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刀第一式高山式,主守,取不动如山之意。高山式运用刚劲,在身体四周舞出一片刀网,将所有攻击拒之门外。此招的关隘在于出刀的速度,既是刀网,出刀的速度自然极快。
天刀第二式大泽式,主守,此招源于对水的感悟。水之柔,天下无出其右者,此招的关隘就在于内劲的运用,极柔。此招练到极处还能生出一些粘力,缠住对方兵刃。
天刀第三式高山大泽,柔中带刚,寓攻于守。高山大泽并非简单的将前两式结合,其实练到后来,光这一式都可生出很多变化。赵天龙修炼的是一内一外两片刀网,外圈用柔劲,内圈用刚劲,先将对手的兵刃缠住,再用蓄势的刚劲震退对手。此招的关隘在于出刀的速度更快,几乎是前两式的翻倍,而且一刚一柔两片刀网是同时存在的,既然如此,刚柔劲力的转化也是一个难点。
总体而言,天刀十二式前三式主要在于出刀的速度和刚柔两劲的运用及转换。这也是每一个修炼刀法的人必经的过程,由于前三式主守,犹如渔夫打鱼,遍地撒网,以尽可能护住全身为主要目的。就比如在云都东郊,西门追称量赵天龙之时,第一次赵天龙不知道西门追会攻向哪里,便用这三式护住全身。当然,第三式高山大泽练到极处,只依靠内圈刀网的反震之力也可重伤对手。
天刀第四式疾风式,主攻。这一招招式并不复杂,远攻时多用反手握刀,若是单练此招,可以运用短刀或者短剑,效果更佳。此招的关隘在于出刀的速度,此时就必须结合轻功步法,移动的速度快,显得出刀的速度更快。
天刀第五式奔雷式,主攻。奔雷式招式也不复杂,正握反握均可。此招极重气势,招如其名,如雷电一般携着一往无前的气势攻击。
天刀第六式疾风奔雷,主攻。这一式结合了前两式的特点,在速度与气势上达到完美的结合。
奔雷式既然是一往无前,相当于只攻不守,因而必须有的放矢,就是在发现对方的破绽或者对手应对此招时只能防守不能进攻,否则对手若以攻对攻,此招防守不足,第六式同样如此。因此这两式的修炼中眼力很重要,必须准确知晓对方的虚实。
总体而言,天刀十二式前六式的修炼还是以招式为主。
天刀第七式烈火式,主攻。到了这一式,内功就必须达到一定的火候了,因为从这一招开始便涉及劲气外放。烈火过处,燃尽一切,摧枯拉朽。此招用极刚猛的劲力极快的释放,乃是高手通常都会修炼的劲气外放之法。
天刀第八式覆水式,主攻。同样是劲气外放,此招运用柔劲,柔劲攻击的速度不快,却很全面。此招劲气外放一般不会远离刀身,外溢于刀身一两寸处,配合刀的招式攻击,威力无穷,因而此招对于内劲的控制要求颇高。
天刀第九式烈火覆水,主攻。这一招同样是劲气外放,不同之处在于劲气收放自如,刚柔二劲同时附着于兵器之上,想如何运用便用。此招在内劲的运用上则又上了一个台阶。不仅如此,此招对兵刃的要求极高。
当然,劲气外放对兵刃的要求都极高,武功练到极高的境界,可以徒手释放內劲。其实徒手释放几丝內劲倒不难,赵天龙此时已经可以做到。徒手释放內劲也和运用兵刃一样,都是一点点将內劲注入手掌,待內劲蓄满双掌,再无法增加时,继续加劲便可将內劲外放。如此一来,肉掌和兵刃也无甚差别,换言之,能释放內劲的肉掌必定坚韧如钢铁。
其实劲气外放并不是内功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应该是能随心所欲控制外放的劲气,强如五大高手之一的南宫震,其对外放的內劲控制也基本是直来直往,还谈不上随心所欲。到了那等境界,释放的內劲还能回到体内,如丈许外有本书,释放內劲,手一招,书就到了自己手里,外行人看来还以为是变戏法。
赵天龙曾听父亲上官杰说过,天刀十二式前九式在天刀门先祖上官宇还未夺得天刀之时便已经有了,换言之,天刀十二式最后三式才是上官宇参悟天刀所得。
