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26章 战舰动力问题()
“船长,要不撤吧。”海盗久攻不下,在看到己方战舰受损,顿时萌生退意。
“法克,为什么?谁你能告诉我,他们的战舰钢甲为什么这么厚,都命中多少炮了?为什么还不沉。”海盗这边,面对济远号厚重的钢甲,很是无力。
济远号的钢甲虽然比不上镇远定远那恐怖的三十厘米,但绝大部分也都有十几厘米。
如果定远镇远两艘海上堡垒在这里,海盗船看见了,都升不起报仇的念头。除非他们船上装有350毫米口径的巨炮。
相比之下,济远号这边的士兵虽然还是很紧张,但手中的动作却是有条不絮,不紧不慢,一颗颗炮弹被塞进炮管中,然后炮手看着观测者的手势,校对角度,点火。
“撤。”三艘海盗调转船头,开始逃跑。
林安松尝试性的追了一段就停了下来。
因为刚开始的时候,炮手们胡乱开炮,此刻船上的炮弹数量已经所剩不多。
而且经过这一战,林安松这次出海的目的也达到了。
实战最能检验水平,平时训练的时候得一百分,实战的时候可能只有五十分。
影响一场战斗的因素非常多,不经历实战,就不知道到底还缺什么。
济远号定风舰的炮手,平时训练的时候,命中率虽然不高,但差不多有百分二十到三十。
可今天这场突然的战斗,他们的命中率已经低于百分十。
主要还是士兵的素质,这些士兵虽然已经入伍多年,参加过很多训练,却没有看到真正的海战。
好在这次面对的只是海盗。
虽然北洋海军的训练效果很差,但海盗却几乎没什么训练。
如果这次面对的训练有素的海军,面对的海盗船上装有300毫米口径的大炮,济远号说不定就真的要被打沉了。
此刻济远号虽然没有被打沉,在船体还是多处受损,急需修补。
有的损伤,现在就可以修复,但有的损伤需要到港口才行,战舰上并没有备用的。
这一战,林安松也意识到了很多。
按理说,济远号虽然不是最新式的战舰,但航速也应该要比海盗船快才对。可结果却是持平的。
战后,林安松马上就询问了这个问题。
这才知道,济远号上烧的煤炭都是碎煤,比起整块的煤,碎煤提供的热量要更小。
而且,济远号从下水到如今,五六年过去,水管竟然没有更换过。
济远号用的是蒸汽,锅炉中注满水,烧热,水蒸气入管道提供动力。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管道早已老化,管道内布满了水垢,很影响热气,最终影响战舰的动力。
因此,济远号虽然理论上航速可以达到十八节,但其实以现在的管道,在加上用的还是碎煤,最高速度也就差不多十六节左右。
花了无数钱买来的战舰,却不认真维护,全世界也就只有清朝了。
不知道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是意识到了,却不重视。
毕竟,现在的清朝还没有能力自己更换管道,都要从欧洲这边购买。
面对技术,中日两国有着巨大的不同。
清朝这边,大多都是花钱买东西,几乎没有人去研究如何制造。
而日本,则是不断派人去欧洲学习各种技术,然后回到日本,枪支战舰,都是他们自己制造的。
遇到不会的,他们就去欧洲请顾问,反正是绝对不会买,而要学技术,自己造。
清朝这边也有派人去欧洲学习,但首先数量少,其次派的人都是一些不思上进的纨绔子弟,就算派去了欧洲,留学几年,也没学到什么好的技术。
不像日本,如今民众思想统一,有着强烈的渴望,凝聚一心。
他们派去欧洲的学生,都非常的刻苦努力,无时无刻都在吸收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让林安松更加灰心的是,济远号上烧的煤炭竟然是碎煤,是煤渣。
定风舰上烧的也是碎煤,林安松还以为是因为定风舰小的原因,现在看来根本不是。
碎煤燃烧,热力不足,战舰的动力就不足。这对一场海战是很大的影响,可以左右一场海战的胜负。
