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民国-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眼前的夏威夷人鼓掌欢呼如沸腾翻滚的热水,梁启超心中那团热水更是早已沸腾,这朱丘,这朱丘超越了自己何止千万里!当自己还在寻思夏威夷体制为中华打开一条新路之时,当自己还在忧心中华衰弱何时复起之时,朱丘早已将眼光投向世界,投向整个人类。

    梁启超呆呆的发愣,那边一叶书院毕业的九阶院生,穿着自己民族的文化服装,逐渐走上礼台,其中的几个中华少年并几个金发碧眼的少年,都穿着宽大的汉服,一旁杨度却是识得,那时东汉时的博士服。

    一叶书院并没有毕业证书,少年们接过代表一叶书院的院徽和毕业徽章,将它们珍重的别在衣服上,冲着台下的夏威夷人猛烈的挥手。

    忽然威基基海滩传来响亮的哨声,这哨声打算梁启超的思绪,梁启超扭头看去,那一边数十个少年穿着短裤短衣,手中抱着细叶型打的光亮的木板,正使劲的向礼台上招呼。

    台上结业的少年群起欢呼,飞快的脱下身上宽大的外袍,也只着短衣短裤,猛地就向那海滩奔去。

    奔到那边,一人拿起一条木板,迎着滔滔的海浪便冲了过去。更有几个中华少年手中高擎着一面红旗,在那海浪中翻转跃动。

    这个伟大的时代,终于开启。

    第七卷 远道可思 终

    ps:今日事多,匆忙间不及润色,朱丘那段演讲构思很久,写了几遍都不满意,先发上来,等这几日再做语言上的修改。

    skbshge

卷首语() 
你们这上流人哪,

    你们将我的尊荣变为羞辱要到几时呢?

    你们喜爱虚妄,寻找虚假要到几时呢?

    skbshge

第一节 故地() 
1916年8月,上海,西边的太阳还剩下一边,晚霞铺完了整个街道,朱林与尹维峻打马行在这码头边上,清爽的海风吹动着晚霞,时时的飘过眼前,让朱林顿时恍惚有些身处夏威夷的感觉。

    这朱林上月刚从一叶书院结业,原本打算远赴欧洲留学,去寻向海渊等人,也去见见世界一等的战争。但尹维峻三月前忽然而至,带来朱丘的书信,信中要朱林结业后来上海一行,至于做什么,信中却没有说,只是让他寻一个名叫邓子咴的人。

    却说这尹维峻,自辛亥建国,她便离了中华,先是和姐姐尹锐志在一叶书院修习了一年,其后便双双去了美利坚斯坦福大学。本来送信之事,尹锐志更为恰当,只是不巧尹锐志此时正要完婚,这才便宜了尹维峻。其实即便朱丘不着她送这一封信,依尹维峻的性格,也会重回这故国,看一看民国四年后的中华,看一看光复会无数人洒下的血,浇灌出的,究竟是一番什么模样。

    上海于尹维峻,并不陌生。当年她姐妹二人便在这里结社聚众,谋反满清,纵横东南,这一方热土,都踏的清楚。如今故地重游,心中满满的,都是近乡情怯,近乡情怯中,却更有许多期待,如今汉人当政,共和为国,当年老师(秋瑾)的心愿均已实现,这中华,便是现时比不上美利坚,也应该相距不远了吧。

    期待并不大,但自下了船,买了两匹马与朱林在这上海滩头信马由缰的漫行,尹维峻看在眼里,泪在心里。四年异地他乡的求学时光,让尹维峻从一个激愤舍命的革命者,转变成了如今睿智精干的振武堂锐士。而四年中华故国的时光,于这上海滩,却像是黄埔江上的风浪,虽然也曾来过,似乎也留下些痕迹,终究山河虽有异,风景总无殊。

    “四年呵,”尹维峻看着昔日自己曾行迹匆匆的街道,一口气叹出,“民国已经四年了啊。”

    “尹姐怎么了?”朱林打马追上尹维峻,并马双行,“可是想起往昔的峥嵘岁月吗?”

    “唉!”尹维峻没有回答,摇摇头,只叹一口气。这些感受,像是一条小溪,在心中静静的流,流到心底深处,尹维峻并没有告诉他人的打算。

    “门主信上所说的邓子咴,便是在这儿附近吧?”

