是日俄战争时期欠下的日本债券价格大跌。

    日元债券暴跌,日本人融资成本陡然提高,此前他们就是靠借旧债还新债的,现在无形中推高的他们的融资成本,受此影响,还没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的日本,爆发了第二轮经济危机,同样是大量的纺织企业破产,日本政府紧急救市。

    但是此时杨潮却没有心情过多的关注英国经济危机,因为他也在忙着救市。

    “这是第二次在同一个茅坑中栽倒了啊,这群蠢货!”

    不怪杨潮恼怒,自己明明让谢冠辉通知过哪些钱庄了,可是当时竟然只有三分之一的钱庄选择相信,将黄金卖给了汇丰银行,他们因此小赚了一笔,可是三分之二都在观望,因为他们相信汇丰会赢,所以跟着汇丰炒金。

    当杨潮的黄金用飞艇送到汇丰银行大楼前的时候,这时候又有三分之一钱庄选择相信,将黄金卖给了汇丰银行,那时候汇丰银行不敢让市场崩溃,只能继续吸收。

    但还有最后三分之一,在汇丰银行的劝说下,他们选择了坚守,这些人被套牢了。

    当汇丰银行跟杨潮完成交割之后,就没有必要在维持一个虚高的金价了,金价顿时从100两变成80两。接着是60两,40两,短短五天之内,跌回了40两。这时候那些钱庄被套住了。

    上海有一百家钱庄,三十多家就这样被拖住,损失金额超过了两千万两。

    “救吧。但是上一次跟着汇丰来我们杨子银行挤兑的虞洽卿的钱庄就不要救了。他们上了汇丰一次当还上第二次,这种蠢货不值得救。”

    虞洽卿的通惠银号这次又是囤积黄金的主力,动用了两百万两银子囤金不说。还滥发了三百万两庄票,又从汇丰银行拆借了五百万两银子,总共一千万两操作这次投机,结果最后金价崩盘,他们还被汇丰逼债,到处拆借,也筹集不够银子,眼看就要破产了,这时候求到了谢冠辉头上。

    “上次来挤兑我们的金元券,他们是没有损失。所以不长记性啊。这次让他们长长记性,如果通惠银号肯变卖,我们接盘,如果不愿意,让他们清理吧。”

    这种买办杨潮是坚决不救的,不是因为他帮洋人做事,而是他经营太冒险了,银行业尤其需要注意风险控制。

    洋人银行之所以在上海金融街呼风唤雨,不是因为他们实力雄厚,而是因为他们懂得控制。汇丰过去就是典范,他们当年借给左宗棠1200万两银子去新疆打仗,转手就将这笔借款分拆卖给上海的大大小小银行,他们只抽走了一成的利息。但是却完全不担风险。

    只是这次汇丰被杨潮手里的两百吨黄金给惹红眼了,才第一次赤膊上阵,当然他们以为自己没有冒风险,认为他们完全有能力吃下杨潮。

    可是汇丰有这个底气,他们覆盖全世界的金融网不是吹的,可虞洽卿没有这个底气。却也想来咬一块肉,这是狮子的游戏,一头土狗却贪得无厌,他不死谁死?

    虞洽卿破产了!

    三十家最后不肯相信杨潮的钱庄都破产了,杨潮让谢冠辉的钱庄将这些钱庄吞并重组,并且借给谢冠辉三千万两银子来运作,以免跟这些钱庄有业务往来的其他钱庄跟着破产,以免广大的储户血本无归。

    谢冠辉自己旗下没有钱庄,但是他却经营着陈笙郊的咸康钱庄、以及陈笙郊与镇海方性斋与金山黄氏合股创设承裕钱庄。

    方家是上海第一钱业家族,早在Ya片战争之前,他们就在上海开钱庄了,他们在各地的钱庄数量超过十家。

    方家和陈笙郊连手,以谢冠辉操作,吞下了虞洽卿等三十多家银行,也让他们跟杨潮的关系凝成了一股绳,让杨潮一下子可以掌握上海半数的钱庄业,杨子银行彻底打开了市场,这些钱庄在各大口岸的业务往来,都走杨子银行。

    这才是杨潮这次黄金投机中最大的胜利成果,奠定中国第一银行的地位,向着中央银行迈进了一步。

    从英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自然又一次波及全球,中国也受到冲击,英国纺织业破产,大量向中国倾销纺织品,杨潮只能不断地给张謇他们的企业输血,让他们赔钱给英国人竞争,同时还继续扩大产量,一年时间杨潮贷出去一亿两白银。

    但是杨潮还不至于赔钱,他的两百吨黄金,最后全部购买了英国债券,最高价70英镑,最低价60英镑,以均价65英镑吃进100英镑面值的债券,不但动用了德国的两百吨存金,还通过汇丰的网络,在下半年向伦敦市场注入了三百吨黄金。

    五百吨黄金,买下了5千5百万英镑,当年底英国市场稳定的时候,获利达到2500万英镑,折合黄金175吨,白银1亿8千万两,可谓获利颇丰,还是人家伦敦才是世界中心,随便动一动就是近两亿白银,在上海几乎刮地三尺把汇丰都逼的快破产了,也不过两亿两。

    但是跟摩根他们相比那就差远了,摩根最后从伦敦市场卷走了一千吨黄金储备,但是他们还不是最大的赢家,让人惊诧的是,最大的赢家还是罗斯柴尔德和巴林家族,人家通过忽悠英国政府前后发行了一亿英镑的高息债券,同样在伦敦市场上搅风搅雨,最后比摩根获利还多。

    这时候杨潮不由怀疑,是不是摩根跟英国银行家一起,给大英帝国来了一次剪羊毛啊,经过这一场危机,英国损失的黄金储备高达三千吨,大多数让摩根和英国银行家族卷走了,剩下的则被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这些金融业发达的国家瓜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