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尚书敛起悲伤之色,冲左右侍郎道:“明日再来议事,我且将此迅禀报于圣上。”语罢,迈步走出大殿。
刚过申时。朱棣正在巡视御马监。突然,他觉得有些心慌之感。低声自语道:“莫非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这时,一个太监行至其身前轻声道:“启禀圣上,许尚书有要事求见。”
听闻是许尚书,朱棣威严道:“准。”
“遵旨。”太监领命退去。
片刻之后,太监领着一脸悲伤之色的许尚书来到御马监。
朱棣一瞧许尚书脸带悲伤之色,心中一沉。
许尚书跪地行礼道:“微臣叩见圣上。”
“许爱卿请起,有何要事禀报?”
许尚书虎目含泪,悲声道:“启禀圣上,微臣刚收到龙州传来八百里急讯,朱大将军于龙州病疫了。”
朱棣听闻此迅,虎目含泪,为之震悼。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道:“果然应允在朱能身上了,朱能辅朕成就大业,没想到竟然病疫军中。”说着,眼中泪水滚滚而落。
许尚书见此急忙双膝跪地,哭道:“圣上请保重龙体啊!”
朱棣上前两步扶起许尚书,道:“许爱卿请起。”随后转头对身旁的太监吩咐道:“传令下去,废朝五日,以悼朱能。”
“是,圣上。”太监得令退下。
随后的五日里,早朝、午朝皆废,朱棣在寝宫内悲伤五日,以悼朱能。
悼念朱能的并非只有朱棣,张辅、沐晟、李彬、陈旭、未安等人几日来也在悼念朱能。大军中不少将士也都心念朱能,化悲为力,行军速度更胜之前。五日后,安南远征军已行至白鹤江边。
大虞帝国斥候见四十万大军压境急忙飞奔至多邦城,直奔城中将府,单膝跪地道:“报黄将军,敌军四十万大军已经入境,现如今正在白鹤江边。”
多邦城守将黄晦卿闻言道:“果然不出我所料,还好我早在白鹤江中埋下暗桩,传令下去,让乌将军依计行事,待敌军渡江便退守多邦城。”
“是。”斥候得令飞奔而去。
黄晦卿眼望远方,低声自语:“希望乌将军能重创敌军,灭其气焰,不然大虞帝国危矣!”
不消片刻。斥候飞奔至白鹤江不远的密林之中,冲密林中一位络腮胡男子道:“乌将军,黄将军传令依计行事,待敌军渡江便退守多邦城。”
乌将军点了点道:“知道了。”随后低声传令道:“众将士听令:待明军渡江便已火箭攻之,若能引爆明军火器赏黄金百两。”
众将士纷纷弯弓搭箭,只待明军渡江。
安南远征军行至江边,待渡江之令。
张辅端坐于马背上望着不远处白鹤江,见江面宽约五十丈,且河岸林深树高,不知是否有敌军隐匿于其中。不远处渡河之桥早已被毁,若想渡河只能搭设浮桥。心中暗道:搭设浮桥不难,只怕会遭到敌军偷袭。斟酌片刻,开口询问道:“众将军有何高见?”
沐晟率先开口道:“若想渡江只能搭建浮桥,不过只怕对岸必有敌军奇袭。”
“是啊。”李彬远眺白鹤江对岸密林,“若造船以水军渡河也怕敌军必以火箭攻之。”
“此乃初战,对士气影响深远,最好一举退敌。”陈旭开口道。
张辅想了想,道:“若以先锋渡河只怕会死伤不少将士,看来此战颇为不易。”
“若不如此,只怕会死伤更多将士啊!”沐晟面露忧愁道。
张辅面露悲色。开口道:“可让将士送死,以命渡河,也颇伤士气。”
立于一旁的未安,听见众人讨论,看向白鹤江对岸的密林。想了想,提议道:“诸位将军,若是以火油攻之呢?”
