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浩然正气-第6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路军在皖立足的基础,谁知重庆军委会单方面改变了作战计划,调动第一战区为后援,腾出桂军提前向六安进军。

    计划虽然是对八路军保密的,但八路军自有他们的消息渠道,对这一切已经了然于胸,军委会这样做,只要是不破坏战役的大局,自是无可厚非,八路军和他们的协议是谁先打下六安谁就在皖立足,至于怎么打、什么时候打,谁都无法干涉,只是委员长这手棋一走,的确给八路军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距离上不占优势就算了,还要穿越层层敌占区,所遇到的困难简直不可想象,现在重庆方面再把进攻的时间提前,八路军简直就没有任何胜算了,所以,这115师现在到底是继续执行已定计划,还是另做其他安排都成了一个悬而难决的问题。

    说到这个问题,屋子里的气氛顿时沉闷压抑起来,这是困扰在大家心间最大的问题,眼前的战役关系到国家民族,但六安的得失却关系到八路军的前途和发展。

    就在大家情绪低落的时候,朱老总突然喃喃念道:“千军万马堵金寨?”

    这是蒋浩然给叶开说的话,两天前已经传到八路军总部了,但朱老总揣着这句话两天都没有琢磨出意义在哪里。出于对蒋浩然的保护,八路军与蒋浩然暗地里达成的协议只有朱老总和叶帅清楚,所以,这句话也没有在会议上出现过。

    朱老总此时这一说,顿时引起了大家的高度注意,眼光齐刷刷地看向了朱老总,就等着他的下文。

    谁知老总苦笑道:“都别看着我,我也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但我可以告诉你们,这是一位高人说的,解决我们眼前困难的关键就在这几个字,但我琢磨了两天都不得要领,你们看看能不能破了他的这个玄机?”

    “高人?什么样的高人?”贺老总从嘴巴里抽出烟斗,狐疑道。

    “我要是能说不早告诉你们了,自己琢磨就行了,其他的都不用问。”朱老总没好气地回了一句,让很多有这个想法的人都住了嘴。

    很快,大家都开始往桌子上的地图靠拢。

    金寨位于皖西的边陲,大别山腹地,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东连安徽省六安、霍山县,南临湖北省英山、罗田,西与湖北省麻城及河南省商城两地交界,北与河南省固始县、安徽省霍邱县接壤,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说来金寨对于在场的各位都不陌生,金寨可以说是一块红色厚重的土地。1929年,著名的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就是在这里爆发的,红军在这里组建了红32师、33师和红25军等11支主力红军队伍,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是实打实的革命老区,被誉为“红军的摇篮”。

    盯着地图上这两个再熟悉不过的字眼端详良久,大家一个个都开始大眼瞪小眼,丝毫没有没有看出来,怎么样才能形成千军万马堵金寨的局面来。

    要说桂军前往六安,金寨倒是必经之路,日军也一定会在金寨设置一道屏障,来保证撤退部队最后的交通畅通,但怎么都不会形成拥堵的局面。

    理由很简单,就算武汉的日军撤退,根本不可能走金寨,而是选择从罗田、英山进入,走霍山直达六安,因为这条路距离上要近几十里,道路也宽敞好走,方便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快速通过,而绝不会选择道路崎岖难行且更远的金寨。

    “这哪门子的高人,该不是哪个庙里的和尚扒拉几个手指头算出来的吧?”人群中有人抱怨起来,并且获得了一大片的赞同声。

    倒是也有不同声音,林总双手抱在胸前,一只手摩挲着下巴,眼睛不离开地图,似是喃喃自语道:“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只不过”

    这一句不亚于石破天惊,身边听到的人赶紧叫停了喧哗声,大家都听听林总的高见。

    林总继续说道:“只不过必须有一支部队突袭霍山,切断日军撤退的道路,逼得日军不得已而走金寨。”

    “切。”林总话音一落,屋内顿时嘘声一片。

第八百五十五章 十面围城() 
也难怪大家不屑,霍山地处大别山腹地,属于大别山的北麓,距离上离八路军更远,甚至还要从六安经过,有这时间有这兵力还打什么霍山,不直接端了六安痛快的得多,这不简直是脱了裤子放屁吗?

