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起这个,张鹤龄也嘿嘿的笑了起来,他是真把这种给地方官员排忧解难的事情当成是生意来做了,竟然还想着名声传出去。
“这倒也是,这生意咱们才做了两三年,这就几十万银子到手了。”
张延龄不停的咂舌,甚至眼里露出一股的羡慕之色:“这些个地方官员们,平日里看着不怎么起眼,都是一杆子的穷鬼,可谁知道,竟然一个个都藏着掖着,富着呢,若非是咱们兄弟二人意外想到了这个路子,还不知道这些个县官知府这么富。”
第229章 会试结束()
会试期间,京城礼部贡院大门是不允许打开的,直到会试结束之后,才准许打开,放参加会试的士子们出来。
而在这期间,士子们的一应吃喝拉撒,全都要在贡院内进行。
可以说,会试结束之后,所以参加会试的士子们,出了贡院的第一件事全都一样,回住的地方洗漱换衣。
曾毅也是一样的,尤其是最近这一年,他可以说是养优处尊惯了,这么多天,在贡院里,他简直是快要疯了。
会试的题目,他早就知道,所以早就已经做了准备,这种情况下,他在贡院内,几乎是度日如年。
刚出贡院大门,曾毅就被人给拉住了。
“你怎么在这?”
曾毅看着拉住了他的谷大用,不由得咧嘴笑了起来,只要出了贡院大门,就觉得自由多了,心情瞬间就能好上许多,至于其余的换衣服洗漱之类的,哪怕是推迟一会,也没什么。
“是公子让小的在这候着您的。”
谷大用满脸陪着笑意:“公子惦记您考的如何,所以今个特意让小的在这候着。”
曾毅心中一暖,笑了起来,道:“应该差不多的。”
虽说他提前知道了试题,可是,这话也不能说的太满,不能说的太猖狂了,任何事情,说话不妨谦虚一些。
“那就好,那就好。”
谷大用眼里的担忧之色也去了几分,他和曾毅是盟友,而且,如今的情况看来,他们两个的盟友关系还是十分不错的。
这种情况下,谷大用自然是希望曾毅能够榜上有名的。
谷大用心里清楚的很,他自己是内侍,而曾毅是外臣,他们两个之间,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冲突的。
除非是他们两个其中有一方想要学历史上所谓的权奸,只不过,谷大用自认他不是那种疯狂之人,而曾毅也不是。
所以,谷大用自然是希望曾毅能够榜上有名,这样一来,他们两个一内侍一外臣,互相扶持之下,在太子跟前的位置,只会越来越扎实。
说话间,曾毅和谷大用两人已经从贡院门前离开了,找了个略显偏僻的小道,顺着去曾毅的府上。
“这些日子,小的如先生您所教的,并未对刘瑾那厮的提议进行任何的干涉……,他在殿下跟前说什么,小的都没有反对,不过,也没有赞同,全都是在一旁看着的。”
“这几日,殿下已经不怎么批阅奏折了,虽说殿下时常提起说是还有多少奏折未曾批阅,可也只不过是嘴上说说罢了。”
谷大用低声把宫里的情况给曾毅说了一遍,同时,心里也想知道曾毅下一步的算计是什么,他又不傻,曾毅虽然没给他说具体的计划,可是,他心里也明白,曾毅这一次肯定不会轻饶了刘瑾。
其实,谷大用心里也挺同情刘瑾的,这厮原本已经没什么事了,自己和他虽然在殿下跟前的位置不相上下,可是,这样其实也是能够接受的。
最起码,他谷大用心里就没有说非要彻底把其他内侍全部压下去的念头。
他谷大用虽然肯定也想在太子殿下跟前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得殿下的信任,可是,却也不会同刘瑾这般,不择手段。
尤其是刘瑾对曾毅,可以算是恩将仇报了,这种事情,他谷大用是绝对做不出来的,这点良知,他谷大用还是有的。
“你别把你自己给牵扯进去就成了。”
曾毅笑着,压低了声音,这一切,正如他预料一般在进行,他相信,这种情况若是继续在持续下去,用不了多久,自然会有人收拾刘瑾的。
而在这之前,谷大用要做的,就是旁观就足够了,千万不能把附和,若不然,到时候指不定也要被牵扯进去。
沉吟了一会,曾毅脚下步子不停,开口嘱咐道:“刘瑾的任何提议,你都不用搀和,不过,若是殿下在提起奏折的事情的时候,你可以劝解殿下多批阅一些奏折。”
