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潮笑道:“到底还是不同的,中国江南的绿茶,岂不是更好。”

    伊集院彦吉道:“换换口味也是不错的。”

    杨潮道:“换口味倒是可以,可就怕别人硬是往我嘴里塞啊,就像这英国人,非得说他们的茶是最好的,英国茶才是上等人喝的,这让人一听就来气啊。我们喝茶的时候,英国人泡泡树叶都不会呢。”

    伊集院彦吉道:“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只不过洋人一时得势罢了,他们可没有千年的智慧,杨大人不用跟他们计较。”

    杨潮点头道:“你这话说的好啊。不过日本也是有千年智慧的国家,你我两国魏晋南北朝之时,就已经相互通好,大唐时代更是亲如一家。本该相互提携,为何频频以战争威胁我国。”

    伊集院彦吉连忙站起来鞠躬道:“这个,实在是抱歉。无非是国内一些人误会了中国。做出了一些让人不快的行为。但我相信他们是无心的。”

    杨潮摆摆手:“算了。都是一些小事,不值一提。日俄战争日本人的风骨还是很让人敬佩的吗。”

    伊集院彦吉道:“杨大人在东北的军事行动才让人刮目相看。”

    杨潮摆手道:“不值一提。也就是糊弄糊弄外行人罢了,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比不得日本军队的真刀真枪。说起来不过是借了日俄战争的势头而已。”

    杨潮的行为,也就是那群八旗子弟还不了解内情,外国的研究机构早就研究的透彻,其实是拙劣的军事行动,但是高明的外交行动。

    伊集院彦吉道:“杨大人自谦了。”

    杨潮道:“如果真是自谦就好了,也不用怕日本的军事威胁了。”

    伊集院彦吉又站起来鞠躬道歉,这时代的日本人道歉精神还真不错,不像后世。

    杨潮又拉他坐下:“别没完没了的,说说正事吧。你来肯定是解决问题的。”

    伊集院彦吉道:“杨大人见谅。本国维护自身利益的态度是很坚决的,如果对您造成什么不快,还请原谅。”

    杨潮道:“这个从日俄战争我已经看到了。不过我想说的,我国,起码在山东这里,维护利益的勇气也是有的。如果伊集先生有兴趣,可以看一看我的军队操练,尤其是飞艇部队的演习,我个人认为,还是很有看头的。”

    杨潮要告诉伊集院彦吉,中国也不是好惹得。

    伊集院彦吉笑道:“鄙人更喜欢海军的操演。”

    伊集院彦吉的意思是,日本人的海军实力很强大。确实很强大,日俄战争后,日本人的大型主力舰损失了三分之二,但是他们反而借此机会重新打造海军,启动了无畏舰计划,将在十年内打造十艘无畏舰,其中三艘在英国建造,剩下将在国内建造。

    “说吧,你们想怎么解决?”

    “只有两条意见,是不容妥协的。第一,停止中国铁路的优惠政策;第二,停止反日宣传活动。”

    这两条对日本的打击很大。

    杨潮摇头道:“铁路公司的事情,那是商业合同。至于反日宣传,这可是民间自发的。我旗下的报纸倒是可以停止宣传,可其他报纸我就约束不了了,尤其是那些在租界中的报纸,连我们朝廷都无可奈何,他们骂朝廷,骂我本人,我都无能为力。”

    伊集院彦吉道:“既然是商业合同,那么我想日本公司也有条件获得这个优惠,因为日本的货物运输量还是很大的,应该得到这个优惠。至于反日宣传问题,您自己的报纸不加入就可以了,其他的,我们自己会处理。”

    杨潮明白,日本人这是打算收买报纸,重塑形象了。

    杨潮知道,不给日本人一点好处,是不可能打发他们的,但关键利益是不能出让的。

    哈哈一笑:“铁路优惠政策,我相信不满的国家不止日本一家,今天给了日本优惠。明天就要给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优惠。那就没有意义了,现在各国的产品降价都十分厉害,对市场的冲击很严重。日本没有资本跟这些国家竞争的。”

    伊集院彦吉知道杨潮有想法要说,伸手道:“我们很愿意听取您的意见。”

