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刀之刀锋天下-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少主记挂,对付金朝最好的方法便是釜底抽薪,匈奴的南北分裂便是最好的例子,如此老夫恐要出一趟远门。”凌晓宇说道,此言一出,轩辕齐原本的不快和戒心消失大半,急忙起身躬身行礼。凌晓宇已经过了天命之年,即便作为他们中的第一高手,远行到罢了,想必金国内也是龙潭虎穴。如此忠心,身先士卒,轩辕齐又怎能不动容。

    太平历七二四年七月初四,轩辕齐在原阑州清河城齐王府称帝建国,国号庆,帝号建武,年号复业。同时封凌晓宇为丞相,总揽军政要务;轩辕月为靖国公主,以女子之身参政;钟离泰为禁军统领。在其他的任命封赏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封镇北将军廖志明为镇北侯,食邑千户;平北将军郑志轩为平北侯,食邑千户;原青石郡府军总将谭俊峰为北方军总兵,其余郡县的大小官员基本没有调动。可以说,大庆建武帝轩辕齐还是做出了很好的姿态,封赏的实际利益隐隐高过厉朝。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轩辕齐搞了这么一出,厉朝有些唯利是图的文官武将难免为了利益卖国求荣或是改换门庭,百多年来第二次庆厉对峙就此拉开帷幕。

    轩辕齐自然是别有用心,如此大张旗鼓的封赏,消息传到云都,独孤陌自然也知道那些都已经是他的人,也算是断了这些高阶武将的后路。至于妻儿家眷,廖志明的妻儿早已被移出云都,郑志轩则本来就是暗夜的人,厉朝着实已经没有了控制这些人的手段。

    消息传到云都,朝野上下分成两派,争论不休,独孤陌一时拿不定主意。

    女真族此次南下其实真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仅是时间,破关的速度也是空前。在此需介绍一下云和关,云和关是厉朝东北五关之一,它和北邙郡北部的北邙关是女真南下的两大必经之路。这两座雄关都建在一条长长的高墙上,这座高墙始建于大元王朝年间,各个朝代时的名称不尽相同,厉朝则称之为城堑。据说城堑是由多座城池的城墙为基础建造的,之后的历朝历代均有修建加固。城堑东西绵延上万里,又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便是阑州三川郡和北邙郡的北部边界,东西两段城堑以北方最大的沙漠鄂斯大沙漠为界,此处有个缺口,自然也是时常有人把手。

    北方城堑平均高度超过三丈,因此难以进入。因为城堑很高,来犯外敌几乎无所遁形,唯一的方法或许就是强攻关口。毕竟是存在了近七百年的雄关,尤其是云和北邙两关,早已建设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按照估计,女真族想强攻关口南下至少需要十万兵马才可能有所作为,事实上此次女真的先锋部队并非从关口进入。北方城堑东段其实也有一个缺口,准确点说是被北邙山拦腰截断,由于北邙山终年积雪,山势陡峭,所有人都以为女真人无法从此处进入厉朝境内,可他们的确就是从此处进入。没有人想到女真人会出现在定北军后方,虽只一千人,却足够做很多事。之后他们在定北军中制造混乱,里应外合打开关口放大队骑兵入关。至于女真如何能想到从北邙山进入阑北草原,有人推测是孙家有人幸免于难投靠了金朝。

    太平历七二四年七月二十日巳时,中州云都郡,云都城皇城

    自从七月初六日女真南下和轩辕齐称帝建国的消息传到云都之后,一连半月,朝堂上关于是否要出兵北伐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陛下,庆朝余孽重新建国是我厉朝的耻辱,值此女真肆虐阑北草原之际,若出兵北伐,庆朝腹背受敌,必能将其一网打尽;如此天赐良机,不可错过啊。”其中一位御史出言道,此人乃是宣文帝老臣,说话还有些分量。

    “不妥,庄御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庆国腹背受敌不假,可若是把握不好,灭了庆朝余孽,反而让女真人在阑州站稳脚跟,于我朝也无益。依老臣看,不如坐山观虎斗,无论是谁胜了,于我朝而言均有利无害,届时再派大军前往讨伐,或可事半功倍。”另一个御史出言道,此人也是两朝重臣,似乎和前一位御史不怎么对盘。

