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璟定眼看去,和氏璧雕成的玉玺纯白无瑕,宝光闪烁,玺上镌雕上五龙交纽的纹样,手艺巧夺天工,但却旁缺一角,以黄金补上。
王璟拿起和氏璧,一股难以形容的冰寒之气,便透手心而入。王璟知道原著中徐子陵便以这种冰寒之气淬体,使得自己经脉强度大增,犹如脱胎换骨一般。当下便抑制住九阳真气,任凭这股冰寒之气,游走在自己经脉之间。
和氏璧似乎有灵性,见散发的冰寒之气竟然奈何不了王璟,王璟又没有松手,寒气猛然递增数倍,如果说最开始一道冰寒之气如同小溪,那么现在的冰寒之气则如江河,如狂潮激浪般涌入王璟体内,变成浩荡狂闯的寒流,势要将王璟击倒。
与此同时,和氏璧散发的放射性异力也影响王璟的情绪,欲使得王璟烦躁。但王璟精神力何等强大,又有玉符散发的清凉之感,丝毫不受影响。
王璟的经脉经过“易经锻骨篇”的改善,又经过九阳真气的长久温养,经脉之宽阔,坚强,非同凡响。王璟知道这股寒流可以淬炼经脉,也相信自己的经脉承受能力,便丝毫不运转真气抵抗。
和氏璧散发的寒流还在持续不断的灌注于王璟体内,从王璟的手心经脉呼啸而过,直到寒流遍布王璟全身的经脉。王璟只感觉寒流所过之处,奇冷无比,便是王璟的承受能力强,也感觉到灵魂似乎也被寒风吹过。
王璟的经脉受奇寒刺激,渐渐的一舒一展,有扩大的迹象。王璟大喜,显然是有效果,虽然这效果有些缓慢。这也就是王璟经脉强悍之极,换作原著中徐子陵,早忍受不住了。
待和氏璧散发的寒流遍布王璟全身之时,王璟便放下了和氏璧,任凭这些寒流冲刷。直到这些寒流冲刷三十六遍之后,王璟的经脉已经没有反应了。
王璟运转九阳真气,顿时遍布全身。王璟以九阳真气包裹着这些寒流,一一炼化,一炷香功夫之后,这些寒流便被王璟的九阳真气同化,可见九阳真气之霸道。
王璟将真气归于丹田,复又再拿起和氏璧。
和氏璧便再次发出猛烈的寒流,王璟如法炮制,任由寒流冲刷已身。如此三次之后,再引寒流,王璟的经脉却是纹丝不动。
王璟便知道和氏璧对他淬体的作用已经没有了,他的经脉经过和氏璧寒流的刺激,已经对这种寒流有了抗性。王璟仔细检查了一下自己的经脉,宽阔了三成之多。也就是说,王璟体内可容乃的真气便多了三成,王璟对这种效果还是不太满意,却不知他本身经脉已经足够强悍,可改善的空间小了,但难度却大了。
王璟淬体之时,浑然不知四大圣僧正在殿外交谈,交谈的对象当然是王璟了。
嘉祥大师问道:“三位师弟,看王施主如何?”
帝心尊者回道:“武艺绝伦,宅心仁厚!”
道信大师道:“王施主天纵之才,掌法,剑法登峰造极,又执礼甚恭,让我想起来石之轩来!”
智慧大师笑道:“依我看,王施主天资还在石之轩之上,石之轩在王施主这种年纪,可没有王施主这种功力!王施主出手之时,内力中正堂皇,正是道家武功大成之相。”
道信大师道:“魔门的道心种魔**,也能用这种道家内功!”
智慧大师道:“和氏璧的能量乃是至善,王施主若然身怀魔功,必然逃不过和氏璧的侦测,我等四人便幽禁他于此;若然王施主不含魔功,我等四人可以将佛理传授予他,以王施主的天资,道佛结合,假以时日,便可克制石之轩。”
嘉祥大师道:“智慧师弟所言甚是!我等先静观其变!”
