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局外人,只看到表层现象,国家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叶非点了点头,道:“话虽如此,但是无论是历史遗留问题还是舶来的一些问题都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和华人的安全,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确实不能含糊,譬如转基因。”叶非直接把问题转移到转基因上面,“我不相信上面没有人注意到转基因的危害,这是影响华国百年大计的毒瘤,食品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陈湘清神色一怔,苦笑道:“国人或许怨声载道,但是上层并非无所作为,可是在当今经济形势下,有些问题即使是他们也有些无奈,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太过复杂,我相信我们这个政府会带着人民走出来的,领导在全国经济工作会上指出明年会大力扶持民族企业,以便对抗外来的经济入侵,每一届的领导都为国计民生殚精竭虑,想想前几年大洪水的时候,领导站在抗洪最前线,谁不为有这样的领导人感到欣慰。”
叶非笑了笑道:“上面的几位无可挑剔,只是下面的人就未必这么尽职尽责了,民族企业就像是国家的孩子,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有时候在埋怨国家不作为的时候也想一想自己,我们自己又为这个国家做出过什么,一切都心安理得地索取,哪有这么容易,国家支持的时候也还需要国人自己的努力,国人有太多的劣根性需要根除。”
陈湘清的话让叶非一阵沉默,让他明白其实并非他一个人想努力改变这种现状,他背后还有一个民族,还有十亿计的华人,孟山都再嚣张那也只是一个公司,在一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面前也只是渺渺尘沙,华人钟情于内斗,但是在民族大义上,谁都有一腔热血,这一点叶非从来没有怀疑过。
‘轰隆隆’的声音在叶非的思绪中化作一道长龙,京都,会因为他的到来准备些什么呢?
第182章 京都易家()
到了京都,几人就分开了,他和陈湘清互换了联系方式,虽然他对作物研究并不清楚,但是既然他有志于这方面,陈湘清是这方面的专家,他自然想更多了解一下,如果时机成熟,他更希望有国人参与其中。
“程素,你去哪儿?有人来接你吗?”程素拎着一大袋东西,几人中也就叶非基本上是空手,他就留下来帮程素提东西。
程素怯怯地看了看周围拥挤的人群,摇了摇头,低声道:“我小姨在这边,她答应帮我找一份工作,这是她家的地址。”
叶非苦笑了一下,这时他的手机响起,是京都的电话。
“叶非,到京都没有?”易老矍铄的声音响起。
“刚刚才下车。”
“我就猜到你这个点准到,我在那边已经安排好司机,他会接你过来,你在大厅中别动,他们自己会来找你。”易老的声音有些欣喜。
“你好,请问是叶非叶先生吗?”一个灰色西装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面容坚毅,开口问道,手上拿着一张叶非的照片。
“我就是,你们是易老派来的吧。”
那中年男子点了点头,道:“车已经准备好了,请跟我来。”中年男子拿过程素手上的行李就往前面走去。
程素正要开口说话,叶非摇了摇头,笑道:“没事,我先让他们送你去你小姨家,省得你到时候找不到路。”
“这位大哥如何称呼?”叶非跟了上去。
“我叫姚孟,你叫我孟大哥就行,车子就在前面。”姚孟指了指停在前面的红旗轿车,黑色外观的车型,几乎与奥迪100一样的外观,曾经有一段时间红旗车消失在国人的眼前,重生后的红旗在外形上延续了老款奥迪车型的影子,当年红旗号称国车的风采已经大打折扣,人们最怀念的还是具有龙朔国特色并且记载着新龙朔国历史的老款“大红旗”。
叶非点了点头,笑道:“孟大哥,你能不能先去这儿,麻烦你了。”叶非指了指程素手写的地址,字迹工整,很是娟秀。
姚孟疑惑地看了程素一眼,说道:“这个问题不大,你们先上车,我把行李放后备箱去。”
把程素送到家,叶非给了她自己的号码,在程素感激的目光下,姚孟驾驶着红旗轿车驶向京都易家。
