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一番因果。”说着,人已到了慕容博面前,双掌如蝴蝶飞舞,煞是好看,却暗藏着无匹凌厉的杀机。
慕容博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他强忍疼痛,身子蓦地后仰,险险躲开知非道人这必杀一击。只是腰间的伤痛使他无力反击,强提一口真气,双掌迎上知非道人再度击来的一记“寒梅傲雪”,便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这时扫地僧大喊:“不可!”僧袍飞舞,整个人疾如电闪,扑向直飞到人。与此同时,慕容复叫道:“休伤我爹爹!”腰间长剑出鞘,摆脱萧峰。掌中剑舞动一天银龙,杀向知非道人要害。这一剑却是恰到好处,知非道人如果执意要取慕容博性命,便免不了要被慕容复扎上几个透明窟窿。此时萧峰远在两丈之外,虽是有心相助,其势已然不及。
然而知非道人并没有放过慕容博的打算。慕容复剑光凛冽,却是走了个空。像是心有灵犀,知非道人身子猛地左旋,间不容发之际,和扫地僧对了一掌,借力后退的当儿,眼见得便要与慕容博错开身子的时候,知非道人竟然在错开的一霎霍地倒仰过来。
岂只是身子倒折过来而已,知非道人的两只手也随着倒仰的身躯同时击出,“噗”地按在了慕容博的背后两肋之间。
斯时万籁寂静。每个人都被这电光火石间惊心动魄的交手震慑。寂静片刻,知非道人松开手掌站了起来,慕容博的尸身便软绵绵的摔倒在地上。
扫地僧双手合十:“道友好大的杀性,好厉害的身手!”
却在这时,慕容复回过神来抢上扶住慕容博,口中叫道:“爹爹,爹爹!”却只见慕容博双眼紧闭,再无丝毫气息。探手一把脉搏,也是停止了跳动。他一时悲怒交集,连话也说不出来。将慕容博尸身往柱子上一靠,挥着手中宝剑,没头没脸地向知非道人劈砍。
知非道人如何会将他这失了气象的散招放在眼里?探手如穿花蝴蝶,施展空手夺白刃的功夫,将它手中长剑夺了过来,顺便封了他穴道,扔在一旁。口中道:“又了了一桩因果。”
扫地僧说道:“阿弥陀佛,道士也讲因果?看来道友果真与我佛有缘。”
第61章 何处是归?菩提大阵()
知非道人哂道:“你这老和尚,倒是时时刻刻不忘了要把贫道度化。虽说大道修行,不昧因果。然贫道这里讲的是天道运行,自有承负。和尚你心知肚明,却来故意曲解,不怕失了高僧风范么。”
扫地僧微微一笑:“四大皆空,高僧亦是空,何来高僧风范?”转头又对萧远山道:“萧老施主,眼下慕容博已经丧生在这位知非道友手中,你还要汲汲于复仇吗?”
萧远山见知非道人杀了慕容博,本来也是惊讶无比,听扫地僧这么一问,不禁心中一片茫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这三十年来,他处心积虑,便是要报这杀妻之仇、夺子之恨。这一年中真相显现,他将当年参与雁门关之役的中原豪杰一个个打死,现在连幕后黑手之一的慕容博也死了。他霎时之间,犹如身在云端,飘飘荡荡,在这世间更无立足之地。大仇得报,他反而内心中说不出的寂寞凄凉,只觉得这世间再也没什么事情可干,活着也是白活。顷刻之间,心下一片萧索:“我却到哪里去?回大辽吗?去干什么,还要再追查大辽在这幕后扮演了什么角色吗?到雁门关外去隐居么?去干什么?带着峰儿浪迹天涯、四海飘流么?为了什么?
一时茫然道:“我现在心里空落落的,也不知要想些什么,要做些什么,委实彷徨得紧。”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对知非道人道:“这位道长,你要为那些无辜死去的人讨个说法,这便来吧。萧远山手上确实沾染了不少血腥,该是报应的时候了。”
萧峰忙道:“兄弟,我父亲年事已高。这些人既是爹爹所杀,便和我所杀没有分别,所有罪孽,我一力承担。”
知非道人突然觉得索然无味,叹了口气道:“唉,罢了,罢了,我又有什么资格来为别人讨公道?叶二娘残害那么多婴孩,我也没有苦心追踪去除了她。若非这回凑巧遇见,只怕还是会放任她为恶。我这样的人,如何能以正义自居?萧伯父,从此你便再不要踏足宋土吧。”
扫地僧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道友既有此念,便是大善了。”众少林寺心有所感,也都念了声:“阿弥陀佛。”
“贫道佣人一个,算得了什么大善?”知非道人忽的精神一振,说道:“好了,诸事已毕,我与少林寺也该了解我们之间的事情了。老和尚,事已至此,想来少林寺也断然不肯放贫道回去了吧。”
扫地僧不答话,只是双手合十,再度宣了声佛号。却是表明了少林寺必然不会放过知非道人,二者间必有一番大战,分出高低雄雌。事实上,若是知非道人武功弱了些,怕是早已被少林僧众给降妖除魔了。
知非道人道:“也罢,我瞧贵寺如今诸事缠身,便请收拾一间净室容贫道歇息,待贵寺忙活完了,咱们再来做个了结,可好?”
