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章怀远的仁爱无可厚非,可若是一直无条件赡养民众,老弱妇孺倒罢了,那些年富力强之人也会心生怠惰无所事事。霁州为何会有这么多起农民起义军?蝗灾肆虐导致颗粒无收是一方面,无所事事也是另一方面。农民没了农活可干,没饭可吃,一群人聚在一起一商量,决定博一把,农民起义军不就是这么聚集起来的吗?归根结底,有条件的放粮,最大的作用其实是找些事情给民众做,从根源上瓦解起义军。
可是作为臣子,上官仁代表的是独孤陌,自然要三思而后行。若是真的采用了这样一种方案,霁州军民会如何看待独孤陌?思索片刻,上官仁还是释然,无论如何,即使遭受非议,也不能无条件的发放粮草,毕竟若是人人混吃等死,全国的赋税储粮从何而来。更何况需要做的也不是什么困难之事,百姓也能从中获益。
“此法甚好,老弱妇孺自然要无条件救济,至于年富力强之人,无论如何定要让他们动起来,混吃等死其实也不如死了干净。鸡鸭既能对抗蝗灾,章大人要从政策上鼓励百姓孵化鸡鸭,如此不仅在此刻,便是未来再遇蝗灾也能有用。”上官仁说道。
“下官遵命。”
“其实本将此次受王爷所托前来,还有一项要务便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而百姓之食皆来源于土地。厉朝百年世家兴盛,大部分良田被世家大族占据,此时霁州较大的世家势力已趋于瓦解,值此天赐良机,王爷的意思是实行均田制,还田于民。故而章大人还有一项任务便是重新丈量土地,给每家每户足够的良田用于种植。此事章大人想必自有策略,大人需先在这洱源县做出成效,以便他日推广至全郡乃至全国。时间虽说不上紧迫,但明年开春之前必须准备好良田粮种,彻底恢复生产。若是遇到什么阻力,赵奚二位将军定会助你一臂之力。”上官仁吩咐道。
章怀远闻言激动莫名,爱民如子的他自然早就有此想法,遂急忙道:“下官定不负王爷和将军所托。”
“唔,夜风和奚将军留守洱源城协助章大人,依令行事;三弟和李将军明日随我南下,若无他事,就散了吧,各自回去准备。”上官仁说道。
“得令,末将告退。”李用和奚蓝山率先躬身行礼离去,夜风周睿二人和上官仁寒暄闲聊了几句之后也走出县府衙门回北城门外的陌云军大营,上官仁则是住在县府衙门。
。。。。。。
经过洱源城的这一番部署,陌云军各司其职,开始在碧水城行动。由于蝗灾肆虐,且持续时间较长,原本可产两季的碧水郡农田春季稻颗粒无收,秋季稻没来得及种植,事实上也种不下去,不少良田都被荒废,故而重整良田成了第一要务。
蝗虫自然有天敌,是一种生长于田间地头的蜘蛛,可面对如此多的蝗虫,天敌也无济于事。上官仁便派人遍访郎中,寻求药物消灭蝗虫的可能性。
章怀远其人不仅爱民如子,行政举措的能力也是不错的。在有条件的放粮这一宗旨下,安排了几项具体的事务给流离失所的百姓来做。第一一个就是就是翻整土地,在这个过程中他把丈量划分之事土地也一并做了,划分的土地就由那一家的人翻新处理,以处理每亩土地换取多少粮草来调动百姓积极性,土地已经归百姓所有,倒不必太过担心分到田地的百姓应付了事;第二一点就是处理死去百姓的遗体,此次蝗灾因为各种原因死去的百姓不计其数,大部分遗体就在死去的地方还没来得及处理,和死人打交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好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处理遗体能比锄田得到更多的口粮的政策引导下,还是有不少人加入了这个行列;第三一个就是检查整修各种水利设施和处理蝗虫尸体,水利设施自然是为了来年做准备,处理蝗虫尸体则是为了防止来年再次遇灾。好在霁州多的是水田,只要水利设施完备,来年一引水插秧,蝗虫卵能孵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章怀远为了表示朝廷帮助百姓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决心,亲自前往良田荒废最严重的吕家村和村民一起下地除草耕地。已经年过五十的他,如此尽心尽力也算是难为了他。
