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潮叹了口气,随即命令吴佩孚,先调动五万军队回锦州。

第一百三十一节 大头哥下野() 
摆在大头哥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

    第一摆明军马跟杨潮的军队干一仗;第二放弃军队任人宰割。

    最终大头哥选择了第二个。

    老实说,对大头哥这个选择,杨潮还是很费解的,甚至颇有些失望,这就是清末第一大枭雄?

    杨潮其实一直都对袁世凯有些误解,袁世凯是一个枭雄没有错,袁世凯有赌一把的勇气也没有错,但是杨潮漏算了袁世凯的年龄,袁世凯已经五十了。

    这个年龄,让大头哥少了一些冲动,多了几分保守。

    大头哥曾经也是野心勃勃,十几岁就能写出‘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这样诗句的大头哥,怎么会没有问鼎天下的野心?

    可是他跟曹操那样的枭雄不一样的是,他太大器晚成了,一直到朝鲜时期,他才算是真正开始发达,可是那时候他也三十了。

    大头哥之所以怕死,除了自身胆子小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他袁家的男人都短命,从他爷爷、父亲和几个叔叔,都是五十八左右就死了,这让大头哥一直认为他活不到六十岁。

    也就是说,他没有几年可活了,大头哥一直很惜命,在朝鲜的时候,他就一直养着两个奶妈,通过喝奶来养生,就是希望多活几岁。

    现在的情况,就是大头哥放手一搏也看不到能够夺得天下的一丁点可能,他没有时机,他没有曹操那样的机缘,有时候英雄还得看有没有遇到好的时势。

    大头哥显然没有遇到。

    所以在经历了复杂的政治博弈之后,在张之洞出面保证载沣不会杀他以后,他放弃了北洋军和直隶总督,上书要求辞职,载沣第一时间就批复了。

    杨潮还专门发去了一封电报恶心了一下大头哥,要是大头哥当时跟杨潮一条心,第一个带北洋军冲到东北,现在加在杨潮头上的荣誉光环那可就是大头哥的,而且收编东北这些土匪的,也自然是大头哥,那时候谁还敢动大头哥一根头发。

    大头哥受到电报后,据说当时就吐血了。

    接着就感慨自己老了,因为家大业大没有冲劲了,让他不敢放手跟俄国人干一仗,要是放在二十年前在朝鲜的时候,大头哥可是敢跟日本鬼子玩命的。

    大头哥失去了一切,继承他遗产的,是杨士骧,同样是淮系名臣,曾经被李鸿章提拔起来的人物。

    对于载沣为什么会选择另一个淮系大臣接过袁世凯手里的力量,杨潮想到了一个可能,那就是杨士骧背叛了袁世凯,虽然袁世凯是淮系后辈,资历远远比不上周馥和杨士骧这样的在淮军时期就跟随李鸿章的老前辈,但是凭着自己的机缘和努力,袁世凯已经是事实上的淮系领袖了。

    杨士骧此时是山东巡抚,之所以能够当这个山东巡抚,听说也是袁世凯背后运作的。

    这几年中国官场开始了剧烈的变动,从李鸿章之死开始,一大帮洋务派忠臣,当年太平天国时期早就起来的名臣,全都到了暮年,开始一个一个凋零。

    1902年,长期坐镇两江的湘系忠臣刘坤一病故,之后显示江宁巡抚护理了几个月两江总督,接着端方暂时署理了一年多,可是端方在张之洞北上做了总理大臣之后,就继任为湖广总督了,他不可能身兼两个总督,所以一年后,朝廷就派山东巡抚周馥南下接任。

    周馥是淮系名臣,是袁世凯信任的人,周馥在山东袁世凯放心,周馥一走,袁世凯就运作另一个淮系名臣杨士骧当了山东巡抚,这样一来直鲁一体,袁世凯在直隶就更稳妥了。

    可是袁世凯没想到的是,杨士骧会背叛他,或者说杨士骧有其他想法,杨士骧答应了接任直隶总督,把袁世凯苦心经营的一切都接过去了。

    原本的历史上,也是杨士骧突然接任直隶总督,那时候袁世凯并不甘心下野,带着妻儿老小从北京仓皇跑到了天津,大头哥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他这几年做的事情,拥兵自重。