众人听了,都惊讶于知非道人胆气,唯萧峰和徐潼臻表示担忧。萧峰表示要助知非道人一臂之力,却被知非道人劝阻,请他帮忙把徐潼臻带到擂鼓山便是。
安排好了这一切,知非道人便在一位少林僧人带领下,在一间禅房里暂且住了下来。
即将黎明的天。即将隐失的月亮。一天似乎举手可攀的星斗。山风静静地吹拂而过,几株古松摇曳生姿。一滴滴松针尖上悬挂的露珠悄悄洒落,淋在人脖子里面,那一瞬间的冰凉,真个是别有一番滋味,教人不由得打个冷颤,继而精神大振。
遥望远方,远山接天的一线之间,是那么灰惨惨的,滚滚的云气浮沉着,丝毫没有秋高气爽的感觉。可以预见,即将来临的一天,是个多云、有雨的日子。
寺钟声敲响,在这寂寥的时分,平添了些许肃穆与庄重。钟声里,隔断了尘世的牵绊,了去了宿缘。知非道人静立在古松下,今天,便是他与少林寺做个了解的时候了。
事实上,事到如今,再去探究是非对错,那是无聊而又下愚之人才会去做的事。对于当事人双方,不外乎比的是谁的拳头更强,谁的宝剑更利。所谓论道灭神,不外如是。
山风静静地吹着。相较于少林寺一群和尚,一个人的知非道人无疑显得渺小。只是强与弱的分判,向来不是以人数的多寡而定。放到武林中人的争斗中,更是如此。
少林寺不负武林泰斗的名头,至少现在,虽然对知非道人恨之入骨,却也维持着表面的姿态。接替玄慈称为少林寺新的方丈的玄难和尚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道长与我少林寺恩怨纠葛,早已难辨孰是孰非,便在今天都做一个了结吧。”
知非道人颔首道:“的确是这么个理儿。今日要么贫道留在少林寺,要么打破少林寺山门。”停了一下,又道:“闲话不多说了,动手便是。只是少林寺罗汉棍阵贫道已经领受过了,故技重施怕是困不住贫道。却不知贵寺有没有新鲜玩意儿,不要叫贫道失望?”
玄难道双手合十:“自然不会让道长失望。”向着旁边吩咐:“摆菩提大阵。”
便有十余名玄字辈少林僧人带着一众慧字辈弟子摆开大阵。人数上瞧着倒只有一百零八人,合天罡地煞之数。不过这些人的身手却是比山门外罗汉大阵的那批人厉害得多。瞧着这些人的站位上映诸天星宿,下合九宫八卦,知非道人不由撇了撇嘴:“好个少林寺的菩提大阵,里里外外都是我道门的根基。和尚,你们还要点脸吗?”
玄难道:“阿弥陀佛,红花白藕青莲叶,儒门释道本一家。”
知非道人笑道:“也罢。早知和尚口舌功夫厉害,贫道原不该多费唇舌,手下见真章,这便请吧。”
玄难微笑,道了声:“起阵!”
众僧应诺。菩提大镇中的众僧跑动起来,其余和尚都围坐四周,诵起了庄严菩提心经。一时间梵音阵阵,颇有乱人心神之效。知非道人立在阵中,目光追逐着跑动中的僧人,不多时便觉得眼前渐渐朦胧,眨眨眼,眼前仿佛换了片天地。
但见得面前一株三丈高的菩提古树,花开其上,做七色,花瓣如琉璃。其大如海碗。花蕊之中,便还有一粒粒大如桐子的晶丸,如舍利。微风吹过。花叶摇摆招展,随后那树林之中。微微响起几声清脆的木鱼之声,一声一声,极其空旷幽静,深远,令人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