    大家一哄而散,正好炊事员提着一个大篮子进来,从篮子里端出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大家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面条上去了,一个个端起碗就一顿开造,呼啦声顿时响成一片,再也没有人理会林总。

    林总却双手抱在胸前正襟危坐,面前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但他宛若未见般,目光越过腾腾的热气,死死盯着地图上霍山的地名上。

    一碗面条下肚,大家连汤都喝光了,又嚷嚷着把朱老总的酒倒上,吃饱了喝足了好赶路,至于六安这个头痛的事情,就让老总继续头痛去,不管能不能拿下六安,眼前的阻敌任务还是要完成,毕竟这是关乎国家民族前途的一战,怎么都不能马虎。

    就在大家吃了喝了准备离开的时候,通讯员进来报告,新四军发来一道紧急电文,告知第四十集团军已经开始行动,第十军打黄山,狂飙纵队在皖南一带阻击日军第三师团增援,他们的任务是奇袭彭泽。

    大家闻言顿时一脸喜庆,第四十集团军动了,离开战就不远了,收复武汉指日可待,这可是涨国人精神涨国人志气的事情,谁不得乐呵乐呵。

    但还没有让大家高兴上两分钟,突然“啪”地传来一声巨响,直接把大家吓蒙了。

    循声望去,桌子边就坐着林总,一只手掌在桌子上,面前冒着热气的面条还没有动,但汤水却泼洒了一些在桌子上,显然这一巴掌就是他拍的,大家正面面相窥不知道出了什么状况,林总已经满脸兴奋地高呼起来:“高人,真是高人,千军万马堵金寨,亏他想得出来?哈哈哈!”

    大家的兴趣马上被吊起来,一个个往林总身边靠拢,贺老总尤其急,道:“老林,说说啥情况?”

    谁知林总剜了贺老总一眼,道:“这会想知道啦,刚才谁埋汰我来着,想知道呀,偏不告诉你。”说着扶起筷子,端起桌子上的面条慢条斯理地吃起来。

    “嘿!好你个林妹妹,瞧你那小心眼样!”贺老总手指连点林总,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惹得一阵哄笑。

    “林妹妹”是林总在黄埔军校时的外号,因其沉默寡言而故称,知道的人并不多,也只有这屋里的这些人敢说。

    说起林总的外号还真不少,如“天才战术家”、“常胜将军”、“红军之鹰”“抗日英豪”、“军中韩信”等等,多是赞誉。不管他在后来的历史中扮演了多么不光彩的一面,但他在战争时期做出的贡献还是不可抹杀的,尤其他提出的“三三制战术”、“三猛战术”、“一点两面战术”等等,至今还在广为应用,甚至至今还是西点军校的教材。

    林总旁若无人,捞干净了碗里的面条,再兹兹地把剩下的汤水倒进肚子里,把空碗往贺老总面前一推,道:“倒上!”

    “嘿我。”贺老总有些气结,但求知的**让他老老实实地抱起了酒坛子,满满地倒上一碗酒,“喝吧,醉不死你?”

    屋内又是一阵哄笑声,林总也不以为意,端起碗喝了一口酒,才起身将桌子上的地图拿到自己的面前,一群人赶紧围拢了过来。

    当夜,凌晨五点,三颗信号弹在信阳西北角冉冉升起,随即一道道流火直扑信阳城内,打响了第三次武汉会战的第一枪。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七月六日,第五战区集结第二十一集团军、二十二集团军,七个师共计十万兵力对信阳发起了猛攻,负责主攻的真是有“杂牌中的王牌”称号的第七军。

    从命令发布到部队集结再到各部队抵达各自的前沿,中间只用了短短不到四天时间,这在**的战斗序列里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这一次,他们做到了。

    没有猜忌、没有背后的阴拳暗脚,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让这场战役从一开始就十分顺利。

    不得不说,促成这个局面有多方面的原因,蒋浩然当然居功至伟,以他现在的战术水平,在全**队里都是当之无愧的战神,计划出自他的手笔,没有人会怀疑,再就是331基地为这场战役提供了足够的武器弹药,小到枪支弹药火箭筒,大到炮火,把以前他们没有装备的全补上了,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