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玉泉从镜子里看到自己满脸斑点,急得哭了起来。
老人轻轻地说:“不要紧的,十天半个月就消了。”
石玉泉:“就是这样我逃过了那一关,和其它落选女孩一起被送到感业寺当尼姑,我拼死不肯剃头,他们最后还是拿我没办法。”
秉晟:“那王德宏后来怎样呢?”
石玉泉:“后来这件事还是穿了泡,但纳妃仪式已过,圣上把他赶出了淑女园。幸好他有些积蓄,就干脆在感业寺附近租了房子,就近照顾我。
开宝七年,太祖驾崩。继位的太宗为节省开支,筹备光复北方版土,清退了宫中很多闲人,包括感业寺的尼姑,让她们返乡,但不准嫁人。干爷爷在回来的路上病逝,我把他的骨灰安葬在他的祖籍,你们平江的古罗村。
后来的事就用不着再说了。”
177 雌威()
第二天,门会丰一大早就骑着马来了,张大把他领到李云麓客房。
三人相见,又是一阵惊喜。问寒问暖,问长问短,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石:“我们是去年重阳日走出的,现在又快重阳了。这一年门帮主一直留在长沙?”
门:“帮里一大堆事,这里走不脱身,真是急死人。先是柳庄主的事折腾了大半年,现在又筹办秉晟的婚事,要不是几个长老得力,我都会乱套了。”
石:“我们到这里就感到一种喜庆的气氛,原来是秉晟的大喜事,我们来得不是时候。”
门:“你们来得正好,要不然到哪里去请你们?”
石、李两人相对苦笑了一下,满心欢喜的门会丰根本没有在意。吕海和秉晟走了进来。
石:“这么大喜事你怎么不说?我们知道就不会开口了。”
秉晟:“个人的事再大,也大不过百姓和社稷的事。”
门:“大家听,刘大人的口气又来了。”
吕海:“我不是护着他,这话到是实情。门帮主还不知道原委吧?”
门会丰听不懂吕海的话,直直地望着他。
石:“帮主刚才说到柳庄主的事,柳家庄出了什么事?”
门会丰正要说话,只听见外面张大大声问道:
“太夫人!你怎么会到这里来的,有什么事让小的办不就行了?何必自己劳神费力。”
张大的话没完,金香珍就走进了客房,看见吕、刘、门三人在说话。
金:“你们有话怎么不在外面说,要跑到这弯头旮旯来说?”
秉晟:“娘,您怎么知道我们在这里?”
金:“一大早门帮主就来了,后来你和老师也进来了,可就是见不到人,想不到你们躲到这里来了。我可有话在先,你们男人的事我们不管,但谁要是耽误秉晟的婚事,就是天王老子我也不依!”
金摔下话就走了,弄得三人面面相觑。
金香珍一走,李、石二人从窗口跳进来。
李、石:“各位,我们告辞了。”
两人说着就要从窗口翻出。
吕一把拖住李,秉晟一把拖住石。
门会丰不知就里,傻愣愣地望着他们,自己对自己说:“特地传书要我早来,怎么又要走呢?”
吕:“就算不要秉晟干什么事,或者我们都不参加,两位也要把事情告诉我们再走吧?”
李:“耳不听,心不烦。你们要是知道了情况,会坐得住吗?尤其是秉晟。刘太夫人含辛茹苦二十多年,盼的就是早抱孙子,我们拉他去做生死未卜的事,又如心何安?我们怎么能够让刘太夫人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呢?”
秉晟:“晚辈已经不是早两年少不工事的刘知州了,不管什么急事大事,都把得住分寸了,前辈但说无妨。”
门:“不管什么事说完再走嘛,搞得在下云里雾里,不是滋味。”
石:“是这样吧,此地我们不宜久留,下午我们在四海春客栈等你们。”
吕:“这样也好,我们下午不见不散。”
李:“下午不见不散。”
178 黑玉蝙蝠()
李、石二人戴上斗笠从窗口飞出后,门帮主满腹狐疑。
门:“有什么说什么,他们搞得这么神秘干吗?”