就像今天,林安松如果真的要追击,战舰动力不足,速度提不上去,只能看着敌人逃之夭夭。
而己方想逃的时候,却逃不走。
如果是十几艘战舰组成舰队,在调整舰队队形时,也容易因为动力不足,而使队形出现重大破绽。
北洋海军的煤炭主要是开平煤矿供应。
开平煤矿也是属于官营的,大老板叫张翼。原来是海军大臣醇亲王的管家。
开平煤矿虽然是官营,但有点像现在的国企,自负盈亏。
如今,张翼给北洋海军的煤炭,不仅是很多平民都不买的碎煤,煤渣,而且还缺斤少两。
说运来三顿煤,结果实际上可能只有一吨。
北洋海军如今烧的不仅是劣质煤,数量还不足。
这个问题,一直都得不到解决。
张翼仗着醇亲王的关系,根本不怕被人告。
丁汝昌反应,只能向北洋大臣反应,而醇亲王是海军大臣,正是李鸿章的顶头上司。
而且,开平煤矿每年也是要给直隶总督衙门分红的。
这很大一笔钱都是落进李鸿章的口袋。
如此一来,李鸿章也不想处理这事情,反正碎煤也能烧,船能开起来就行,他又不想和别人打战。
这里双方的关系错综复杂,在李鸿章眼里,北洋海军是他的,开平煤矿也是他的。
丁汝昌是北洋海军的总裁,张翼是开平煤矿的总裁,李鸿章就是这两家的董事长,不过是二号董事长,在他上面的醇亲王则是一号董事长。
两家公司都属于他的,有了矛盾,和和稀泥就过去了。
不过林安松此时却不知道这些,他只知道,济远号烧的煤炭,竟然是连普通人都不买的煤渣。
该修补的修补完,不能修补的,只能去港口换设备。
此刻还在地中海,林安松打算去意大利的港口。
如今,欧洲各国中,意大利并算强国。
英法德俄,这是四巨头。
第227章 小偷和强盗()
在意大利港口修整的同时,向蒙等人也是带着商品,开始贩卖。
能卖一点是一点,价格是绝对不低的。
十天后,战舰修理完,足足花了十万两银子。
难怪李鸿章一直要避战保船,这样的战争实在是打不起。
这一战,什么都没得到,死了几十个人,各种武器消耗加上战舰修复,损失的金钱在二十万以上。
果然,真正的打战,就是看谁的钱多。
想以战养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一次的出海,虽然损失的金钱,折算下来超过二十万两银子,但林安松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从意大利再到法国,离开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然后有在德国的港口停靠。
几艘商船上还有超过一半的货物,于是林安松决定在德国都逗留几天。
对于商人来说,要想利益最大化,最好就是每个地方都卖一点,而是将所有货物全部同时兜售出去。
“救命,救命。”
走在德国首都柏林的街道,一个洋人大喊救命,朝林安松这边飞奔而来。
因为慌乱,飞奔而来的洋人几乎不看路,一下就撞到向蒙,两人皆是摔倒在地。
“让你跑,让你偷。”摔倒在地的洋人马上就被随后追来的人给抓住。
“向大哥,你没事吧。”
“没事,没事。”向蒙身子骨还不错,却是没有受伤。
“都怪你。”摔倒在地的洋人,被抓住后,却是怪到向蒙头上。
“林宇,他说什么?”向蒙听不懂,但还是能看出来,这洋人在说他。
“他怪你挡住他的路,让他被人抓到。”
“什么?这怪我?是他自己撞上来,我还没怪他把我撞到呢。”向蒙道。但也只是抱怨这一句,作为商人,他还是想着和气生财,况且现在还是在国外,并不想多事。
向蒙接着问道:“他们为什么要抓他?”
“好像是因为他偷了东西。”
“哈,原来是个小偷,没想到洋人也有小偷,我还以为小偷只有我们清朝的百姓呢。”向蒙笑道。
“你说谁呢,谁是小偷,有种你说一遍,看我不把你脑袋撕下来。”被抓住的洋人小偷,突然用一口流利的汉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