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枭(秦舸)-第4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亲兵从屋里抓出来的时候,夫妻俩是被吓坏了,见杨荣并没有为难他们,反倒还给了两个孩子干粮,担心回头再遇见宋军不会这么好运,连忙带着孩子钻回了屋里。

    宋军攻城之前,辽军在城里是有着很多储粮,不过粮食都是供应给军队的,百姓的口粮被克扣了许多,全城的百姓,每人每天只能领到一小捧勉强可以用来果腹的粮食。

    这一点,从看到那两个孩子稍带着些菜色的脸,杨荣就能看的出来。

    辽国的使者已经到了南京,当杨荣来到行宫外面的时候,李继隆麾下的一员偏将迎着他跑了出来,到了他的战马前,那偏将双手抱拳抬头看着还坐在马背上的杨荣说道:“杨将军,圣上和李将军在花园等候多时。”

    “哦?”听那偏将这么一说,杨荣愣了愣,向偏将问道:“辽国使臣不是已经来了吗?为何还没有商谈和义之事?”

    “末将不知!”偏将双手抱拳,低着头应了一声。

    杨荣点了点头,翻身跳下马背,跟着那偏将向行宫内走了去。

    走了一段路之后,迎面又走过来两个内侍的武官,到了杨荣面前,那两个武官抱拳给杨荣行了一礼,对他说道:“杨将军,圣上等候多时,方才还在问起杨将军可曾到来。”

    给那两个武官回了一礼,杨荣跟着他们径直向行宫深处走去,而先前引他来到这里的偏将则朝着另一个方向走了。

    辽国南京行宫,是参照大唐宫殿建造,气势很是雄浑,内部设施也很是完善。

    跟着两个武官走到后花园,杨荣老远就看到宋太宗正与李继隆并肩站在一方小池塘边上。

    两个武官在卸了杨荣的随身兵器之后告了退,杨荣则抬脚朝宋太宗和李继隆走了过去。

    “臣杨荣,叩见圣上!”到了宋太宗身后,杨荣跪伏在地,轻声给宋太宗问了个安。

    听到他说话,宋太宗转过身,朝他虚抬了一下手,笑着说道:“杨爱卿快快平身,朕此刻正与李将军谈到爱卿。”

    杨荣谢恩站了起来,微微躬着身子站在一旁,并没敢向宋太宗询问他和李继隆如何说自己。

    “李爱卿已经跟朕说了,若是此番没有杨爱卿在天柱庄阻截辽军,恐怕这南京城是拿不下来。”宋太宗脸上带着笑意,走到杨荣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说道:“杨爱卿劳苦功高啊,朕不会忘记你,大宋不会忘记你!”

    听了宋太宗这番话,想起在天柱庄一战中战死和受伤的西塞军将士们,杨荣不禁感到心头一阵悲怆,他噗嗵一声跪在宋太宗面前,满面泪流的说道:“此番天柱庄一战,西塞军将士奋力杀敌,伤亡过半。臣斗胆恳请圣上下旨抚慰死难将士家属,安置伤残将士,要他们将来生活再无后顾之忧!以显圣上皇恩浩荡!”

    与杨荣见过几次,在宋太宗的印象里,杨荣是个极能控制情感的人,没想到他这次竟然能当着自己的面哭了起来,显见这一次西塞军在天柱庄是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告诉将士们,朕不会忘记他们!”宋太宗点了点头,亲自把杨荣搀了起来,对他说道:“西塞军将士家中,自此以后无需纳税。死难将士家属及伤残将士,将来均由朝廷安置,发放田地、永远免除赋税徭役,每年由国库发放五十石口粮。” 

第143章 苛刻的和平条件() 
宋太宗没有急着接见辽国派来的使者,让杨荣感到这场战争或许还没有真正到该结束的时候。

    为西塞军官兵争到利益之后,他微微低着头,站在一旁。

    果然,他在一旁刚站好,宋太宗就对李继隆说道:“李爱卿,你把刚才与朕说的计划跟杨爱卿说说。”

    得了宋太宗的吩咐,李继隆走到杨荣面前,对杨荣说道:“辽国使臣来到南京的事,杨将军已经是知道了。圣上的意思是暂时不想与辽国和谈,直到得了整个幽云十六州都收复,才可与辽国商讨和谈。”

    “那得多久!”听了李继隆的这句话,杨荣心里泛着嘀咕,但嘴上却没说出来。

    “杨爱卿!”李继隆的话刚说完,宋太宗就接着说道:“朕打算让西塞军回到南京休整数日,然后即刻赶往大同,将大同夺下。至于李爱卿,他会率军直逼中京,为杨爱卿解决后顾之忧。”

