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一清也拍桌而起,道:“好,你我今日在此结盟,誓杀刘贼。”
二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二人达成结盟,心中畅快,一直到半夜才散去。
七日后,圣旨抵达总督府,杨一清平叛有功,改任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赏赐银两若干,并要求他尽快将安化王押解回京。
圣旨传来,韩杨等人皆很高兴,杨一清召集大家前来议事。
杨一清对杨羽说道:“羽儿,此次押解安化王进京责任重大,我打算由你来负责,你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杨羽领命道:“义父放心,我即可就去挑选三百玄甲骑兵做护卫,保证万无一失。”
杨一清道:“好。”
然后转而对韩士聪说道:“贤侄,我和羽儿押解安化王行动缓慢,你要先行赶往京城,京城有什么动静,一定派人前来通报。”
韩士聪道:“士聪领命。”
杨一清道:“大家都回去收拾去吧,两日后出发。”
众人领命散了。
韩士聪和仙儿正在房中收拾东西,韩士聪见仙儿手中正在整理很多书,便问道:“仙儿,你这手中都是什么书?”
仙儿道:“我也不知道,也是一些通读不顺的,也许是只有你才能看懂的武功秘籍吧。”
韩士聪道:“那你可要收好了,这武功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被好人学了去,能造福苍生,若是被坏人学了去,那可就贻害天下了。”
仙儿道:“这是自然,我都随身携带。”
韩士聪道:“你说这《文毅公集》怎么会是武功秘籍呢,还有你手中的书,说不定也是什么武功秘籍。”
仙儿道:“这种看不懂的书,在我家中还有上百本。”
韩士聪大吃一惊,道:“这么说你家中有上百本武功秘籍。”
仙儿放下手中的书,坐到了椅子上休息一会,道:“听父亲说这些是都是从太爷爷时候流传下来的,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武功秘籍,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打乱顺序来书写。”
韩士聪道:“以前听你提过,你家祖上就是解大学士。”
仙儿道:“对。”
韩士聪也找了个椅子坐下,道:“当年解大学士负责主编《永乐大典》,这天下奇书没有他不知道的,我想这些书应该也是他当年搜罗来的吧。”
仙儿道:“那太爷爷为何要重新打乱来写呢,若是想传给后世,直接留下原本岂不是更好,这样后世子孙才更容易学。”
韩士聪道:“这就不得而知了,其实以我之见,让子孙后代沉迷于武学也并不是一件好事,在解大学士心中,也许读书做官报效朝廷才是正途。”
仙儿道:“韩大哥说的不错,我爷爷就是这样教导父亲和叔叔的,父亲比较听话,以学业为重,可叔叔却痴迷于武学,经常挨爷爷的打。”
韩士聪问道:“你还有个叔叔?”
仙儿回想当年有些惆怅,说道:“叔叔已经杳无音讯多年了。”
韩士聪怕仙儿想念叔叔徒增伤感,便转移话题道:“这么多的书你都放哪儿呢?”
仙儿道:“就在阳曲老宅。”
韩士聪道:“要是这么多武功秘籍都练完了,那人不得成了疯子。”
仙儿道:“若得空闲,我们可以将这些武功秘籍整理出来,若是名门正派的武功,便让它继续流传于世,若是邪门歪道,就直接焚毁,免得祸害武林。”
韩士聪道:“好啊,等除刘瑾、回祖宅二事完成以后,我们就寻一偏僻的地方隐居,专门整理这些武功秘籍。”
仙儿欣喜道:“去师傅那里最好,我前些时日去看望师傅,山上景色优美,确是隐居的好地方。”
韩士聪道:“你说起师傅我倒想起来了,两天后我们就前往京城了,到时候又不知什么时候再回来,恰好明日有空,我想跟他老人家道个别。”
仙儿道:“好啊,我陪你去。”
韩士聪握住仙儿的手,道:“那我们快点收拾吧,明日可就没有时间了。”
仙儿面容羞涩,将手抽开,道:“我收拾东西可快呢。”说着便起身继续收拾东西去了。
韩士聪道:“对于收拾东西我可慢的很,在家的时候都是母亲给收拾,这次回京终于可以见到母亲了,按时间算来,我出门已经快有半年了。”
仙儿一听,心里便打起鼓来,心想,自己和韩士聪还无名无分,若是跟着韩士聪回了家,见了他的父母,当如何相处?
