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启年间仙闻杂录-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后儒看到这里,突然间就明白了商自鸣让自己不要着急筑基的原因。但是,陈后儒还是不明白,商自鸣为什么会将这些东西传给自己,难道就是仅仅因为自己和他聊天聊得比较投机么?或者是那个“畸人者,畸于人而达于天”的客套话。

    而当陈后儒看到商自鸣留给自己的储物袋中的一个玉简的时候,陈后儒有些矫舌不下,似乎也明白了一些什么。这枚玉简是这样记载的。

    。。。。。。。。。。。。。。。。。。。。。。。。。。。。。。。。。。。。。。。。。。。。。。。。。。。。。。。。。。。。。。。。。。。。。。。。

    余名商右,字即安,南京应天府人氏。家父名慈溪,是应天府郊区一个村庄的一名教谕。余生于至正十六年,适逢乱世,战乱迭起,张士诚、方国珍据江东,陈友谅据荆襄,朱元璋据江南,韩林儿、郭子兴、刘福通据江北,当彼之时,北有元胡之患,南有诸强鼎立,十日一小斗,百日一大战,纷争如草树,混乱如烟霞,民无居所,野有饿殍,一片哀鸿之声,遍布神州之野。

    至正二十年,朱元璋败陈友谅于鄱阳湖,彼时朱元璋剑锋所指,为江东张士诚、方国珍,于是江东兵役更盛,每隔三五日,张士诚部卒持枪罗网,进村入里,挨家挨户抓取壮丁,搜刮粮食,每逢这时,家父母和裴家叔父母就会带上春梅及吾,背上粗粮、年糕,大饼腌菜,入后山老林躲避,数日风声过后,才敢还家,往来如此,不见消减,反日见频繁,家父不堪其扰,与同交好友裴士诚叔父,约以相从而亡,拟自泉州港入海,绕道而至两广。谣传两广远离中原,民无战乱之苦,能以安居为业。若两广混乱,便再入海,而至于南洋。

    裴士诚叔父家是中医世家,裴叔也是乡中郎中,裴叔膝下只有一女,名春梅,长吾一岁。至正二十年秋分之日,凉暑之交,秋禾上露,夜寒沾衣,是夜月黑风高,星稀云黯,家父和裴叔各驾车马,一路辚辚萧萧,至于泉州港,到港之后,家父带我和裴叔等上了一三层楼船,寻到两间狭窄舱房,住宿下来。彼船之上,人头攒动,如蜂之聚,如蚁之附。

    是夜午时,楼船开拨,一路上风波不平,战战兢兢,半月之后,却也是平安到达广州港。家父和裴叔带领吾等向西北而行,数日而至新会。寻一郊野村落,安置了下来。

    安置下来之后,家父重拾教鞭,租下一栋空屋,略作洒扫,添置一些桌凳。在屋中正壁设置香案,挂上至圣先知孔子的图像,家父自手书一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条幅悬挂在孔圣的挂像两侧。

    此后父亲又开始了传道授业的生涯,聊以养家糊口。而裴叔也操持旧业,望闻问切,治病救人。次年,余初发蒙,始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继之以弟子规、声律启蒙、龙文鞭影,而后论语,四书五经。日影相逐,时或逾迈,转眼间八年过去。

    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先后击败张士诚、方国珍。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以应天府为京师,建制立国,是为大明,年号洪武,是年为洪武元年。同年大明举兵北伐,八月攻占大都。元顺帝北逃,天下至此初定。

    八年以来,我与裴叔父家春梅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春梅初起发蒙以后,便不再同学。但春梅极其颖悟,新会之地,民间多有唱和,唱和歌咏,名之山歌。春梅一闻即会,偶有所得,即为遐迩。闲暇之余,每逢我上山割草,下水摸鱼,春梅总是默默相伴,偶尔发声为歌,如泣如诉,感人至深,余至今犹记,春梅洪武元年对吾哼唱的山歌。

    “天上凤凰地上雀,

    看你够着够不着;

    你要不来够着我,

    天天咒你砍脑壳。”

    “砍脑壳”是新会俚语,犹言砍头,春梅山歌,俚俗混杂,但缠绵之意,亲昵之心,至今思之,犹让人悲彻。#####新人新书,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第72章痛悔销骨梦一场() 
裴叔家与我家临近,两家相处融洽,恰如一家。裴叔家有大事小物,吾家全家相帮,我家但有大事小物,裴叔家亦是全家举助。相濡以沫如是。

    为此,两家长辈都有合亲之意。洪武元年冬,父亲收学,与裴叔商议,冬月十二下聘,文定从简,腊月初八,吾将春梅娶进家门。新婚之后,春梅于吾如胶如漆,入则同席而作,出则同辇而趋,行则相挽,止则相依。

