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岭也不辩解,他现在只需要重型虎蹲炮,然后再招募人手进行强化训练,等万老三的马匹一到,他就准备进军草原,来一个大杀四方,威振天下。
“当今圣上能一举铲除阉党,证明其能力出众,胸中自有一股抱负,若是再由张国纪和田尔耕两人运作一下,给你这支军队一个名份,还是很有可能,这样吧,我明日便动身,前往京城。”师傅杨啸林想了一下,随后开口对秦岭说道。
“师傅,你的伤还没有痊愈,还是再多休养几日吧!”
“不了,都休养几个月,我的伤已经不碍事了。”杨啸林的态度十分坚决,因为此事可以把秦岭拉回到朝廷的怀抱,所以他格外的积极。
“那我派两人跟你一块去。”
“好吧!”
第二天一大早,马凡和江羽两人便跟着杨啸林离开了桃花山,秦岭将他们送到桃花山下,在走之前,对马凡和江羽两人叮嘱道:“路上照顾好我师傅。”
“大哥放心!”
哒哒哒……
三人策马疾驰而去。
林丹汗最终没有攻下大同城,同时攻打宣府的鞑子兵也宣告失败,他们对大同府和宣府进行了疯狂的抢掠,随后在朝廷大批军队赶来之前,撤回了草原。
攻城是汉人的特长,积累了千百年的经验和方法,鞑子野战还行,因为他们本来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但是对于高大的城池,他们只能望而兴叹,感觉一点办法都没有,只有用人命去填,可是鞑子的人本来就少,都是半兵半牧,如果为了攻下一座明朝的城池,让一些部落的族人全部死光,那会引起哗变的。
所以最终林丹汗率领着人马撤回了草原,不过也给本来已经饿殍遍野的大同府,带来了更大的灾难,让很多的百姓家破人亡,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成为了流民,一时之间,大同府的流民暴增,叛乱也许会随时出现。
杨啸林、马凡和江羽三人,一路疾驰,仅仅十天的时间,便到了京城。京城仍然是那样的繁华和安逸,并没有受到全国流民叛乱的影响,并且因为朱由检铲除了阉党,甚至于还更加的繁荣。
不过这仅仅是城内的情况,而城外却有大量的难民,这些难民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河北、山西、河南和山东四个省,他们在家乡实在活不下去了,只好来京城讨口吃的。
难民不准进城,但是每天可以得到一碗稀粥,使其不至于饿死,因为这些毕竟是京城,整个大明朝的政治中心,如果出现饿死难民的事情,京城的官员怕是要丢乌纱帽的。
杨啸林先去找了张国纪,这一次张国纪客气了很多,他女儿现在的处境很尴尬,因为现在的皇帝并不是朱由校的儿子,而是朱由校的兄弟朱由检,如果是儿子的话,不管是不是张嫣亲生,都不敢拿她怎么办,因为汉族自古讲一个孝字,但是兄弟就不一样了。
“魏兄远道而来,今晚还请在府上吃宴。”上一次来,张国纪仅仅给了一杯茶喝,而此时却要请杨啸林吃酒。
“太康伯,我这次来有大事跟你相商。”一路上,杨啸林都在思考怎么跟张国纪说,好让他心甘情愿的跟秦岭绑在一块。
“哦?何事?还请魏兄直言!”
“此事事关重大,还请……”说着杨啸林朝着左右的丫鬟看去。
“你们下去吧!”张国纪一挥手,两名丫鬟便离开了大厅。
随后杨啸林和张国纪两人密谈了起来。
”张兄,你看如何?”
“魏兄,贵徒真得杀了一百八十多名鞑子?不是杀流民来顶数?”张国纪面色严肃的对杨啸林询问道。
“当然,若是太康伯不信,那就算了。”杨啸林作势欲走。
“魏兄莫怪,此事重大,当今圣上,刚刚继位,胸有大志,但是奈何边关都是一些坏消息,若是这一次贵徒以锦衣卫试百户之名,杀掉一百八十多名鞑子,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还请太康伯提携,某和贵徒都不会忘了太康伯的大恩。”杨啸林抱拳说道。
“不过此事我一人不足以推动,还是要告诉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田大人一声。”
“礼该如此!”
最终张国纪应了下来,因为这份功劳谁经了手就能沾上光,他女儿现在处境尴尬,他的处境也很尴尬,若是能办成此事,至少可以混一个有识人之明的好名声,同时还能显示出他一心为朝廷办事,何乐而不为?
