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工艺,不同的零件需要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虽然机器的材料都是钢铁,可是同样成分的钢铁,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后,有的耐磨,有的抗压,这是不一样的。
在约翰逊的指导下,老铁匠们顿时觉得自己知识太贫乏了,不由受挫。
但是杨潮鼓励他们,高薪替他们联系了一个英国机器厂的工程师,帮他们革新生产工艺,同时鼓励老铁匠鼓励学过金属材料和机械的洋学生,培养骨干技术人员。
现在看来,杨潮的帮助收到了效果。
张謇告诉杨潮,用了正正两年时间,老铁匠们采购了一整套热处理设备,将西方现代热处理工艺引入了工厂,他们生产的零部件已经完全不输给英国人了。
张謇也帮了他们一把,将过去大隆铁厂生产的那些不合格的零件替换业务,都交给了他们,让他们制造生产出来替换掉,发昌机器厂的零件,也确实让张謇的好心没有白费,机器质量大大提高了。
“那就好。这件事让在下还是很有感触的。在下一直不明白,中国人的手艺精湛,可为什么有的产品就比不上洋人。”
杨潮感慨的绝不仅仅是现在,不是大隆铁厂那种企业,甚至包括一百年后的中国企业。
同样的机器设备,同样的技术图纸,同样的生产材料,每每中国工人生产出来的,就是不如外国工人。
以前杨潮以为是中国工人的知识水平差,人家洋人都是大学生在做技术工人,中国工人很多都是大专生和技校生。
可是开机床要什么技术水平,大专毕业的和技校毕业的有什么区别?
现在杨潮明白了,主要不是出自技术,而是出自内心。
如果人人都有发昌机器厂老铁匠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出场的产品怎么可能有问题。
大隆铁厂拿着杨潮的保证,最快速度的生产,最快速度的发货,最快速度的赚钱,可是对于技术有什么好处?
他们又缺了什么?
他们缺的,刚好就是老铁匠最珍贵的,一颗心?
什么样的心?
匠心!
第一百四十二节 新式飞艇()
“加百分之一的钨呢?”
杨潮对着屏幕说道,飞船操作屏幕上,一块金属立刻变化,光泽稍显光滑,可是旁边的数据立刻变了不少,这是一块合金金属,加入钨之后,高温之下的强度立刻增大了三成。
“加百分之二呢?”
高温强度又增加了不少,但是变化并没有那么明显。
杨潮以此增加,发现还是百分之九的钨性价比最高,在往上加性能提高不明显,往下的话性能下降很厉害。
好吧这是杨潮研发的高速钢,美国人早就弄出来了,但是美国人的专利保密,各种金属的比率没有公开。
所以杨潮得自己摸索,他可是建立了机床厂的,杨潮打算向这些企业提供最好的刀具,否则很难保证他们的竞争力,到时候美德的高精度机床进来,还不把他们击垮,杨潮是希望他们能挣到钱继续扩大生产的。
后世生产一款合金成本相当的高,必须不断的用电炉炼制出来试验,但是杨潮就方便多了,随便加点金属含量,飞船就能计算出来合金的强度来,就这样杨潮已经弄出了几十种合金了,铝合金、镁合金都有。
嘀嘀!
