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天他回到家中,自己的老娘跟他说,家里没粮了。
“儿啊,家里断粮了。”
“啊!”江弼表情一愣,随后把全身摸了一个遍,仅仅摸出三枚铜钱,现在榆林地工的粮食贵如黄金,三格铜钱也许只能买几粒粮食。
“娘……”江弼一脸内疚的看着饿得皮包骨头的老娘,心如刀绞,感觉自己很没用,竟然让自己的老娘挨饿。
“儿啊,娘吃点野菜,还能挺住,但是你媳妇肚子里怀着咱江家的种,这一次娘看像一个男娃,所以必须要保住。”江弼的老娘开口说道。
“娘,我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打点野物。”江弼拿着弓箭离开了自己的家,朝着野外走去,不过天黑回来之后,他的手里空无一物。
榆林地区这几年大悍,粮食急缺,不要说野物,就是老鼠都被人吃光了,现在野外能挖到一点野菜,都算是不错了。
“儿啊,可有猎到野物?”听到院子里有动静,江弼的老娘拄着拐杖从屋里走了出来,与此同时两个女儿也跑了出来,嘴里嚷叫着:“爹,打到野味了吗?”
这两个孩子,一个六岁,一个四岁,两个人身体瘦得只剩下一堆骨头,皮包骨,从远处看,仿佛就像一根手臂粗的骨头,撑着一个大头似的,唯有两只大眼睛还算是明亮。
“唉!”江弼看到自己老娘和女儿殷切渴望的目光,不由的叹息了一声,蹲在地上,双手握着自己的脑袋,揪起了自己的头发:“娘,儿没用!”
江弼家其实算不错了,他至少能在兵营里吃饱,平时还能多多少少带点回来,不过就是这样,此时也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娘,娃他爹,要不……要不……要不这孩子我们不要了吧,这样的话,我平时还能出去多挖点野菜,家里的日子也许还能维持下去。”一名妇人双手抚摸着已经隆起的小腹,从屋里走了出来,看着蹲在地上揪头发的江弼,开口说道。
“不行,这是我们江家的骨血,绝对要生下来。”江弼还未说话,老妇人已经尖声叫了起来,可能因为太激动,身体竟然摇晃了起来,蹲在地上的江弼看到自己的老娘要晕到,马上站了起来,将其扶住,急道:“娘,你没事吧?”
第二百八十六章 小米三十斤()
“娘没事,儿啊,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娘看这孩子像是一个男孩,若是江家有了孙子,我到了下面,也好跟你爹有个交代,要不然,我无脸见你爹,无脸见江家的列祖列宗啊!”老妇人哭喊了起来。
“好好好,娘,我们一定将孩子生下来。”江弼马上开口回答道,同时朝着自己的媳妇瞪了一眼。
“娘,我生,就是我死了,也要把孩子生下来。”江弼的媳妇此时开口说道。
江弼将自己的老娘扶进了屋里,躺在床上,这才出来。
“爹,今晚我们吃什么?”两个女儿瞪着两双大眼睛看着江弼,问道。
江弼看着自己的两个丫头,叹息了一声:“唉!”随后再次双手抱着头蹲在地上,揪起了自己的头发,因为家里能当的都当了,能卖的也卖了,再也搞不到一点粮食了,除非去抢,但是这如果去抢的话,就会变成流寇,不但小旗官的位置不保,甚至于一家五口还有杀身之祸,此时的他,实在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大妮、二妮,跟娘回屋。”年轻妇人看了一眼蹲在地上的丈夫,随后牵着两个丫头的小手,朝着屋子里走去。
砰砰砰……
当小院里只剩下江弼一个人的时候,他开始用脑袋撞墙,此时他连死的心都有,想着要是不行,就割下自己大腿的一块肉,给自己的老娘、媳妇和丫头吃顿饱饭。
而就在他用脑袋撞墙的时候,突然院子里发出一声异响。
嗖……砰!
一个小布袋从院墙外边扔了进来,落在江弼家的院子里。
“谁?”江弼毕竟是榆林卫的小旗官,杀过人,打过鞑子,在小布袋被从外边扔进来之后,他仅仅愣了一下,随后身体便有了反应,瞬间拿起旁边的一把柴刀,打开院门窜了出去,同时嘴里大喝一声。
可是当他窜出院门的之后,只看到了一个黑影,追了几步之后,这个黑影子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奇怪!”江弼眉头紧皱的往回走,同时心里思考着,自己也没有仇家,此人到底是谁?
