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国内外各种压力之下,俄国人终于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后,让步了。

    他们答应撤出除旅顺之外的俄军,但是旅顺驻军的数量不是一万,而是五万人。

    他们提出的要求是,俄军有权力不经清政府允许,在任何情况下通过东清铁路。

    俄国人的目的很明显,保住旅顺是他们的底线,只要沙皇对黄俄罗斯计划不死心,那么他们就不能放弃旅顺这个不冻港,这可是他们全国唯一一座不冻港啊,是俄罗斯面向海洋数百年的成果,哪里能这么容易放弃。

    杨潮经过仔仔细细的考虑之后,答应了。

    双方动作很快,立刻签订《东北问题谅解备忘录》,对双方各自在东北的行为进行了总结和谅解,并且重新划分了俄国人的权力,俄国人获得了大量的经济特权,包括三十公里内的采矿权,和三十公里外的优先权,可以说垄断了东北开矿的权力。

    至于旅顺驻军问题,那虽然对清政府不利,但是杨潮倒觉得,留着旅顺在俄国人手里,其实不是一件坏事,如果中国一下子膨胀的太厉害,英国这个世界霸主会如何看待中国,如果变得支持日本制衡中国,而不是继续支持中国对抗俄国,那就得不偿失了。

    留着旅顺始终会像一颗钉子一样,扎在英国人和日本人的心头,只要俄军不撤出旅顺,他们在东方就必须一直跟英日对抗,而中国夹在列强之间,才能游刃有余。

    没有人知道,杨潮不经意间,竟然干扰到历史的巨大走向,本来日俄战争后应该和解的英俄两国失去了一次和解的机会。

    对俄国来说,因为英国人三年中两次支持日本和中国对俄国作战,让俄国难以接受跟英国和解,同时对英国来说,俄国始终占据旅顺,中国渤海湾保持军事存在,他们也不可能跟俄国人和解。

    所以欧洲大战的协约国集团,竟然没有就此形成,杨潮都有点摸不清欧战的走势了。

第一百三十节 都不满意() 
辽阳沸腾了。

    杨潮宣布了俄国退出东北的决定,当然只是简答的表示我们赢了,俄国人要撤出东北,我们收回了整个东北国土。

    这样的结局,让这些来自各个大城市,放下书本拿起钢枪的学生们,怎么能不高兴。

    杨潮又向他们表示了敬意,通过报纸把这些青年捧成了爱国英雄,他们又怎能不骄傲。

    接下来杨潮专门找载沣要了一笔运作资金,开始在报纸上不断的宣传,宣传此次清政府收回国土的意义,这是第一次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收回了被列强夺走的国土。

    当然俄国人在他们国内会进行另一种宣传,比如他们得到了中国东北大量的经济利益,这是俄罗斯帝国数十万军人在东北作战最大的回报,俄罗斯的帝国永远不会忘记为帝国荣誉做出贡献的军人。

    当然双方的民众都不满意。

    这是杨潮最怕的事情,已经做到了最好的结果,可是愚昧、贪心不足的百姓是不会接受的,中国人跟俄国人一样,其实都没有学会妥协和退让,胜利的时候表现的嫉妒贪婪和自私,胜利了就要占有一切,总以为政治斗争是一个零和游戏,胜者通吃。

    其实全世界的民族都一样,日本人每次战争后,都会狮子大开口就是这个道理,恨不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这一点上,英国鬼子就做的很好,他们懂得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出妥协和让步,换取长久的利益,而不是局限在眼前那一点点得失。

    因此杨潮通过军事冒险、欺诈、威逼利诱,才达成了目前的成果,却被一些人认定这是卖国行为,明明能够打败俄国,将旅顺也收复了,却跟俄国人签订了这样的条约,难道不是卖国吗。

    俄国人则认为这又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无耻失败。叫嚣着,俄罗斯的大军,在愚蠢的辫子军面前也开始撤退了,这已经堕落成了什么样子。