天刀第十式,踏地,主守。踏地式顾名思义,便是脚下不动,落地生根。此招主内,就是內劲和脚下的大地形成一个循环,即将內劲注入脚下。此招结合天刀前三式效果更佳,无论是比拼招式还是内力,既然本来就已经和脚下的土地形成循环,根本不必再花心思卸力,将多余的劲气留在体外即可。
天刀第十一式,问天,主攻。问天式是天刀十二式中最名不副实的一招,天刀门先祖取其名或许是认为武功练到这个层次,需要仰头问天,问问天道何在?何为天道?这一招同样依靠劲气,主外。一般而言,看对手的弱点或者破绽,一般高手用肉眼即能分辨,遇到更厉害的肉眼已无用,只能感受气流波动。遇到绝顶高手,一招一式劲气将吐未吐,所引起的气流波动更难察觉,这更显示出问天式的厉害之处。问天式施展时,自身释放劲气,以此来增强对手出招时的气流波动,如此一来便能有效探知对手的薄弱环节,即破绽。
换言之,此招的关隘之一便是释放劲气,此处虽也是劲气外放,但可能释放不多,施展来简单,可几乎没有伤敌之效。这一招一般高手都会,所谓的用气机锁定对手,就是通过人为制造的微小气流波动来感知对手。术法殊途,大道同归,所有武功到了最高境界,大体都是相通的。
天刀第十二式,踏地问天,主攻也主守。攻者悄无声息让对手无法察觉;守者无影无踪,让对手无法锁定自己。对手没有攻击目标或者无法确定目标位置,要么只能放弃出手,要么进行全方位攻击,事倍功半。
用劲气真的能锁定对手的位置吗?赵天龙这样想着,想到便做,双掌上翻置于小腹外约半尺,无数丝劲气透过全身各处筋脉缓缓压向江边的一丛灌木,灌木丛微微抖动,赵天龙明显感觉到了那抖动。
赵天龙转过身,又将劲气压向流动的江水,劲气接触江水之后,江水轻轻晃动,自己依靠劲气,即使闭着眼同样能能清楚地感觉到江水的位置。
果然如此,劲气的外溢可以用来探知对手的情况,我是如此,对手也是这般,若是我能将对手用来探知自己位置的劲气全部吸收,如此一来,对手是不是就无法探知自己的位置了?这个想法一出来就被赵天龙自己否定了,若是对手的劲气是被人为吸收,那么劲气异常消失的地方便是对方的攻击目标所在,如此一来岂不是暴露的更快?
怎样才算是成为天地的一部分?这个困扰赵天龙多年的问题再一次现出脑海,古人常说天道循环,人终归会生老病死成为一抔黄土;同样又有新生命诞生,如此循环往复。天道的真意此刻还无法明悟,即便如此,已经感觉触摸到了一点,那一点,到底是什么?赵天龙冥思苦想,眉头微蹙。
不知怎么的,竟然想起了那日和独孤若云在西川城南郊。礼佛且有善心的独孤若云劝他少作杀戮,他说世间万物皆有其用处,叫独孤若云不必介怀。进而他想到了世间究竟是仁者为尊还是强者为尊这个问题。强者为尊,自然弱肉强食,怎少得了杀生;仁者为尊,无论何人,终还是要进食,无论荤素,一草一木也是生命。如此看来,程度虽有不同,本质却无区别,以此类推,仁还是强并不是为尊的判断标准。那么进一步而言,是否是说,仁者为尊或是强者为尊其实是一个不该存在的问题?或者说与天道无关的问题。
眼前的滔滔江水,奔流不息,只要无人干预,并不会因为世间何人为尊而断流。无人干预?仁者和强者在尊位之上,只要不去打破世间平衡,于天下而言,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此说来,人间至道乃是顺势而为吗?君王暴虐,自当群起攻之;天塌地陷,也自当敬畏天地,少行逆天之举。
顺势而为?不加干预?武道同样如此吗?高手身上外溢的劲气可以辅助探知自己的位置,那是因为自己未曾顺势而为,处在对方劲气必经之路上。既然如此,此招的关隘就在躲避对方探知自己所在的劲气。赵天龙这样想着,那感觉更加清晰:此招的要点便是顺势而为,不加干预。
可怎样才算是顺势而为,不加干预?对手的劲气外溢,若没有自己的身体阻拦,必定是继续向前,直到力竭自行消散。自己的身体挡在其中,要让劲气继续向前,要么穿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