    可是那时候杨士骧就阻止了他,拒绝他留在天津跟北洋军接触,大头哥没办法才低调的回到了家乡,日日穿着蓑衣,打扮成老农模样,在河里垂钓,无非是做一个样子给朝廷看。

    想到这里,杨潮突然想到,恐怕原本的历史上,杨士骧就背叛了袁世凯。

    只是杨士骧为什么会背叛,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权力斗争,只能出自个人的心态,也许杨士骧是不想看到袁世凯拥兵自重做一个奸臣,他以自己的观念是想帮袁世凯也说不定。

    反正杨士骧以自己淮系忠臣的身份,接替了袁世凯后,北洋军倒也没有发生变动,杨士骧也是能镇得住这些人的,这也是载沣他们为什么让杨士骧当直隶总督的原因。

    就这样,一番复杂到永远也无人说清楚的政治动作之后,中国历史又一次改变,那就是大头哥下台了。

    大头哥下台后,政治局势会向何处走,没人说得清,但是有一点大家现在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无论以后的政局如何变化,一个人向上走的势头是挡不住了。

    杨潮!

    这次收复东北最辉煌的明星,老外都看得出,以后在中国进行活动,是绕不开杨潮这个人了。

    所以当事态平息后,杨潮从锦州做火车到北京后,各个级别的官员来结交的同时,各国的公使也都纷纷来求见,表达关怀慰勉之意,连刚刚恢复了外交关系,重新回到北京的俄国公使都拜见了杨潮一次。

    所有人都认定,今后几年的政治动向,恐怕就得看这个人的态度了。

    就这样,杨潮应载沣的召见,给与前所未有的荣誉,身披着黄马甲,由两个太监牵马,从紫禁城一直走上了金銮殿。

    “赐杨潮宅邸一座,庄田万亩!”

    “封杨潮为一等伯,兼云骑尉!赐号骠勇巴图鲁!”

    “加封杨潮太子少保,擢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

    “臣谢主隆恩!”

    好吧杨潮发达了,一次就位极人臣。

    在北京赐了一座宅子,在昌平还有一座皇庄,这都是次要的。太子少保是荣誉,大学士头衔是虚职,军机大臣也是徒有其名。这个一等伯爵倒是够重的,平定了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才不过封了一个侯爵,李鸿章封了一个伯爵,剩下的张之洞这些人也都是伯爵,刘坤一更是死后才追封了一个男爵。

    杨潮一次到位一等伯,跟李鸿章、张之洞并列了,还得到了猛将刘铭传的巴图鲁封号,这意味着清廷认定,杨潮打败俄军可以堪比平定太平天国和刘铭传打败法国人的功绩了。

    当然更可能是,载沣依旧在为了拉拢杨潮,所以格外厚赏。

    之后很快就接连接见杨潮,询问治国方略。

    杨潮也好一番准备,甚至回了一趟山东,置办了许多唬人的工具,打算好好的给朝廷上这些老夫子们上一堂课。

第一百三十二节 大国战略() 
东北事态发展到最后,竟然以清廷跟俄国和解结束,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尤其是英日德美等国,简直觉得就是莫名其妙,中国人把气势搞的那么紧张,到头来签了这么一份怎么看都不是胜利的条约,到底想要干什么。

    他们那里想到,将东北采矿优先权交给俄国,这是杨潮自己提出来的呢。

    他们只以为,这是俄国人狮子大开口的讹诈。

    没错,杨潮也知道把东北的采矿优先权给了俄国,等于是把东北划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等于是让俄国人占有了整个东北的矿产。

    但这又如何?

    既然无法战胜对手,总要被人侵略,那理智一些的做法,是不是自己选择一个侵略者,选择一种侵略的方式?

    至于西方国家提出的,东北门户开放,列强利益均沾,张之洞李鸿章这样的人物倒是很喜欢,想把洋人都引到东北去相互争斗,以夷制夷。

    杨潮则嗤之以鼻,引入这些人容易,请出去就难了,让俄国、德国这种国家占了东北,一战之后还可能收回来,美国人、英国人可是一战的战胜国,他们占了这里,恐怕没有半个世纪都撵不出去了。

    所以杨潮就偏偏把所有好处都给俄国人,第一是让俄国人更容易接受,第二其实是出于保护东北的目的,你是让一个地大物博,根本就顾及不到掠夺东北资源的俄国人占有东北,还是愿意让英国、美国这样工业实力雄厚,或者日本这样矿产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