    余家并不丰饶,布衣素食,粗茶淡饭,春梅甘之如饴。春梅侍奉父母,亦是纯孝,全家无间,相濡以沫。是年吾十四,春梅十五。

    吾读书八年,始学制诗,是年有诗数首,颇具气象,为裴叔及家父所称道,其诗录述如下:

    其一咏雪

    大圣重返凌霄殿,

    如意棒举动地天;

    雕栏玉砌皆成粉,

    纷纷扬扬下人间。

    其二黄金台

    荒草萋萋黄金台,

    千古文人竞相哀;

    堪笑昭王目如鼠,

    贤士岂为黄金来。

    新会所在,本少兵患之苦,适天下太平,整饬吏治,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民生渐渐康乐。洪武二年春,吾突生大病,突然腹泻如注,一夜不得安宁,初以腹泻,又以夜深,不宜劳烦,春梅拿出裴叔父配制的止泻丸服用,服药之后,躺下休息,不一刻,复起床如厕,如是者夥。是夜春梅衣不解带,陪侍于吾。

    次日,仍不见好,大清早,天尚未白,春梅即回家请来裴叔父,号脉之后,却是冬日伤寒,用去寒发热的药方,一剂而复。事后,余作诗二首,记其事:

    其一曰急病

    大病起突然,腹泻其如注;

    一夜五披衣,竟日不举著;

    细察腹所下,黑沉如厕垢;

    应是素所餐,积陈疑已久;

    彼自腹内卸,似祸实以福;

    意满沉疴后,神神一复苏。

    其二曰卜医

    药不对症莫乱用,

    文不合题休瞎题;

    有痒须向能者听,

    莫误久病成良医。

    春梅好静,夜寐须无声,洪武三年秋,鼠患严重,一贪鼠入我宿处,每夜深人静之时,始出驰骤,扰人清梦,春梅怒极,嘱吾平患,吾贪寐推脱。一夜,鼠患复起,春梅自床上自起,取一长竹,于柜下驱出贪鼠,一棒当头击死,遂平鼠患,次日示之于吾,吾喃喃,作诗释之:

    昨夜有贪鼠,入我春梅屋;

    白昼匿深处,翻掘搜不出;

    夜深人眠后,始出四驰骤;

    桌上有瓜子,拖拽入屋兀;

    春梅睡深熟,从妹头上游;

    潇潇适自得,往来无拘束;

    凌迫他人意,逐我春梅怒;

    凌晨今二点,贪鼠复肆游;

    春梅夜惊醒,奋起勇执竹;

    书架下驱出,一棒正当头;

    杀之弃诸外,鼠患遂平伏;

    春梅勇任事,汉子女丈夫。

    予春梅,春梅笑。

    洪武四年,春梅有喜,合家欢庆。此一年,余战战兢兢,不克自喜,每日主动承事于前,犹自津津。阖家亦欢乐有加,对春梅照顾尤为周至,春梅每一做事,必为家母所阻,家母殷殷,嘱其卧憩,当此之时,春梅总是赧赧笑对,复拾辍它事,烧火做饭,缝衣纳鞋,不为闲惰。数之,家母亦不复阻,唯嘱其不可重累,春梅笑,点头允之。

    洪武五年夏,家女暖暖出生。全家欢欣雀跃,如众星捧月,看护暖暖。

    数十年来,家父和裴叔置办下了一些产业,值暖暖之生,为共看暖暖之意。遂相协商,打算共起一楼,以为定居,于是择定地址,选定吉时,破土奠基,起屋造社。

    洪武六年,新屋落成,大屋四合大院,三进三出,家父母和裴叔家分住东西耳房,余与春梅,携女暖暖,入住西厢房,从此两家合住,不分彼此。

    每日傍午,夕阳西下,余全家欢聚一堂,调儿弄女,含饴弄孙,其乐也融融。

    洪武八年,广东大疫,是为霍乱。司命者罔思所措,死者实多。家父和裴叔父商议,寻坊间书肆,刻录方要,欲以弥乱,适新会杨仁斋先生,亦有此意,遂谋定此意,由裴叔父执笔,著写霍乱论,再由杨仁斋先生刻录,散发道左,使人人明白其事,他助之不及,自救以济生。

    裴叔父著述霍乱论,追本溯源,探标治本,首病情,次法治,次医案,次药方,为四卷,刊行于世。

    裴叔父和家父商议,在新会设义诊,司汤布药,仁济于世。于是口耳相传,寻诊问治者蜂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