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人。银州常年受党项**患,不时还会遭到攻击,若是大人能将党项胡虏一举击溃,便是银州之幸、大宋之幸!”
“在进攻党项人之前,本将军还有些事要在这银州办!”到了知州面前,杨荣翻身跳下马背,对他说道:“银州虽说军队不如府州、麟州那般数量众多,却也是西北强镇,党项人想要攻破,想来应该不是十分容易。”
“大人所言不差!”听了杨荣对银州的评价之后,知州微微躬着身子对他说道:“银州城池坚厚,城内兵马又多是常年与党项人作战的老兵,在作战上,很是有些经验,只是不知为何,最近与党项人作战时,银州官兵竟然是屡屡受挫,前几日,若不是一员小将军及时领兵赶到解围,想来此刻银州应该已经沦落到了党项人的手中。”
“党项人又进攻银州了?”听了知州的话后,杨荣拧着眉头,扭头看着知州,向他问了一句。
带兵解围的小将军,杨荣连想都不用想,都能猜的出来一定是早先从忻州出发的花青,可党项人这么快就对银州发起进攻,着实是让杨荣感到有些始料未及。
第57章 暂居银州()
“几日前党项人曾来攻打过一次银州。”跟在杨荣身后,银州知州对杨荣说道:“原本下官打算呈报朝廷,可没等下官派出报讯的人手,一支大宋骑兵就出现在党项人背后,把他们驱散,因此下官才没有向朝廷发出塘报。”
“糊涂!”听了知州的话过后,杨荣拧着眉头对他说道:“党项人进攻银州,若是有心攻破城池,必然不会如此容易便撤离。那支大宋骑兵人数不过五千,如何能将党项大军驱散?若是本将军猜测不错,党项人前番攻打银州,不过只是个幌子,他们的真实意图尚不明朗。”
被杨荣训斥了几句,银州知州不住的在后面点着头,唯唯诺诺的应承着。
一边向城里走,杨荣一边又向银州知州问道:“知州大人可知城内有多少党项平民?”
“三百余户!”知州微微躬着身子,对杨荣说道:“这些都是早先就一直住在银州城内,并不是后期搬来的。”
“三百余户!”杨荣的眼睛微微眯了眯,转身面对这知州,对他说道:“立刻让人将这些党项人全部驱赶出去。银州是大宋的国土,如何能容党项人在此安家?”
“是!”对杨荣的说法,知州虽然不甚苟同,却也不敢得罪他,连忙应了一声。
“本将军要在银州暂住几日!”一边往前走,杨荣一边对知州说道:“借你府衙后院的一小块地方用一下,过几日领军离开,自然还你。”
“将军要住,尽管住下!”对手中掌着重兵的杨荣,知州自然是不敢得罪,连忙说道:“下官这就让人去收拾房间。”
杨荣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也没有直接朝府衙方向走。
银州城地处边关,常年经受党项人的袭扰,繁华程度自然不能与忻州相比。城内街道也相对的细窄了许多。
走在街道上,杨荣微微拧着眉头,朝路两侧的商铺和行人看着。
路两侧,许多商铺大门紧闭,有几家开门的商铺,也是门庭寥落,几乎没什么生意。
在走到一家卖布匹的商铺门口时,杨荣先是抬头朝商铺的门头上看了一眼,随后抬脚走进铺内。
掌柜见有人进铺子,本想上前招呼,可一看到进店里的是几个穿着铠甲的军人,又吓的退了回去。
“生意好像不怎么样嘛?”进了铺子,杨荣朝铺内看了看,走到一匹布跟前,伸手捻着布料,显得有些漫不经心的向掌柜问道:“以往是不是也这样没什么生意。”
站在店内拐角,掌柜微微躬着身子,对杨荣说道:“回将军话,这银州城内生意本就不是很好做。以往生意也确实不太好。”
“本将军看你这布料的质量也算上乘,是从外地收货还是自家织的啊?”杨荣捻着其中一匹布,头也没抬,向掌柜问了一句。
掌柜躬着身子,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的对杨荣说道:“回将军话,布料都是小人自家织的,若是从外地收货,这生意,着实是支撑不起全家人的开销。”
“平日里会有党项人来你这买布吗?”杨荣松开捻布料的手,抬头看着掌柜,向他问了一句。
“有倒是有的。”掌柜想了一下,对杨荣说道:“不过他们不太习惯穿丝麻布料的衣裳,买的也是很少。”