从姚孟的口中,叶非得知这京都易家传承不下千年,史书记载,这易家来自姜姓,以易为氏,周武王伐商纣时,姜尚担任统兵的军师,协助武王取得胜利,赢取了武王信任,封于齐地,后来又封他的子孙于易地,这一部分姜尚的后代于是以地名作为姓氏,为易姓,这京都易家便是姜氏直系后裔,吕尚即姜子牙被易族后人尊为易姓始祖。
京都易家有千年传承,更是华国少有的古武世家,当年易老易老为抵御外辱,带领易家族人转战大半个国土,深得华国第一代领导人的信任,从此易家以武立族,踏足军界,易老更是华国硕果仅存的几位元老级人物之一,据传华国各大部队有一半军界要员都是出自他的门下,他跺一跺脚,整个华国也会震上三分,即使是最高领导人也对他礼敬相加。
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易老再难掌控局面,军委对他颇为忌惮,培育出风家、杨家等家族与之抗衡,这几年来,易家也不再搀和军中之事,易家第二代以老三为首涉足经济领域,也算是为易家今后的发展拓宽道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易家雄厚的人际资源在,易家后人自然顺风顺水,只是让易老不满意的是易家后代还没有一个适合掌控易家的强势人物出现。
京都易家是在老四合院内,这里曾经是历朝历代文武百官的居所,清静幽谧,国槐林林,银杏参天,绿意盈盈,即使在寒冬季节,也显得生机勃勃,这里的四合院是供给京都军方高层军属住的地方,也是世人口中的部队大院,京都坊间流传‘军四院,鬼难缠,想入院,先脱皮’。
这里有从部队上征召过来的军人日夜不停地把守,常人难以进出,部队大院住的都是军界要员,他们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说来好笑的是以华国政治核心为中心,西边是部队大院,而东边是政方高层所在地,自古以来华国都是军政分离,军人不问政事,政客不参军情,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正。
离京都不远的地方是一片沙漠,受自然风的影响,京都的天气灰蒙蒙的,时常有沙尘暴来袭,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总会伴随着自然的恶劣与反作用,值得庆幸的是华国人已经开始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高层以身作则,下层争相效仿。
红旗轿车穿行在林荫小道,路上不时设有路障,可能这是易家专车,巡逻的军人纷纷敬礼放行,看得叶非一阵汗颜,这里的警戒虽然比不上李向阳的师部,但是少有人能偷着混进来,路边各种隐秘的摄像头时刻监视着动静。
易家在这一片部队大院最里面,竹林掩映,显得有些清雅,大门前有两排持枪的警卫,添了一丝肃重,车驶进了院内,叶非刚下车,还没来得及看清四周的情况,易老带着一大群男男女女走了出来,脸上带着一丝慈祥的笑意,易萧寒是他最看重的一个弟弟,叶非身为他的后人,易老自然很欣喜,只是易老欢迎叶非的到来,而其他易家人似乎就并不是这种想法了,老一辈还好,表情淡然,叶非看不出他们的想法,年轻一辈的则多是轻蔑的表情,以易小贤的表情最为直接,他身为易家人,更是西川省部门书记的公子,被叶非当众打耳光,现在易老更是带着他们一大家子人出门相迎,要知道即使易家老大也没有这种待遇,这更加重了他对叶非的恨意。
“易老莫要如此,真是折煞我这个小辈了,京都天冷,我自己进去就是了。”叶非脸上有些慌张,这不是做作,叶非向来对老一辈的人吃尊敬的态度,正所谓年长即尊,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像易老这样的人,半世风雨,看透世间沧桑,每每一席话都会惹人深思。
易老哈哈大笑道:“你是萧寒的传人,也算是我半个易家人,初次登门,我自然要表示表示,叶非,你过来,我帮你介绍一下你的叔叔们。”
“这是易云,也是我的大儿子,这是易南翔,我的第二个儿子,南翔现在在西川任职,你要是有什么事尽可以找他。”易老介绍道,易云是一个典型的军人,五官端正,一脸坚毅,见到叶非点了点头,易南翔头发有些微秃,拱起的肚子有些富态。
“这是易燕然,我的三儿子,其他的小辈我就不一一介绍了,你慢慢会认识的。”在易云的搀扶下,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