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将军可等李某前往南京之时再出发不迟!”听出杨荣话里带着些愤懑,李继隆连忙说道:“想来辽国也不会太快从中京调拨兵马前来援救南京。”
“你我都想到要攻打南京,辽国人难道是猪?”心内愤懑,杨荣有些郁闷的抢白了李继隆一句,随后说道:“若是我猜想不错,中京此刻正在调集兵马,准备在我军进攻南京之前渡河,一旦我军进入战场,辽军便会趁势杀出。在天柱庄这一战,恐怕会被进攻南京打起来的更早!”
顶了李继隆一句之后,杨荣朝大堂上站着的一个夜刺营军官说道:“传令下去,全军停止休整,即刻整装北进,另外派人前往易州,让鲁毅和王晋即刻率领重步兵跟上,我军这次有场恶战要打了!”
虽说是说服了杨荣镇守天柱庄,可李继隆却也是被杨荣给抢白的很是没有面子,见杨荣面色不好,他讪讪的笑了笑,告了个退,走出了大堂。
杨荣下达了开拔的命令,虽然很多西塞军官兵心内并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却还是做好了准备,只等着向天柱庄进发。
西塞军浩浩荡荡的开出了涿州城,一路向着南京方向挺进。
李继隆站在城墙上,望着正开出涿州的西塞军,叹了一声,缓缓的摇了摇头。
“大人是否在担心杨荣?”站在李继隆身后的宋将听他叹气,开口劝慰道:“虽说此番杨荣大军前往天柱庄是可能遇见大股辽军,可他毕竟也是我大宋的名将,应该应付的来!”
“正因他是战场上的骁将,所以我才会叹气!”望着渐渐远去的西塞军,李继隆对身旁的宋将说道:“若是杨荣不出差池还好,假若他有什么差池,我如何会不愧疚!”
宋将没再说话,他很清楚,像杨荣和李继隆这样的人,彼此之间一定是会惺惺相惜,杨荣若真的这次兵败天柱庄,李继隆的征战生涯,恐怕也会就此结束。
领着军队离开涿州,一路上杨荣都紧皱着眉头。
“明知李继隆诱骗我等上当,大人如何还会答应他的要求?”在李继隆请杨荣镇守天柱庄的时候,一直站在一旁的柳素娘这时策马走到杨荣身旁,满心不解的问了一句。
“这个当,总要有人上的!”仰头朝天空看了看,杨荣叹了一声说道:“宋辽两国之间的战争旷日持久,两国百姓都是流离失所、痛不欲生。而真正打仗的地方,却是在我们汉人生活的地方,受苦的到最后还是汉人。如果我军守住天柱庄,李继隆将军就有可能拿下南京城。到时大宋军队就能转而向西,拿下大同等地,战争也就接近尾声了!”
“若是我们没能守住呢?”柳素娘还没来及发问,不知阎真什么时候到了杨荣的另一侧,向他问了一句。
“如果我军没能守住,不仅我们全都要葬身在那里,就连包围南京的大军,也会被辽军歼灭!”杨荣的眼睛微微眯了眯,对两个女人说道:“所以我才要提前去那里。我们必须要查勘清楚地形,找到最合适的阻击点,那样才能以最少的伤亡,换来最大的成效!”
