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那个厢军士兵,杨荣感到鼻头一阵发酸,他眨巴了两下滚动着泪光的眼睛,走上前去,伸手拉起那厢军士兵,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也没说,转身走了。
杨荣本想对那厢军士兵说一声“好样的”,可话到嘴边,他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
参与救援的军民,已不再是用一句“好样的”能够夸赞的了。
愣愣的望着杨荣离去的背影,厢军士兵抬手抹了抹眼泪,趁着拦阻他的几个平民没有注意,冲上了那堆废墟,疯狂的扒着废墟上的石头。
忻州大营内,一批批行军帐篷搬运了出来,在忻州城外的空地上,这些帐篷密密麻麻的摆列着,俨然一座军营的模样。
可是这个营地里住着的并不军队,而是一群群拖家带口的百姓。
受灾百姓实在太多,纵然杨荣将整个军营里的帐篷全都搬了出来,也是不够安置全城的百姓。
厢军的军营里也有一些帐篷,数量虽然不是很多,却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把所有的帐篷全让给了百姓,厢军官兵反倒是没地方住了。
原本秦思成是打算让厢军露宿的,可杨荣在得到消息后,立刻决定让厢军暂时住进忻州大营。
虽然禁军与厢军并不属于同一个指挥系统,可在杨荣看来,他们都是守卫大宋的将士,厢军拿出行军帐篷安置百姓,正是表现出了他们高尚的节操,既然忻州大营有营房,为何不能让厢军官兵留宿?
住宿的地方安排好了,可是厢军和禁军却没有多少人回到军营里歇息,更多的人都是在争分夺秒的想从废墟下救出更多的人来。
忻州大营内,杨荣新落成没多久的营房里,五六个人正坐在营房内,眼神里都带着几分茫然的看着杨荣。
知忻州事秦思成自从来到这里,一直都是摇头叹气,却是半个主意都没拿出来。
潘惟吉和杨延朗也是铁青着脸坐在那里默不吭声,让他们打仗行,可是让他们带兵救灾,他们还真是从来都没有经历过。
主管后勤的杨荣靠墙角坐着,她扭过头,两眼一直望着窗外,也是没能提出半点有建设性的建议。
“大灾之后最怕大乱!”众人都不说话,同样从来也没有过类似经验的杨荣叹了一声,对众人说道:“我们不能只凭着一时的激情只顾着救灾,也要派出部分军队维稳!此时宋辽正在战争期间,西面的党项人也刚投奔了辽国,一旦我们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妥,他们极可能趁机煽动灾民闹事!”
“眼下该如何办?”秦思成最担心的也是这个,辽国自不消说,党项人要是得到忻州受灾的消息,定然会派人跑过来搅搅浑水,一旦真的出了事,他这个知忻州事也就做到头了。
“严查物资发放,凡克扣外来援救物资中饱私囊者,无论多少,均枭首示众!”杨荣拧着眉头,对屋内众人说道:“还有,城内外受灾,必然要解决灾民口粮与御寒问题。秦大人可否打开府库,开仓赈灾?”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80章 忻州地震3()
“陛下没有旨意,下官不敢私自开仓!”秦思成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对杨荣说道:“不过下官已然呈递了奏折,恳请陛下下旨开仓赈灾!”
“等圣旨来到忻州,恐怕饿极了的灾民早就闹事了!”杨荣摇了摇头,对秦思成说道:“我们军中还有一批存粮,暂且用来解决吃饭问题,等到圣旨下达,秦大人你再还我!”
“多谢将军!”一听说杨荣愿意将粮食借给他,秦思成连忙谢了一声。
“各位忙了一整天,也该累了,都早些歇息吧!”脸上带着一丝倦意,杨荣站起身,朝众人抱拳拱了拱。
潘惟吉等人都站了起来给杨荣回了一礼,唯独阎真没有动身。
她依然坐在窗边,出神的望着窗外。
这一整天里,阎真虽然没有到城内参与救援,但她却不比任何人更轻松。
从倒塌的粮仓下面扒出被压住的粮食,将所有的帐篷清点清楚,然后调拨到城内给灾民使用,她几乎是片刻也没闲暇的在奔忙着。
“你为何不回去休息?”其他人都走了出去,杨荣来到阎真身边,柔声对她说道:“这一天下来,你辛苦了!”