心里凌乱,手脚便不利索,一件衣服叠来叠去好几次,韩士聪也想到了这一点,他凑上前去,见仙儿手脚慌乱,一把抓住仙儿的手,道:“这次回京你正好可以住我家,我向父母说我们俩的事。”
仙儿羞涩道:“你我无名无分,住你家可能不太方便吧。”
韩士聪道:“我自会向父母告知,给你一个名分。”
仙儿一听便心安了许多,她挣脱开韩士聪的手,将未叠好的衣服重新叠起来,放进了包裹里。
但第一次见公婆,心里仍是七上八下安静不得。
第96章 上山辞行()
第二日,两人相约一起去了翠华山,行至半途,仙儿指向一处说道:“我上次来时,师傅就在此处弹琴,这还有座墓碑。”
韩士聪惊奇,问道:“在哪儿?”
仙儿有用手指了指,道:“就在前面不远处。”
韩士聪道:“走,带我去看看。”
仙儿领着韩士聪按照上次的路线找到了墓碑。
仙儿指着墓碑道:“这就是师傅上次弹琴的地方。”
韩士聪抬眼一看,果然有个墓碑。看这碑文上的字,韩士聪心想,这难道是师母的墓吗?
韩士聪和仙儿心有猜测,但也不敢妄下论断。二人也没逗留,随后便离开了。
二人继续上山,来到相思潭,见萧秋风正坐在门前木板上读书,仙儿道:“师傅身为武学大家,怎么不研究武学,反而读起孔老夫子来了?”
韩士聪道:“也许师傅的武学修为已经超越了武学本身,修心不修武了。”
二人来到萧秋风面前,行跪拜礼,萧秋风眼不离书,道:“都起来吧。”
萧秋风道:“前些时日已经来过,怎么今日又来了?好男儿不以国家大事为重,老是牵挂我这个老头子做什么?”
韩士聪和仙儿都没有想到,二人来看师傅,竟惹得师傅不悦。
韩士聪道:“离开师傅时日已久,心中挂念师傅,今日特来看望,明日我还要随杨大人前往京城,不知何时归来,今日既是看望,也是来辞行的。”
萧秋风放下手中的书,缓缓站了起来,道:“刚才见你走来脚下如有千钧之力,然体态轻盈,潇洒如风,你最近可练了什么内功了吗?”
韩士聪一听,心中惊奇,心想,师傅连这个都能看的出来,他回道:“徒儿前些时日深受重伤,偶然间得一部内功心法,徒儿练了之后才保的一命。”
萧秋风道:“什么内功心法如此厉害?”
韩士聪道:“《太玄真经》”。
萧秋风惊叹一声,道:“哦?如此奇书你如何得到的?”
韩士聪道:“这事说来也是缘分,仙儿祖上收藏此书,徒儿无意间看到,见此内功心法能治病,便练了此套内功。”
萧秋风道:“《太玄真经》为师也只是听说过,此书在江湖上失传多年了,你能有如此机缘巧合,也许是天意。”
萧秋风看了仙儿一眼,仙儿不敢直视,低头回避,他又看向韩士聪,说道:“既然情投意合便尽快娶了吧。”
萧秋风冷不丁来一句,韩士聪和仙儿都不知如何接话。
萧秋风继续说道:“不要让人家等太久,男儿成家和立业毫不相干,不要等事情都办完才想起来成家,有些事情做晚了会后悔的。”
韩士聪道:“徒儿谨遵教诲。”
韩士聪不知师傅为何会突然说这个,但也只能先应付着。
萧秋风道:“看也看了,你们明日还要进京,早点下山准备去吧。”
二人来看萧秋风,屋门还没进,就被萧秋风赶下山了。二人再次叩拜,然后下山返回西安去了。
翌日,韩士聪、仙儿、古青香都已经准备妥当,他们先向杨一清辞了行,然后便出发前往京城去了。
杨一清、杨羽、张永等一行人,押解安化王及其家眷,也开始往京城进发。
最近一段时间京城也发生了不少事,这还要从解县令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