李彬拍手一笑,道:“未佥事此计甚妙,以火油攻林。驱赶出敌军,这样便可以从容搭设浮桥了。”
“可是,火油要如何运过去呢?只怕火油未至便被射成了蚂蜂窝。”陈旭忧愁道。
张辅看了看风向,正值南风,且风势颇强。沉吟道:“陈将军担忧不无道理,不过未佥事放火烧林确实乃一良计,只是如何运送火油是关键。”
黄中抱拳道:“末将愿领士兵前往对岸放火。”
张辅转头看向黄中,道:“黄将军报仇之心我很理解,不过冒然渡江只怕会白白送了性命。”
未安见黄中虎目微红。开口道:“下官可护送黄将军渡江。”
众将目光转向未安,张辅提醒道:“我知道未佥事身怀绝技,不过对岸伏兵数量不详,只怕不是三五十人。”
“大将军放心,下官心中有数。可护渡江将士无恙。”未安郑重道。
听见未安这么说,张辅思忖片刻,下令:“黄将军挑选十名精兵,由未佥事护送渡江,放火烧林。若羽箭太多。退回河岸,不要逞强。”
黄中和未安同时应道:“末将领命。”
张辅又冲身边一位将领道:“裴将军,若见白鹤江对岸密林有羽箭射出,你令神机营以火炮攻之,以护黄将军渡河。”
“末将领命。”
裴将军领命退下。直奔军后神机营而去。
黄中行至自己所带士兵之中,虎目微红,高声道:“将士们,数月前我们于芹站遇伏,众将士伤亡惨重。现如今。我们杀回安南,报仇指日可待。现在,我们被白鹤江阻了去路,对岸密林之中可能埋有伏兵。我将率兵渡江,放火烧林,逼退伏兵,让大军渡江。现需十名精兵随我渡江,不过渡江必然遭到对方羽箭攻击,这可能是九死一生,诸位有谁愿意随我渡江?”
众多士兵原本就与大虞军有深仇。此刻又见黄中亲自带兵渡江,纷纷响应。
黄中感动得流下泪水,从众多响应之人中挑选出十名懂得武功的士兵,来到江边。
此时,未安已候在江边。望着十名不畏死的士兵,心中打定:定要全力护他们周全!
黄中冲未安拱手道:“这十人要靠未大人照拂了。”
“必尽力而为!”未安答道。
军需官已备好小船,将火油桶装上船,又派士兵送来十二面精铁盾牌,以御箭矢。
张辅也下马走过来。冲未安、黄中以及十名士兵躬身行礼道:“多谢十二位勇士!”
十二人回礼道:“为了大明!”
未安率先上船,持盾居船头,黄中紧随其后,其余十名士兵分居小船两侧。
“开船!”随着黄中一声令下,小船渡江而去。直奔对岸。
张辅眼望着小船,低声道:“愿诸位旗开得胜!”
一旁的沐晟道:“有未佥事在,应该没有大碍。”
张辅对一旁的将领下令道:“传令下去,待对岸火起,便搭设浮桥。”
“是。”将领领命退下。
大军后方的裴将军也登高远眺,身后神机营八门火炮已经填充完毕,只待一声令下。
十名士兵一边举着盾牌一边划船,小船在平静的白鹤江江面上划行,显得格外显眼。
白鹤江对岸密林之中,乌将军远远望见小船,疑惑道:“这敌军派一艘小船前来是何意?难道是刺探我方布置?”
身旁一名副将问道:“乌将军,要不要将他们射杀?”
乌将军点了点头,道:“待他们进入弓箭射程让一队弓箭手射杀他们。”
“是。”副将领命下去。
小船又向前划行十余丈,距离对岸仅余三十丈左右。
突然,只听见“咚”的一声。船身一晃,船上十名士兵纷纷坐立不稳。
隐藏在密林之中的副将见此时机,下令道:“放箭!”
瞬时,百余支羽箭从密林中射出,直奔江中小船而去。
十名士兵正是站立不稳之时。手中盾牌并未护住周身。
未安见此,大喝一声:“举盾。”语罢,拔出冷月剑飞身而起。
冷月剑在空中划出一片剑光,将大部分羽箭纷纷扫落。
船上的黄中也手持盾牌,拔出佩刀抵挡羽箭。
大部分羽箭都坠入江中,少部分羽箭飞入小船。
十名士兵听闻未安提醒,纷纷举起盾牌护在身前。
羽箭飞行三十余丈力度已经渐小,一阵叮当声响过后,都被精铁盾牌所阻,船上十二人无一人负伤。
张辅站在江边,见未安神勇阻挡羽箭,由衷赞道:“未佥事剑法精妙,真乃勇将也!”
“是啊,有未佥事相助,平复安南之乱不在话下。”沐晟也开口赞道。
大军后方的裴将军见羽箭从林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