“多谢了!”杨荣点了点头,向掌柜谢了一声,领着陈芮和几名进店的夜刺营兵士,转身走出了店铺。
接下来,他们又进了几家点,杨荣几乎是向那几家店铺的掌柜问了同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也都是大差不差。
“你们发现没有。”走在街道上,杨荣小声向一旁的陈芮说道:“住在银城的党项人,依然保持着他们自己的饮食、着装习惯,几乎没有与汉人融入到一处,这是很反常的。”
“大人的意思是,他们有另外的供给渠道?”听了杨荣的话后,陈芮连忙向他问道:“可知州并未提及此事。”
“他?”杨荣撇了撇嘴,对陈芮说道:“轻重不分,连党项人围攻银城这种事都能按住不向朝廷呈报,这样的知州,十有**是靠着关系爬上来的。”
杨荣这么一说,陈芮也就不再说话。
他很清楚杨荣的脾性,杨荣用人不避亲疏,只要有能耐,在他这里就能得到重用。王晋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初王晋还得罪过杨荣,自以为在西塞军前途自此完了,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杨荣根本不介意这些,经历过许多事情,发现王晋确实是有些本事之后,杨荣毫不犹豫的向朝廷保举了他。
鲁毅没有离开西塞军的时候,王晋是三号人物,鲁毅如今去山后军坐镇,在西塞军中,除了杨荣,也只有王晋的权限最大,如今驻扎在城外的大军,就是王晋在坐镇。
像杨荣这样的人,是绝对不会看得起那些靠着钻营爬上位置的官员。他能不把话说的很难听,已经是这些年成长了许多。
众人在街上走了一圈,不知是不是党项人事先得到杨荣来到的消息,所有人都不敢出门还是怎的,这一圈逛下来,杨荣竟然是一个党项人也没看见,甚至连个党项的孩童他都没有发现。
“走,去府衙!”在街上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杨荣转身朝着银州府衙方向去了。
早先他来过银州,对银州多少还有些印象,自然知道银州的府衙坐落在什么地方。
到了银州府衙,杨荣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这座衙门与早先他来这里的时候大不相同,那时候的银州府衙,一片破败,比附近的民居并不富丽堂皇多少。
可如今在杨荣面前的这座府衙,却是雕梁画栋,修造的竟比寻常的园林还要更奢华一些。
走到府衙大门口,杨荣抬头看了看门头上的那块匾,向守门的兵士问道:“这座府衙何时修造的?又何人督造?本将军过去在银州,可从来没见过如此气魄的官府。”
第58章 好一潭浑水()
杨荣这么一问,那兵士连忙抱拳应道:“回禀将军,府衙去年年底才落成,乃是本州知州大人亲自督造。”
听了兵士的呈报后,杨荣点了点头,正要抬脚走进府衙,知州带着几名银州的官员迎了出来。
“将军驾临银州,银州自此不用忧心党项人前来骚扰了!”走到杨荣面前,知州抱着拳,脸上满是笑意的向杨荣说道:“先前将军说要将城内党项人全都驱赶出去,下官想过,他们在城中居住日久,恐怕强行驱赶,会遭到反抗……”
“反抗就杀!”见了这富丽堂皇的府衙,杨荣对知州早没了好感,也不给知州回礼,抬脚走进府衙,对知州说道:“党项人在城内,一旦党项大军来到,他们极可能里应外合,大人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被杨荣一番责问,知州低着头,没敢应声。
在大宋,杨荣的名头早已是家喻户晓,只要提起杨荣,坊间流传的都是类似于神话故事的传说,而官场内,却无人不知他与当今太子交情非同一般,而且宋太宗对他也十分倚重。
这样的人,但凡是个官员,都不敢得罪他。更何况杨荣杀过的贪官污吏,在能找到的记载上,都已经有数十名。
银州知州自从上任,好事没做过多少,可民脂民膏却没少搜刮,他自己是个什么东西,自己定是清楚的,更是不敢顶撞杨荣,只得在一旁唯唯诺诺,连半句硬话也不敢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