不过当他回到自家小院的时候,他的大丫头正在院子里欢呼:“娘,娘,你快出来,我们有粮食了。”
听到自家大丫头的喊叫声,老妇人和江弼的媳妇,以及小女儿都从屋子里走了出来,来到了那个小布袋的面前,看到了里边黄澄澄的小米。
小米养人,正是此时江弼的媳妇需要的东西,这一小袋小米至少有三十斤,省着吃的话,可以吃三个月。
此时江弼从外边走了回来,看到自己的老娘、媳妇和女儿正围着院子里的小布袋,于是马上跑了过来,问:“里边是什么东西?”
“儿,快把院门关上。”老妇人嘴唇哆嗦着,目光激动的对江弼吩咐道。
“娘这里边是……”
“快把院门关上!”
江弼看到自己的老娘要发火,于是马上转身把院门关死。
”娘,这里边到底是什么?”
此时小布袋里的三十斤小米,已经被老妇人紧紧的抱在怀里,仿佛是一袋子金子似的,其实说实话,如果现在有人拿一袋子金子来换这一袋子小米,老妇人还真不一定换。
“你自己看!”老妇人将小布袋的口打了开来。
“啊!小米!”江弼惊呼了起来,瞪大了眼睛,愣住了,他的脑子实在不好用,想不明白谁会送他小米,这种东西现在贵比黄金啊。
“小声点!”老妇人担心的看了看左邻右舍,瞪了江弼一眼。
“爹,小米里还有一封信。”大女儿眼尖,看到黄澄澄的小米里还放着一封信。
江弼马上伸手拿了出来,随后打了开来。小的时候,江弼他爹想让他更上一层楼,于是勒紧裤腰带,让他上了三年私塾,想着当江弼接了自己的位置,又认字的话,也许能当上总旗官。
此时天色已经大暗,于是涨弼一家五口便回到了屋里,而老妇人一直将小米袋子抱在怀里,根本不想放下。
这是他们家的救命粮,放在那里都觉得不放心,最终决定放在自己的枕头边,抱着睡。
豆大的灯光下,江弼将信展了开来。
“大同府,天镇县,忠义将军秦岭听闻汝家断粮,特送小米三十斤。”
“儿啊,上面写得什么?是谁送我们的粮食?不管是谁,他都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这恩你要记在心里,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更何况人家送来这么多小米,救了我们全家的命,救了我孙儿的命……”老妇在眼睛含泪的絮叨了起来。
而此时的江弼却愣住了,嘴里小声的嘀咕着:“大同府,天镇县,忠义将军秦岭,怎么名字这么熟悉?”
“想起来了,他不就是当年纵横草原,并且还把辽东搅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忠义将军嘛,可是后来他组建了汉龙军,叛变了朝廷,成了叛匪,啊……”想到这里,江弼不由自主的叫了起来,同时目光朝着自己老娘怀里的小米布袋看去。
“儿啊,怎么了?”
“娘!”江弼走到了自己老娘面前,叫了一声。
不过此时老妇人却好像感觉到了什么,紧紧的抱住小米布袋,用警惕的目光瞪着自己的儿子,问:“儿啊,有何不妥?”
“娘,这小米我们不能要,我……”
“什么?你在说什么胡话,难道你想饿死娘,饿死我孙儿,饿死你媳妇和丫头吗?”江弼还没有说完,老妇人便怒叫了起来。
“娃他爹,为什么不能要?”江弼的媳妇此时也开口问道。
“爹,我们要吃小米!”
“爹,我们饿!”
两个女儿也跟着嚷叫了起来。
“这……这……这是汉龙军叛匪送来的粮食,不能收,收了的话,我们以后就说不清了。”江弼回答道。
“叛匪送来的粮食?”老妇人愣住了,江弼的媳妇也愣住了,随后老妇人开口说道:“叛匪不是到处抢粮,他们怎么可能送我们粮食?”
“这……这我也不知道,但是此信里写得清清楚楚。”江弼指着手里的信回答道。
“念!”老妇人对其吩咐道。
“大同府,天镇县,忠义将军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