“我该做的!”听到杨荣在她身后说话,阎真扭过脸,抬头看着站在她背后的杨荣,朝他微微一笑说道:“我说过,只要是你想做的,我都会帮你!”
“早些回去休息吧!”杨荣轻轻拍了拍阎真的肩膀,对她说道:“明日一早,我等还要早些起床,忻州重建是个挺漫长的过程。”
“我担心的是你如何迎娶钟小姐!”阎真并没有站起来,她扭过头继续看着窗外,幽幽的对杨荣说道:“再有几天就到喜期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哪里还有心情去办婚事!”杨荣摇了摇头,叹了一声说道:“此事暂缓吧,想来钟小姐应该能够谅解!”
阎真没再说话,她只是出神的望着窗外的军营。
“早些回去休息!”杨荣把一只手搭在阎真的肩膀上,很是温柔的对她说道:“这些事都不要再去想了,明天一早,做好放粮的准备。不要发放生粮食,把面粉做成饼子,再熬些面粥。”
“嗯!”阎真轻轻的点了点头,站起身走出了杨荣的营房。
杨荣的这间营房并不是很大,仅仅只有士兵们住宿的营房四分之一那么大。
军营里所有高级军官的营房都是这种布局,有单独营房的,都是军都虞侯以上职位的军官,至于指挥使以下军职的军官,也没有像山后军那样的住宿照顾,都是与官兵们住在一起。
阎真离开后,杨荣回到床边,衣服也不脱,和衣躺在了床上。
每次地震之后,都有会伴随着很多余震,虽然余震的威力并不会比主震强,可小心点终究要比什么准备都不做要强。
第二天一早,杨荣派出去寻找郎中的兵士们回来了不少,这些兵士的坐骑上,分别都多乘了个带着药箱的郎中。
从太原方向回来的兵士还给杨荣和秦思成带回了个更好的消息,太原方面准备了许多药材,已于头天傍晚出发,下午应该就能到达忻州。
阎真把放粮的地方安置在了城门口,几十口大锅同时蒸着白面饼,所有的灾民都能吃饱饭,杨荣先前担忧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送往朝廷的折子则是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去,想来这两天朝廷的批示应该就能回到忻州。
官兵们还在倒塌的断壁残垣上寻找着被压住的生还者,越来越多的伤者被救了出来,也有越来越多的死者被官兵们从废墟中找出。
为了避免灾后产生瘟疫,杨荣打算等到药草到位后,让人煮些能够杀菌的草药泼洒在城内,死者的尸体则运到城外集中掩埋。
从开始救灾到如今,死难者已经超过了两百多人,受灾的灾民也有数万人。
杨荣没办法估计忻州城受了多大的损失,但他却能大概的猜测到,若是要重建忻州,恐怕朝廷要拿出的银子将不是一笔小数目。
尤其是朝廷拨发下来的银子,还不一定都是用来重建忻州,其中还有可能被层层盘剥,一大半都落到贪官污吏的手中。
其实杨荣完全是过多的担忧了,他只是见到孙蛟长期克扣军饷没被惩治,可他并不知道,孙蛟之所以敢这么做,完全是因为他已经让整个忻州大营的人都惧怕了他,没人敢把这件事给捅出去罢了。
大宋刚刚立朝,太祖和太宗都很注重吏治,他们深知吏治不整饬,将会重蹈隋唐亡国的覆辙。
贪官,在大宋还没有真正形成风气,若是有几个敢于顶风的,宋太宗也是绝不会轻易饶过他们,贪污赈灾款项,各级官员着实不敢!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每多过去一会,都有可能会有个埋在废墟下的生命消逝。
杨荣和秦思成也投入到了搜救的行列。
连续三天鏖战,杨荣和秦思成与禁军和厢军的官兵们一同寻找着生还者的踪迹。
灾后第三天中午,杨荣正站在一堆废墟上,指挥着一群官兵将废墟搬开,城外传来了一阵闹哄哄的吵闹声。
听到吵闹声,他先是向城门的方向看了一眼,随后对身旁的一个兵士说道:“你去城外看看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那兵士站了起来,仔细的听了听吵闹的声音,对杨荣说道:“昨儿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