手表突然来电,收到了一条齐柏林的电报。
齐柏林的第一艘新式飞艇终于制造出来了,邀请杨潮参加起航仪式。
两百米,铝合金骨架和蒙皮,大大减轻了重量,不过蒙皮密封用的还是金属丝。
原理就是蒙皮蒙在骨架上,然后外面缠上一圈一圈的钢丝,这样让蒙皮跟骨架固定住,其实就是没有焊接工艺,否则不至于如此,但是长度铺开有200公里长的钢丝,无形中又增加了重量。
应用了铝合金材料后,齐柏林的飞艇自重还是大大降低,载重量则大大提高,这艘飞艇自重80吨,载重40吨,但是想要继续提高几乎不可能了,除非从设计上改进。
此外这艘飞艇还安装了5台最先进的柴油发动机,都是用镁合金制造气缸,外面加了一层钢制外套,新材料的应用让8缸500马力的发动机重量降低到了2吨,比同类产品至少减重了1吨。
最重要的是发动机体积降低到了1立方米左右,这让飞艇有条件安装更多的发动机,这艘长200米,宽、高各45米的大型飞艇在座舱下面安装了8台发动机,两侧各安装了4台发动机,总共达到了12台发动机马力达到了令人发指的6000马力。这样强大的马力,让飞艇的理论速度达到了200公里,巡航速度为120公里。
到底是齐柏林,毕竟比杨潮这个文科狗专业了太多,人家设计出来的东西,果然有巨大的进步,在很多性能上,已经可以跟三十年后出现的著名的兴登堡号相比了,比如速度,兴登堡号最快不过160公里时速。但巨大的时代差还是有的,比如兴登堡的载重能达到363吨,齐柏林的飞艇只有40吨,但也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齐柏林如果能不断的改进设计,又有杨潮的计算机帮助模拟改进,用不了几年就能超越兴登堡号,将飞艇科技彻底提高三四十年以上。相信这样刺激飞艇工业,会对飞行科技树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大打击飞机发展。
“不错,不错。比我那些飞艇可强太多了。”
飞艇座舱的装修十分精良,整个飞艇上安装了上百个电灯就不说了。
在长达40米,宽20米的飞艇座舱内有5个高级包厢和。
飞艇尾部,是两个巨大的头等客舱,长宽10米乘10米,100平米的面积,让里面不但可以有舒服的床铺,而且还有会客厅、盥洗室、甚至还有一个一尺厚的玻璃包围的观景阳台。
头等客舱往前,沿着一条4米左右的过道两侧分别排列这两排宽8米,长10米的50平米4个头等舱。50平米的面积,让二等舱可以拥有供富豪家庭旅行用的套房,也有带有各种盥洗、厕所甚至浴缸的供巨头出差的个人商务房,还有满足艺术爱好者的装饰了各种书艺术品的高品位房,四个房间各有特色,唯一的相同点是奢华。
头等舱在往前一直到驾驶舱,则是长达10米,宽20米的一个大厅,大厅中安装着100个高档皮质沙发,这就是飞艇的三等舱,其实同样高档。
齐柏林新式飞艇,请了行家装修,用最好的材料,光是装修费用就达到了一百万美元,而整个飞艇的造价才不过两百万美元而已。
当然最昂贵的,无非是遍及整个飞艇的铝合金材料,杨潮收了齐柏林一百万美元,齐柏林认为很划算,因为现在铝产量很低,一吨铝材就要数千美元,过去齐柏林用几十吨铝也需要二十多万美元,杨潮只收一百万,这让他相信杨潮说的是成本价。
这么昂贵的投资,能不能收回成本?
回答这个问题,杨潮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飞艇运营就是他运作的,可以很明白的说,收回成本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因为杨潮预先卖掉了10张VIP贵宾票。
两个头等舱贵宾票每张10万美元,拥有头等舱贵宾票的人,在每一次航班中,都有权力预先订一个头等舱,类似一张年票。
头等舱年票,目前已经全部售出,美国大银行家摩根买了一张,大清的贝勒们集体买了一张。
八个二等舱年票,每张是5万美元,杨潮自己买了一张,美国富豪们买了六张,最后一张让人意外的被德**火巨头克虏伯买去了。
这倒是让杨潮有些意外,老克虏伯可是以刻板俭朴著称的,很难想象他会舍得花十万美元买一张贵宾票。
后来杨潮才知道,克虏伯买了这张票自己就没有做过,而是用来邀请他那遍布世界的大客户旅游享受的。
光是这10张票就收回了60万美元成本,接着还有一万美元的三等舱年票,卖出去了三十多张,有二十张依然被美国富豪买走了,跟简朴低调的英国富豪相比,还是美国人敢花钱,罗斯柴尔德家族肯定比摩根有钱,竟然都舍不得买一张。
剩下的主要是英法两国的富豪,让人好奇的是,还有一个日本人买了一张。
光是这些年票,就卖出去了将近100万美元,接着还有舱体广告,杨潮包了一年,给齐柏林另外100万美元。
在飞艇气囊一次印刷出大大的“中华强国富民社”中英德法文名称,标志则是大大中国式剑盾交叉图案,周围则围了一圈麦穗,刀盾代表强国,麦穗代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