。。。。。。
十二月十三日,洱源城西边的一处村落,数十人正在田间忙得不亦乐乎。可以看到此处四面环山,东西方向有宽敞的大路通往外面,大路两旁是大片平坦的良田,田地中还立着的稻谷秸秆残缺不全,仍有不少蝗虫在其中上下翻飞。
数十人男女均有,男的多是一身短褐,女的各色棉布衣裙,大部分人均是裹得严严实实,固然是因为天冷,同时也是出于对如此大批量蝗虫的恐惧。
这些男女有的三三两两,有的成群结队,三三两两的是在不同的地块中除草。成群结队的则是妇女和孩童居多,只见这群妇女孩童呈扇形散开,手中均持着一根长约半丈的木棍,木棍一头绑着一束稻谷秸秆,此起彼伏的拍打着面前的土地,一拍之下必有不少蝗虫飞起。这群妇女孩童一边拍打一边缓缓向前移动,很明显是在向一个特定的方向驱赶蝗虫。
顺着众人的前方看去,大约二十步外设计了一圈高大的扇形拦网,看上去像是平常捕鱼用的渔网。拦网高约一丈,似乎在扇形弧顶下方挖了一个大坑,这群人的目的就是把蝗虫群赶入大坑,至于赶入大坑之后如何处理,深受蝗灾之苦的百姓至少能想出三种方法,诸如火烧水淹毒杀等等,禅宗或许会觉得此举有伤天和。可蝗虫肆虐,因它们而死的人类不计其数,在天下大多数人眼中,它们实在该死。即使是让上官仁来说,他也会觉得蝗灾的形成原本就已经打破了这人世间的平衡。
人群形成的扇形终于和拦网形成的扇形完成合围,蝗虫哪里知道这群人已经给他们掘好了坟墓,只是在人群的驱使下傻傻向前。比起那些因为它们而曝尸荒野的百姓,它们或许还算幸运。
来到拦网近前才发现大坑之上的拦网是横在大坑中间上方的,如此做的意图便是可以从大坑两边同时进行驱赶,而驱赶的目的地是同一个大坑。如此做不仅方便粮农驱赶作业,也方便集中处理蝗虫余孽。
驱赶结束之后首要一件事自然就是用扇形两端多余的拦网彻底将蝗虫围在大坑范围内,四周的拦网距离大坑边缘还有两步之遥,两端的拦网合围之时,上方唯一的出口也同时封闭,大群的蝗虫就被彻底封死在拦网和大坑组成的空间内。
做完了这一步,剩下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即使什么都不做,三四天后困在里面的蝗虫基本都会被饿死,那是再将蝗虫尸体就地掩埋,一切大功告成。
这群人都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把残余的大部分蝗虫处理了。
“为了这些个小畜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此刻也怪不得我们了。”一个年约五十的妇人说道,只见她右手拄着用来驱赶蝗虫的棍子,左手则被一个年约三十的温婉少妇搀着,二人的目光都看向眼前拦网形成的大帐篷。
“婆婆说得是,我们家还算幸运的,听说村东头李大姐一家去惠济县投奔亲戚,不是饿死在路上就是被山贼杀了,连小香儿也不在了。”少妇附和道,听口气这两人应该是婆媳。面上虽看不出来,声音里却是无尽的惋惜。
“不过现在好了,朝廷不仅派人来,还重新划分土地给我们,只要过了这个冬天,明年一定会好起来的。”老妇人不说话,少妇片刻之后又说道。
闻言老妇人的眉眼也稍稍舒展了些,对少妇说道:“把平儿叫回来吧,我们回地里去帮帮他爹。”
少妇闻言出声召唤还在拍打地里零星蝗虫的男童,两大一小三人转身往回走去;其余的妇人孩童也大致如此,转身返回了田地中。
skbshge
第183章 佳人芳踪()
太平历七二三年十二月十三日未时,霁州碧水郡,洱源县南部某处村落
此次碧水郡的蝗灾造成了很多惨象,良田荒废,百姓逃难导致许多村落人去楼空,而最令人触目心惊的是遍野的饿殍。百姓大都自顾不暇,也没有人处理那些遗体,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遗体本不应该如此置之不理。
洱源城往碧水城的官道上,一个书生装扮的人缓步而来,他的步子很小,一步一步走得十分结实。待走近,才发觉此人五官精致,只是蜡黄的面部肌肤令他大打折扣,再看此人脖颈,喉结不明显,看上去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