曾毅这个嘱咐,也是为了谷大用好,以免到时候谷大用被牵扯进去,要知道,东宫可是也被锦衣卫盯着的。
当然,锦衣卫盯着东宫可并非是坚持太子,而是保护太子,谁让朱厚照动不动就出宫,若是锦衣卫不盯着,真出了什么差错,那可真是天都要塌了。
“好。”
谷大用点头,直接应了下来,识趣的没有问曾毅这么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在他看来,该给他解释的时候,曾毅自然会给他解释的,既然曾毅现在不说,那就是没到说的时候。
“这会试结束了,也就轻松的多了。”
曾毅笑着,和谷大用闲聊了起来,道:“之前,总是觉得肩膀上有沉甸甸的担子在压着,心里也是沉甸甸的。”
“可是如今却不同了,会试已经结束了,不管好与坏,结局已经注定了。”
“现在只等着放榜就是了。”
“所以啊,也就不用在想那么多的事情了。”
曾毅说的这些,其实全都是实话,哪怕他得知了会试的试题,可在会试结束之前,这仍旧是一件大事,心里多少是要有些惦记的。
如今会试结束,可就真的不用在惦记了。
“曾先生您才智无双,肯定会榜上有名的。”
谷大用陪着笑脸,他说的这话,并非是恭维,他一个太监,虽然识字,可是识字却并不多,那些个经史子集等等,也并不懂,在他看来,曾毅已经很聪明了。
太监识字,这是由明宣宗的时候开始的,在宫中立了太监学堂,让太监识字,明宣宗当时这一举动的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外界各种谣传都有,但是,不可否认,此举加剧了明朝太监掌权,纵横朝堂的情形。
但是,此举却也抑制了内阁权力过大,所以,此举的好坏,倒是不好评价。
曾毅笑了笑,并没有解释,才情和为人处世等等,在很多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联的,就像历史上不少的状元,最后结局凄惨一样,才学,不能代表一切的。
第230章 来自上层的怒火()
“这会试放榜了,曾毅那猴崽子,也出来了。”
内阁,如今哪怕是会试放榜,内阁大学士李东阳不可能就回到内阁的,还要等到批阅奏折等等之后,会试彻底结束了,才能回来的。
所以,如今,内阁当中只有刘健这个内阁首辅和谢迁这个内阁次辅两位内阁大学士。
而刚才的这句话,就是次辅谢迁说出来的。
东宫的变化,他们内阁这边自然是清楚的,毕竟太子是国之储君,可不敢疏忽的。
内阁是不敢派人盯着东宫那边,可是,内阁送去东宫的奏折,这些日子可是没有批阅,更没有送去陛下那边,而是堆积在了东宫。
所以,内阁自然也就知道了这情况了。
“若是因为这次会试,而耽误了太子殿下,这……。”
内阁首辅刘健缓缓开口,眉头紧皱,只不过,这句话没有说完,后半句话,也说不出口了。
曾毅为举人,参加这次会试,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而曾毅虽然伴读,可是却只不过是一个名头罢了,并无官职在身,且,原本引导太子向善,这就并非是曾毅的事情,而是皇帝和内阁诸位大学士及帝师甚至是朝廷重臣的事情。
把这种事情压在曾毅一个小小的举人身上,这个担子,的确太重了,也正因为此,皇帝包括内阁才会给了曾毅种种默许的特权,对他的一些逾越的行为视而不见。
因为皇帝和内阁的诸位大学士心里都清楚,想要引导太子学好,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为此,一些逾越的行为,也是在所难免的,只要是无心之失,这就成了。
而太子原本已经开始逐渐走向让皇帝和内阁大学士满意的道路了,虽说只是刚开始走向这条路,甚至随时都有可能走偏。
可是,这总算是给了皇帝和内阁大学士们一些希望,总比之前看到太子就头疼,就担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