    杨潮笑道:“很简单,互惠互利。说到底英国人才是纺织业的领头羊,日本的纱锭撑死了三百万,英国有四千万,英国人财大气粗,到处倾销,美国人可以出台高关税,我国却没有办法。到时候倾销之下,日本小企业还不是要破产。我的意思是,维持目前的局面,日本跳出来对你们没有好处。”

    伊集院彦吉皱眉道:“如今的状况,如果不能开拓利益,日本国是不会答应的。”

    杨潮道:“我只是想表明,如果放开棉纺织工业,对日本未必有利。但是也不是不可以跟日本企业签订优惠合同,但是必须排除纺织业,我国的纺织业也十分困难。”

    伊集院彦吉领会了:“那您的意思是,其他行业?”

    杨潮点点头:“没错。纺织业的拓展其实已经到了一个极限,短期内是很难拓展的,不过日本国的水泥行业,却大大有利可图。据我所知,水泥行业,大概是少有的几个日本不需要进口原材料的工业。如果能够开拓水泥行业,我相信未来不会比纺织业利益低多少。因为我国已经开启的建设计划,是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的,钢铁日本没有,但是水泥有的是。”

    伊集院彦吉点头:“鄙国的水泥生产确实发展很好。”

    杨潮道:“相比落后的纺织业,这种大型炼化工业,才是未来。”

    随着摩天大楼的兴建,水泥行业确实是一个新兴行业。

    伊集院彦吉道:“那您的优惠额度呢?”

    杨潮笑道:“跟中国纺织业一样,三到四成,具体数字我们可以再定。”

    伊集院彦吉点头:“如此,就拜托了。”

    引进日本水泥行业,也是为数不多杨潮能拿得出手的利益了,纺织业那是万万不能让日本人进入的。虽然纺织业是夕阳产业,但是却是最能解决就业的产业,各国解决工业化问题的首选就是纺织业,概莫能外。

    后世的中国也走这一条路,反观印度三个另辟蹊径,以软件业开头,钱是没少挣,可是对于工业化、城市化没什么吊用。

    工业化、城市化相辅相成,工业化聚集了人口形成了城市,城市创造了新的需求,这是自然规律,农业文明必然向工业文明过度,乡村生活必然向城市生活过度。

    水泥行业这种重度污染的行业,不是杨潮不想搞,而是以现在的建设规模,十年内是供应不上的,反正都得进口,不如放开这个行业,等于是铁路向建设单位出让利润了。

    虽然刺激了日本的水泥生产发展,但这已经是将日本能取得好处最大化的降低了,因为水泥工业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行业,对就业的好处不大,对城市化的贡献更低,对工业实力的提升,也很有限。

    相比能刺激城市化的纺织业,促进重工业的钢铁业,增强国力的机器制造业,杨潮宁可挑选一个水泥行业。

    当然这个行业确实利润丰厚,如果不是国力实在不如人,杨潮也不至于向日本妥协。

    伊集院彦吉对此也十分满意,有水泥行业的利益,应该能满足一批财阀的胃口了,自己也给政府一个交代。

    “这个我们需要保密!”

    伊集院彦吉最后提了一个要求,如果把水泥行业最强大的对手德国和美国招来,那就白折腾了。

    “当然要保密了。”

    杨潮答应道,跳出一个解决一个,慢慢拖下去,在有个两三年时间,在自己的保护下,那些企业也该有生存能力了。

第一百四十九节 组党() 
世界各国很快发现,日本人雷声大雨点小,他们还等着日本人从中国咬下一块肉,然后来分食呢,可是日本人很快就缩了,让各国有些摸不着头脑来。

    德国人其实并不是很着急,他们在山东取得了大量的利益,杨潮当了巡抚后,在山东大搞工业建设,最受益的就是德国工业,因为这里需要大量的机器设备,德国人很放心能吃下绝大部分,因为投资的大半都是德国企业。

    杨潮引入的三十个大企业,光是投资额就有上千万英镑,而其中的机器设备怎么也得三五百万,这都是德国人嘴里的肉,而且看杨潮的样子,似乎根本就不满足,日后的利益还多着呢。

    就像杨潮说的,这么大一个国家,四万万人口的工业化,人类历史上也就美国的工业化发展能跟这个相比,但也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