看着一脸严肃的杨荣,柳素娘和阎真都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才好。
西塞军自从出征以来,杨荣从来都不会带着他们往明知敌人强大的地方去,即便去了,也是避开锋芒,捡敌人最薄弱的地方攻击。
像这次这样,明知强大的辽军将会从天柱庄渡河,还是要前去阻截,这是以往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
队伍快速的向着南京方向行进,数万匹快马在原野上奔腾,马蹄踏在地面上,蹄声就像是滚滚的惊雷一般震耳欲聋。
挺进到距离南京还有四十里的地方,杨荣命令全军掉转方向,避开南京,从侧面绕过去,直奔天柱庄。
他们的行动早已被南京城内派出的辽军斥候掌握的清清楚楚,在杨荣领着军队从侧面绕过南京的时候,一队近万人的辽军从城内出来,远远的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宋军攻下易州,进攻涿州的时候,萧太后已经离开南京赶往中京。如今镇守南京的,正是连番败在李继隆和杨荣手中的耶律休哥。
站在城墙上,耶律休哥一手扶着城垛,微微皱起眉头,望着远处滚滚北去的一片烟尘。
萧挞凛的彻底败北,让耶律休哥对杨荣的顾忌又多了几分。
一支十二万人的骑兵,竟然在遇见五万西塞军之后,被打的溃不成军,最后竟然除了主将和十多个亲兵成功逃回南京,再没见一个辽军返回。
在数次与宋军的交锋中,南京的军队已经调拨的差不多了,如今城内剩下的,只有少量精英的皮室军和铁林军,更多的则是战斗力并不算很强的京州军。
当初耶律休哥率领辽军精锐与李继隆和杨荣对阵,还是连连失败,如今若是在杨荣领军从城边过去的时候突然率军杀出,失败的可能也是极大。
对辽国来说,能不能在大宋的进攻下保住南京,决定了辽国南边的大门是否稳固。
耶律休哥不敢冒险出击,他也不会冒险出击。他如今最该做的,就是派出一支军队监视西塞军动向,更多的军队则龟缩在城内,等待着宋军即将展开的进攻。
第111章 战前准备()
西塞军从南京侧面绕开,杨荣丝毫不在这附近耽搁,只是派了两队各自由十多名骑兵组成的小队,折返方向,迎着重步兵可能前来的方向去了。
绕过南京,再向北走不多远,就到了温榆河边。
温榆河的河床很窄,在见过大川大河的杨荣看来,这条河就像是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水沟。
水面平静,在微风下泛着片片涟漪。河水清冽,站在河边上,能一眼看到河底的泥沙。
双手叉腰站在河边,杨荣紧皱眉头望着河的对岸。
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林子,在风儿的吹拂下,林木的树冠轻轻摇晃着,发出一阵“沙沙”的轻响。
附近并没有适宜镇守的山岗和险地,而且窄窄的河床,根本不可能阻碍辽国大军的推进。
朝四周看了看,杨荣往河滩上一指,对身后的亲兵说道:“传令下去,命令全军在河滩上挖去深坑。深坑分为三道,上面铺好草根、树叶,做好假象。河床最边沿一道,往河床上方再设两道。另外在深坑后方,设置绊马索,最后增设拒马桩!”
说话的时候,杨荣的眉头紧紧的拧着。他很清楚,这些防御措施,在布置的时候显得很强大,可真正打起来之后,它们所能起到的作用并不会像看起来这么强大。
眼下他最希望的,是鲁毅和王晋能够带着西塞军的重步兵尽快赶到这里。有了重步兵,这次阻击战才有可能拖延的时间更长甚至最终迫使辽军重新寻找登陆点。
数万名西塞军官兵已经开始在河床边上挖起了深坑,河床边上的沙土很是松软,没挖多深,新的麻烦就出现了。
这里临近河边,地下水很是丰富,官兵们才挖到两尺见方,坑里就洇出了水。
得到坑里洇出水的回报,杨荣并没有下令停止挖坑,他只是在拧眉沉思了一会之后,向官兵们下达了将水排干,继续深挖的命令。
深坑里,一个个赤着上身的官兵正挥汗如雨的抡起铲子向外甩着泥浆,而坑上则有无数官兵正用一切他们能够找到的盛水器具,将坑里的水舀出来,倒进温榆河里。
看着那条渐渐成型的深坑,杨荣的眼睛微微眯了眯,一个算计立刻从他心内生起。
河床边上地下水丰富,他们知道,辽军应该也了解。没人会想到在河床边上这种根本不适合挖坑的地方挖陷坑,这几道陷坑,恐怕起的作用,会比他早先预料的要大的多。
当然,仅凭陷坑,是不可能对辽军造成太大的伤害,必须要有其他的布置才行。
朝四周看了看,四周是一片空旷的河床,根本无法藏匿兵马。
眉头紧紧的皱着,杨荣一言不发,站在他身旁的柳素娘和阎真相互看了一眼,也没有说话,她们知道杨荣此刻一定在寻思着该如何对付不久后即将到来的辽军,这时候说话,只会打乱他的思绪。
向四周看了好一会,杨荣抬脚朝着左侧的河床走了过去,在走到一群正舀着水的官兵身后时,他双手背在身后,向那些官兵们问道:“兄弟们,你们觉着在这里挖坑是不是很辛苦?”
“回大人的话!”听到杨荣的问话,一个军官抬手用沾满泥浆的胳膊抹了把脸,满脸泥巴,朝杨荣一抱双拳说道:“我们兄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