    “便是这里了,”朱林见尹维峻不说,也不在问,反手从身后背着的包中取出信,展开看了看,“大哥说是一间酒肆,有洪门信记。”

    两人催马慢慢前行,四处打量。自四年前徐州分权,洪清两门骨干都离开了中华,清门中一些显贵去往东海岸,但多数人却留在了西海岸,尹维峻在斯坦福四年,便见到许多清门中人,因着加利福尼亚州的排华法案最盛,清门之人最初的生活也甚为艰苦。在西海岸统筹的良弼屡屡与白人冲突,激烈时尹维峻也曾与当地洪门相助。数年的流血让双方恨意更深,也让双方都忌惮起来,慢慢的归于平衡。两年前朱丘破关而出,艾清也随之而去,清门不知怎的,又分出两路,一路向北,进入加拿大,一路向东,进入了广阔的西部草原。

    当朱丘让尹维峻与朱林回国时,洪清两门得知消息后震动万分。其后袁世凯死讯传来,众人方才醒悟,当年的徐州之约,已经化作历史中的尘烟了。

    “是那里了!”朱林忽然抬起马鞭,指向远处一间酒肆,那酒肆对着江边码头,一帘酒幌迎风而动。尹维峻定睛看去,果然见酒幌上一个“”字迎着余晖若隐若现。

    两人驱马过去,见那酒肆半开着门,门楣上几个蜘蛛纵横来去,不时蹭落一丝灰尘。朱林与尹维峻相互看看,苦笑一下,翻身下马,将马栓在一旁柱上,朱林咳了咳,便伸手推开门,慢慢踱身进去。尹维峻却守在门口,侧身而立,一边盯着外面的行人,一边听着里面的动静。

    这酒肆外面看着像是废弃已久,里面收拾的却极为干净。店内散放着几张桌子,陪着几条长凳,也有两三个人坐在一边捡着果仁喝酒,见朱林进来,有一人脸上露出好奇之色,不过一会儿便摇摇头继续喝酒了。

    “请问,哪一位是邓子咴邓先生?”朱林走到堂中,定下身来,抱拳拱手向着屋内问道,“有位故人托我来取东西。”

    听到朱林问话,一直在喝酒的几人猛的抬起头,都把眼紧紧盯着朱林,那模样,像是闻到腥味的猫,看到肥羊的狼。一直在柜台后打瞌睡的老掌柜听到声音,揉揉眼,站起身来,看了看朱林,手上不经意的做了个手势,开口说道:“这位小哥走错门了吧?这么文绉绉的名字,可不像是来我这儿喝酒的人,公共租界的洪字酒楼倒是可能。”

    朱林听到掌柜的话,嘴角微微一笑,拱拱手对掌柜说道:“打扰了!是在下冒失了!”

    说完,朱林转身出了酒肆,尹维峻低声问道:“怎样?”

    “被盯上了,”朱林也低着声音:“屋内那几人也是来寻邓子咴的。掌柜的是洪门的人,让我们等天黑再来。”

    尹维峻想了想,“前面有个点心铺,老板和我以前相熟,我们可以去那里。晚上若是厮杀,也要吃饱了肚子才好。”

    “还是随便找家饭铺吧,”朱林说道:“这事怕有些棘手,刚才屋内几人都是好手。我们露了相,小心为上。”

    这话将尹维峻说的一呆,好一会儿尹维峻才说道:“你倒竟像个老江湖,连我都比下去了。”

    朱林笑了笑,没有接话,这些东西在汉留九业里本就是平常的东西,更何况他自小便受朱丘教授,对这等江湖暗斗自然谙熟的很。朱林解开马缰,翻身上马,四下里看了看,见前面码头上果然有个茶铺,“尹姐,就去那里吧!”

    那茶铺离这家酒肆并不远,朱林打马不紧不慢的走着,尹维峻见朱林这般轻松写意,心中倒也安定。朱丘着她送信之时,本也有照应朱林的意思,想来这一次中华之行,也算是朱林的第一次江湖行吧。

    这日落时分本是茶铺酒肆最为忙乱的时候,辛苦劳作一天的壮丁们领了钱,多数不会立即回去,而是相约着在码头周围的茶铺酒肆喝上几回,互相发发牢骚,也听听明日的行情。

    朱林与尹维峻两人鲜衣亮马,一现身便引来众人侧目。两人却行若无事,自选了一张空桌,要了些包子茶水,对着黄埔江边的落日余晖,便吃起来。

    两人吃的很快,不过一会儿便停住筷子,倒上一杯白水,慢慢喝着消食。朱林见盘中还剩着两个包子,玩闹心忽起,伸手拿起,冲着远处的一个汉子叫一声:“接着!”便将包子抛了过去。

    那汉子自朱林两人出了酒肆,便一直跟着。朱林两人进了茶铺,汉子或是身上无钱,没有跟来,只是斜靠在一旁的墙壁上,静静的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