    听了宋太宗的话之后,杨荣心头咯噔了一下。

    如今西塞军能够继续作战的只余下五万多人,带着这么少的人,想要拿下大同城,简直就是在做梦一般。

    从杨荣的神色中看出了几分犹豫,宋太宗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对他说道:“此事过几日再说,两位爱卿且随朕一同去见见那辽国使臣。”

    跟着宋太宗上了朝堂,随军出征的文武官员在朝堂两侧依序排班,李继隆与杨荣并肩站着,都把视线转向了朝堂的大门。

    “传辽国使者觐见!”随着门外卫士的一声喊,一连串同样的喊声传了出去。

    没过多会,两名卫士就带着身穿大辽朝服的萧继先来到了朝堂。

    “外臣萧继先叩见大宋国皇帝陛下!”上了朝堂,萧继先很懂规矩的给坐在龙椅上的宋太宗行了个跪拜礼。

    “使者平身。”宋太宗抬了抬手,对萧继先说道:“两国正在交兵,贵国太后派使者前来,所为何事?”

    “启奏陛下!”萧继先站起身,双手抱着拳,对宋太宗说道:“我国太后感念两国连年交兵,百姓民不聊生,特意下旨,要外臣前来商讨和议。大辽国愿自此奉大宋为上邦,边关互市,永不交兵。”

    “呵呵!”萧继先的话音刚落,宋太宗就朝两旁站着的文武官员笑着说道:“辽国这是想要向我们大宋臣服啊。”

    两侧的文武官员听了此话,纷纷跟着笑了起来。

    杨荣在嘴角牵起笑容的同时,心里却泛着一丝苦楚。宋太宗这么说话,明显的是不想和谈,战争还会继续,西塞军还会踏上征途。

    朝堂上大宋官员们的笑声让萧继先感到浑身都不自在,他双手抱着拳,躬身站在堂上,却不知该如何打破这份尴尬。

    “萧继先,你应该是辽国的北府宰相吧?”向堂上的大臣们虚按了两下手,等到大臣们止住了笑声,宋太宗对萧继先说道:“和谈之事,一向不是由南院枢密使韩德让负责的吗?如何让你来了?”

    “启奏陛下!”听宋太宗问起韩德让,萧继先躬着身子应道:“大丞相早先被大宋夜刺营袭击,如今重伤在身,着实无法亲自前来。”

    “韩德让受伤了?”萧继先的这句话显然对宋太宗是一个很大的触动,他愣了愣,随即把视线转移到了杨荣身上。

    见宋太宗看着他,杨荣连忙抬脚走到萧继先身旁,双手抱拳躬身说道:“启奏圣上,西塞军与辽军在温榆河一带对峙,因辽军势大,臣恐防线被辽军攻破,因此才派出夜刺营前去袭击辽营。虽说夜刺营深入辽营之后,斩杀数千辽国皮室军,却也折损了许多人手,幸而重伤了韩德让,萧太后也受了轻伤,才最终将辽军压制在温榆河以北。”

    宋太宗点了点头,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对杨荣说道:“杨爱卿辛苦了,以不足十万人,击溃了辽国五十万大军,已经向世人说明,我大宋军队是不可战胜的铁甲雄师!”

    话说到这里,他把视线转到了萧继先的身上,对萧继先说道:“萧丞相,请你转告贵国萧太后,这么些年,之所以两国连年交兵,完全是因为石敬瑭将我汉人的幽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辽国,只要辽国愿意把幽云十六州归还给大宋,大宋将永不向辽国动兵!”

    宋太宗的要求,无疑是对辽国的苛求。虽说幽云十六州居住的多是汉人,可这片土地却是辽国国土中最为肥沃和富饶的,把这么庞大的一片区域割让给大宋,恐怕萧太后愿意,整个辽国也不会答应。

    “这……”萧继先一脸为难的看着宋太宗,过了好一会,才躬着身子说道:“外臣定当将陛下此言转告我国太后。”

    萧继先在卫士的护送下离开之后,宋太宗对朝堂上的众臣说道:“杨荣、李继隆留下,其他人退朝!”

    大臣们纷纷退了出去,卫士从外面把门关上,宋太宗这才站了起来,向站在下面的杨荣和李继隆走了过来。

    “二位爱卿,今日那萧继先返回温榆河北岸,萧绰必然不会答应朕的要求!”走到二人身旁,宋太宗看着二人说道:“今日杨爱卿便返回天柱庄,将西塞军调至南京城外,休整数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