吕:“他们已经结为夫妻,以他们在长沙的声望,本不该再露面,关于耶律太子的事,一定是很急、很大、很难、很棘手的。”
门:“原来是关于耶律太子的行踪,难怪最近听不到他的消息。”
四海春客栈离四海春酒楼不远,是酒楼买地新建的。
三人骑马来到客栈,账房说客栈没有来过这样的客人。
门:“我们有重要的事找他们,请行个方便,让我们随便找找好吗?”
账房:“实在对不起,这不大方便。客人住到我们客栈,我们就必须处处为客人作想,要是您住在这里,这个来瞧瞧,那个来看看,您会自在吗?”
三人扫兴而出。
他们又找了几家客栈,哪里有他们二人的踪影?
门帮主叫过来一个乞丐,摸出黑玉蝙蝠在手心让他看了看,那乞丐慌忙叩头,没等他跪得下去就被帮主操起。门会丰又是说,又是比划,要他传出消息,找这样两个人。然后对二人说:
“我们到灵官渡去等消息吧。”
吕:“真有这么灵?”
门:“没有别的办法,权且试试。”
门、吕、刘、徐四个人在喝茶聊天,猜测耶律太子的事,谁也不能说出点具体的可能**情。
直到傍晚才有个丐帮弟子进来报告:
“报告帮主和徐长老,下午未时时分,有戴黑纱斗笠的一男一女,在河西滢湾市骡马市集,买了两匹快马,往宁乡方向去了。”
门挥挥手要那人下去以后说:
“真可惜没有叫他们一起打听一下李道长是何处人氏?”
徐:“在下早已得知李道长确是宁乡人氏,老家在宁乡一个叫灰汤的地方。”
秉晟:“我们赶快回去问问那位宁乡的老先生,或许能得到一些线索。”
门:“有线索就及时传给我们,再派人去落实。”
吕:“那我们先告辞了。”
秉晟没有娶媳妇,张大就不肯成家。
老儒生暂时住在他那里,靠着张大的老儒生的住房还没盖好。
吕海和秉晟进来时,老儒生正在写对联。
秉晟:“老人家,您在写什么?”
老人:“您要大喜了,老朽没有什么东西好送,想写幅对联给您增添喜气。”
秉晟:“学生先谢谢您啦!”
老人:“您们找我有事?”
秉晟:“是的,我们想请教一些宁乡的情况。”
老人:“老朽在宁乡住了一辈子,差不多的地方都到过,还参加过编写县志,别的不敢说,宁乡的事确实知道一些。”
秉晟:“那真是太好了!我们不要急,慢慢谈。”
张大送过来几把椅子,三个人半圆不园地坐了下来。
秉晟:“那些辽国人找您教他们书的时候,您有其它感觉没有?”
老人:“当时没有,到了长沙以以后,特别是看了他们的地图以后,我感到事情不简单,他们要在大宋建立据点。”
秉晟:“您说他们画的圈圈有在你们宁乡的,您还记得是什么地方吗?”
179 贺礼()
老人不假思索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我特意留神了的。”
秉晟:“您记得是在什么地方?”
老人:“在灰汤。”
秉晟和吕海对望了一下,点了点头。
秉晟:“您觉得他们会不会在灰汤建立据点?”
老人:“有可能。”
秉晟:“理由?”
老人:“远离县城,南和湘乡搭界,官府除在温泉设点,有一个不上品的小吏外,其它地方只有在征税时才有人去;当地产硫磺、硝石,可以做火药;温泉常有外地人去,便于联络;当地人穷,雇请容易。”
秉晟“您还真是个有心人,谢谢您老人家。”
一只信鸽飞进徐长老卧室,徐长老取下纸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