静念禅院内发生的事情,外界自然丝毫不知。但经不住有些人细心留意,影子刺客杨虚彦便是其中之一,杨虚彦和王世充的侄女董淑妮交好,而洛阳乃是王世充的地盘,师妃暄和了空南下,带回了王璟,这自然被杨虚彦探知。如此重要的时刻,师妃暄离开静念禅院,除了长生诀外,没有其他原因了。杨虚彦便日夜守在静念禅院外边,只待王璟一出来,便发动雷霆一击,势要将王璟擒住,拷问长生诀的下落。
然而王璟此刻正在探寻和氏璧的秘密,倒是叫杨虚彦好等。王璟知道和氏璧除了淬体之外,还包含了一种莫名的秘不可测的宇宙至理,需要耐心沟通,细细体悟,方能有所收获,便在铜殿内实验了起来。(。)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获()
王璟吸收了和氏璧三轮寒流之后,和氏璧的色泽明显变暗了许多,连带着散发的放射性异力也有所减弱。王璟知道这是和氏璧能量被他吸收了一部分的缘故,原著中寇仲、徐子陵和跋锋寒三人透支了和氏璧的能量,才导致和氏璧损毁,王璟自然不会做如此暴殄天物之事。
王璟将真气缓缓输入和氏璧中,或许是王璟吸收炼化了和氏璧能量的缘故,和氏璧竟然在吸收王璟的真气。王璟持续输出了一段时间,和氏璧又越来越亮,待恢复到之前的亮度之时,和氏璧便停止了吸收,王璟猜测和氏璧应该是饱和了。
王璟此时再触摸和氏璧,和氏璧竟然散发出阵阵柔和的暖流,对王璟不再排斥。阵阵暖流从王璟手心传入,游遍王璟周身经脉,又流回和氏璧,王璟似乎感觉到和氏璧的欢快之意。
这一阵阵暖流所过之处,王璟只觉得通体舒畅,说不出的惬意。
王璟一边握着和氏璧,一边闭目静养,以意念感受和氏璧。
王璟的意念透入和氏璧之时,仿佛置身在浩瀚的星空,宽阔无垠,和氏璧散发的意念如同漫天星星,环绕在王璟周身,欢悦的跳动,王璟伸手可摘。
王璟这一瞬间似乎触摸到某一种玄奥的道理,那是一种说不清的意味,这星空,这点点星光,和王璟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王璟伸手探下一颗星星,那星星便如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人儿,在王璟的掌心翩翩起舞,如倾如诉。
王璟沉浸在这种气氛之中,将自己的所学一一演练,一掌一拳一抓一剑,衔接流畅,变幻莫测,招式平常之极,却蕴含着精气神,三宝合一,尽显大宗师风范。要知道进阶宗师之后,感悟之重要,还在打坐修炼之上,有的人悟了,武功突飞猛进,都是平常之事。
过得半顿饭功夫,王璟方才从这种状态退了出来。
王璟仔细回想刚才的状态,像是更高一层次,但现在却是打不出这种状态的招数了。
王璟的手离开和氏璧,盘膝而坐,和氏璧在王璟放开的瞬间仿佛传来不舍之意,待王璟在和氏璧旁边落座,并未离开,和氏璧仿佛又表现出欢快之意。
此时和氏璧虽然还在散发出放射性的异力,但这种异力传来王璟身上之时,王璟这次却是丝毫没有感觉到烦躁,反而觉得无比的平静,宁和,和王璟身上玉符传来的清凉之意相辅相成。
王璟估计是自己吸收了和氏璧的能量,又返还真气给和氏璧,再跟和氏璧以意念沟通,得到了和氏璧的回应。
王璟在和氏璧和玉符的双重力量作用之下,只觉得浑身舒畅,神清气爽,头脑清晰,思维敏捷。
这种好机会,王璟自然不会放过,王璟便拿出长生诀,开始参悟起来。
长生诀第六幅图和第七幅图是阴阳之道,王璟的内功早已经阴阳相济,又领悟太极至理,自然最是熟悉,此时正是王璟创功的好时机。
王璟左手使阴劲,右手使阳劲,双手于身前各自一划,一个阴阳太极圈便浮现于身前。王璟不断试验,渐渐的将阴阳二劲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太极阴阳手印,王璟双手平推,太极阴阳手印便如冲击波一般,远远的轰出,击打在铜殿的墙壁之上。
轰隆一声,铜殿墙壁晃动的厉害,一个阴阳太极图案浮现在墙壁之上,可见这一印威力之大,还在降龙十八掌之上。
铜殿这一震动,瞬间便惊动了外边的四大圣僧,嘉祥大师传音道:“王施主,发生了何事?”
王璟苦笑,回道:“在下略有所得,正在演练武功,若有惊扰之处,还请四位大师见谅!”
四大圣僧无不骇然,要知道这铜殿坚固无比,他们虽然也能一掌拍的铜殿晃动,但绝对没有王璟这般,晃动幅度如此之大,如此厉害。看来王璟武功又有精进,四人感叹不已。
王璟对这一印的威力也是满意,此印随着他功力精进,威力自然也会变大,王璟便唤作太极阴阳印。
接下来一个月内,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