田尔耕一听此事,当场大喜,因为他这名锦衣卫的指挥使,此时也需要一份功劳让崇祯重视他,即使以后替换掉他,也能谋到一个更好的位置。
所以他马上将此事写成了折子,亲自递给了崇祯朱由检,名为:桃花山大捷!
崇祯正为鞑子二路大军入侵边关而恼火,并且鞑子差一点打下宣府直逼京城,这不但让他上火,还让他心里有点害怕,因为此时的朱由检仅仅才十八岁,跟秦岭同岁。
朱由检看过田尔耕递上来的奏折,心里很高兴,他现在需要一份捷报,鼓舞士气,不过面上却并没有露出半分喜色。朱由检没有急着说话,微闭着眼睛,静坐在上书房的龙椅上。
田尔耕看到崇祯不言,心里不由的犯嘀咕:“难道皇上看到这件事情不高兴了?不可能啊,这可是大捷,一百八十多颗真鞑子的脑袋啊!”
正在田尔耕心里犯嘀咕的时候,朱由检终于开口说话了:“田爱卿,让你这名手下火速进京,朕要见他。”
第一百零七章 面见崇祯()
“什么?崇祯要见我?”秦岭瞪大了眼睛盯着风尘仆仆从京城赶回来的师傅杨啸林,大声的惊呼了起来。
“皇上见你,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杨啸林看起来很激动,他没想到事情传到崇祯耳朵里之后,崇祯竟然要召见自己的徒弟秦岭,于是他和马凡、江羽三人立刻快马加鞭的赶了回来。
秦岭很想说不见,但是看到师傅杨啸林脸上激动的表情,他硬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奶奶个呆皮,老子不就想要点支援吗?怎么还非要见我?”秦岭心里一阵腻歪。
因为他早晚要争夺崇祯的天下,现在去见他根本没有必要,但是好像这是一道圣旨,不去话,可能会马上面临崇祯的怒火,桃花山虽然易守难攻,但是如果真得拉几门红衣大炮上来,他还是顶不住的,所以思考再三,秦岭决定进京一趟,会会这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
更何况,如果现在他敢不答应,师傅杨啸林马上就会跟其翻脸。
秦岭将锦衣卫的官服放进包裹之中,随后策马跟着杨啸林朝着京城赶去,这一次随行的人仍然是马凡和江羽两人。
一到京城,张国纪竟然摆了酒席给秦岭和杨啸林两人接风洗尘,酒宴上已经客气了很多,没有了当年的傲气,跟杨啸林也轮起了兄弟,谈起了年轻时的往事。
秦岭表面上应付着,心里却在盘算着,自己见了崇祯怎么说?其实他一路上都在思考这事,毕竟崇祯是大明帝国的君王,想想还是有点小激动,并且秦岭心里清楚,如果自己应对得当,便可以从崇祯手里得到最大的利益。
当天晚上,秦岭和杨啸林两人睡在了张国纪的家里,第二天,天还没亮,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便来到了张府。
“属下拜见指挥使大人!”秦岭在睡梦中被人叫醒,然后半睡半醒的被丫鬟伺候着换上了锦衣卫试百户的官服,戴上了无翅的乌纱帽,当见到田尔耕的时候,杨啸林在其耳边提醒道,秦岭这才算彻底清醒过来。
“你就是秦岭?”田尔耕上上下下打量着秦岭。
“正是属下!”
“嗯,不错,英雄出少年,皇上今天要见你,随我来吧!”
“是!”
秦岭随着田尔耕离开了张府,坐轿子朝着紫禁城而去。此时还不到五更天,秦岭第一次坐轿子,颤颤悠悠觉的还挺舒服,于是他便在轿子里又迷糊了起来。
昨天刚到京城,一路奔波,晚上又饮了酒,现在是最困的时候。
“秦岭!”一声炸雷在秦岭的耳边炸响,吓得睡梦中的他一阵哆嗦,随之睁开了眼睛,看到了眼前脸色阴沉的田尔耕。
刚才到了紫禁城的大门前,田尔耕下了轿,但是左等右等秦岭仍没下轿,于是一掀轿帘,发现秦岭在里边睡觉,不由的大喝一声。
“大人,我……”
“跟我来!”田尔耕真想当场发火,但是一想崇祯还等着见秦岭,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