    当然双方国内的反对舆论背后,站着的那群人是谁,也不言自明。俄国是弗拉基米尔同志们,中国吗,则是一些擅长煽动、蛊惑激进青年的家伙。

    只是被骂的不是杨潮,虽然幕后的一切,包括谈判都是杨潮在秘密决定,可是最后签订条约的时候,却是奕劻去的,奕劻才是外务大臣,而杨潮此时的身份,那是奉天巡抚。

    再说在这一段时间,为了给俄国,或者说给法国压力,杨潮在报纸上的态度一直都很强硬,不停的叫嚣要把战争打下去,要血战到底云云,早给人留下了一副鹰派的形象,就是奕劻告诉别人一切都是杨潮运作的,他不过即使签个字而已,别人也没人会信。

    目前的主流舆论,都是认定杨潮是坚定的主战派,而杨潮取得的辉煌军事成果,被奕劻这样无耻的投降派,卑鄙的出卖了。

    好吧,杨潮不是有意让奕劻背这个黑锅的,虽然杨潮是一个要脸的人,但是必要的时候,他还是会不要脸一把,只要给的利益足够,但这次他真的没想到,好处都让自己得到了,而黑锅都让奕劻背了,当然如果李鸿章活着,肯定是李鸿章来背。不过李鸿章活着,也许就不会打起来。

    面对这个局面,杨潮虽然觉得奕劻有点冤,也不会站出来给他说话。

    杨潮现在面对的是另一个难题。

    军队的问题。

    十五万大军,还有五万听话的土匪和十万不听话的土匪,这三十万的军事力量该怎么办?

    学生军肯定是要裁撤的,这些学生可都是好容易培养起来的,有国家观念和爱国热情的青年子弟,还是得让他们回到学校去,能上一次战场,接受一下战争洗礼,增强一下国家观念,就当是给他们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接下来国家需要他们好好读书,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甚至送他们出过学习先进科技和理论,回国报效祖国,让他们继续当兵,尤其是可以预知未来十年都不会发生战争的情况下,杨潮觉得很没必要。

    而且裁军还能为杨潮捞一点政治资本。

    果然他一上书朝廷,立刻就让载沣再次感叹忠臣难得。

    多少年了,甚至包括清朝以前的朝代,像曾国藩这样,手握着可以推翻政权的军事力量,却在功成名就之后,主动要求裁撤兵力的武将,还真的不多。

    但是载沣却密令杨潮,暂且不要裁撤军队,而是除了必要的武力之外,将大军调往锦州一带。

    杨潮接到命令之后,当即头痛起来。

    “皇帝是要向袁世凯摊牌了啊,大头哥啊大头哥,你出卖来出卖去,连我都出卖了,报应来了吧,你说我是拉你一把呢,还是推你一把呢。”

    杨潮不由的感叹,心想袁世凯这报应来的还真是快。

    只是载沣怎么会挑到这么好的时机,按说他不该有这么高明的眼光。

    这时机抓的太好了,完全是大阴谋家的水平,就跟袁世凯在杨潮最急的时候,要抢要钱一样,那是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时刻。

    杨潮不知道的是,此时在紫禁城中,有几个秘密的来客。

    康保皇和梁启超。

    显然保皇党首领有为哥和他的大弟子超哥挑了个好时机。

    他们对载沣说:“皇上啊,事不宜迟,此时不除袁世凯,还待何时?”

    就在朝廷和俄国人达成谅解的时候,康梁二人冒险秘密回到了北京,并且一头就扎进了紫禁城里。

    他们就是要杨潮手里握有重兵的时候,将拥兵自重的袁世凯收拾掉,给光绪皇帝报仇,同时也为载沣除去这个心头之患。

    两人如此隐秘,以致当袁世凯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两人被皇帝留在皇宫中一步不出,袁世凯此时完全懵了。

    杨潮在关外有十五万大军,虽然以前他还看不上,可是这只军队神奇的把俄国人打败了,袁世凯就是对北洋军再有信心,他也不敢保证能打败杨潮这只大军。

    而皇帝让杨潮调军到锦州,很容易就能过山海关到天津,这自然是针对他袁世凯的,就算他猜不到,皇宫里的消息他还是能掌握的。

    皇帝真的要动他袁世凯了,这可怎么办?

    “好吧,大头哥,这个命令我无法拒绝,你自求多福吧。虽然你阴了我一把,但其实到最后是把你自己阴了,自食恶果的滋味,想必会让你刻骨铭心,记着这个教训,以后别想着老是阴人了!”

    杨潮叹了口气,随即命令吴佩孚,先调动五万军队回锦州。

第一百三十一节 大头哥下野() 
摆在大头哥面前的选择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