    “蔡邕,老夫承认和你是不对盘,可是此时不是置气的时候。坐山观虎斗,若庆朝胜了,元江北岸一统,军民归心;若是金国胜了,阑州沦陷,何来事半功倍之说。”姓庄的御史针锋相对道。

    “庄大人可知打仗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我朝刚经大难,更何况还有东州之地尚未收复,此时绝对不宜大动干戈。”蔡邕说道。

    龙椅上的独孤陌一直没有说话,因为这二人说的都有道理,遂向左手边第一排的汪宏远看了一眼。汪宏远会意,出列说道:“二位大人稍安勿躁,我等文人只是动动嘴皮子,真正上场真刀真枪拼杀的还是在场的将军,此事不妨听听诸位将军的意见。”

    汪宏远此言一出,二人都乖乖闭了嘴,无论是出于对汪宏远的尊重还是集思广益,此时都不宜再争。

    “右丞相所言甚是,越国公,此事你怎么看?”独孤陌向右手边第一排的罗骏问道。

    “陛下恕罪,云州军的重点还是西境防务,若要北伐,其主力自当是苍云陌云两军,此事元国公和陌云侯或许更有发言权。”罗骏说道,罗骏此时像个老狐狸,一句话说得合情合理,而且还不忘摆这两人一道。说的虽然是事实,但他强调了这两个人,有发言权的意思就是如果这两个人拒不出兵,独孤陌即使想北伐也办不到,这可是诛心之言,上位者最怕的就是功高震主尾大不掉。

    独孤陌思忖片刻,跳过了秦鸿宇,直接询问上官仁的意思。毕竟禁军和苍云军一内一外拱卫皇城,不宜轻动。

    “启禀陛下,末将觉得蔡大人之言甚是在理,不如作壁上观,借此机会广积粮草,收复东州,彻底肃清元江南岸,为他日北伐做好准备。”上官仁说道。

    skbshge

第200章 远离朝堂() 
话音未落,独孤陌都还没说什么,姓庄的御史就说道:“陌云侯,他日是何日?他日可还有今日之机,我厉朝何时才能收复河山一统天下?”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庄御史的言语似乎触动了很多人。有心之人或许会想到,御史虽有监察百官之权,毕竟只是六品官,此时如此得罪如日中天且掌握六万大军的从一品军侯,这位庄御史究竟是死而后已还是有所依仗?

    上官仁面色如常,暂时没有言语,庄御史见此不依不饶道:“呵呵,自古从来只有文臣主和,武将主战,如今怎么反过来了。莫不是你陌云侯已然功成名就,庆国又暂时威胁不到云都,陌云侯便不思进取了?”

    此言一出,百官又是一片哗然,似乎上官仁确实如此。

    “庄大人稍安勿躁,末将听闻庄大人乃清河郡人氏,与末将同乡,大人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大人也要稍稍理解一下我等军旅之人,大战一起,将士们若是死了倒也干净,若是没死却断手断脚,或者是没被敌人杀死却因为断粮活活饿死,想必是大人今生永远都无法体会的。”还是周睿出言给上官仁解围。对于受战争创伤的将士的描述,多少博得了一些同情。

    “哼,说到底还不是畏战,为将者自当马革裹尸以报君恩,作为主将如此畏缩,不如把调兵之权交出来给那些真正愿意为陛下分忧之人。”庄御史越说越过分,周睿和后排的祁泰华都想发作,却被上官仁眼神制止。

    上官仁出列,深深的看了一眼这位姓庄的御史,庄御史丝毫不惧,仿佛就是在说:你上官仁武功高强又怎样?你还敢在陛下面前杀了我吗?

    上官仁自然不会动手,而是说道:“庄大人,在下听说大人膝下三子,或经商或赋闲在家,无人从军或者从政。大人如此忠勇无畏,想必令郎也非泛泛之辈,不能为国效力确实可惜。”

    上官仁何时受过这种气,上官仁的意思也十分明显:不能杀了你还不能威胁威胁你啊。你看看陛下和朝臣会怎么说,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上官仁揭了他的老底,终于老实了,要是再说北伐之事,征兵第一个要征的就是他的儿子。

    可上官仁接下来的举动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只见上官仁双膝跪地,从身上拿下一块金色虎符,双手恭敬前举,说道:“庄大人之言言之有理,陛下若想北伐须得悍不畏死的将领领军,末将确实不合适,还请陛下收回陌云军调兵虎符,并免去末将陌云军总兵一职。”

    此言一出,不仅是文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