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璟道:“诸位有何意见不妨说说看!大家集思广益!”
吴长风脑子简单,大大咧咧道:“契丹人敢来攻,咱们奋力抵抗便是了,他来多少,我便杀多少!”
陈孤雁不似吴长风这般,说道:“契丹兵强马壮,不易对付,依属下之见,还是要从长计议。”
奚长老道:“前些年西夏来攻,咱们便去刺杀他们的将领,使得他们无功而返,属下以为可以效法!”
王璟有心考验游坦之,看看他这段时间跟随几位长老历练的效果如何,便问道:“坦之,你有什么意见,说说看?”
游坦之回道:“师父,徒儿以为可以双管齐下,一来通知官府,联系武林同道,共同抵抗;二来,依奚长老的办法,制造混乱,影响契丹的军心。”
王璟似笑非笑的看着游坦之,问道:“看来你历练大有长进,这可是你自己的想法?”
游坦之诺诺道:“徒儿、、、徒儿、、、”
王璟看游坦之这支吾的表情,便知道肯定有人教的,多半便是全冠清,也不拆穿,笑道:“好了!自己多学习下,下次要有自己的见解,不可事事依靠于人。”
游坦之道:“是!徒儿知道了!”
王璟续道:“全冠清,你的意见呢?”
全冠清出列道:“属下赞同少帮主的意见!不过属下认为尚不够完善!”
王璟笑道:“你一向颇有智计,若有补充,尽管道来,事后自然按功行赏!”
全冠清道:“属下不敢邀功请赏!属下也是大宋子民,自当出一份力。大辽此次举兵南下,乃是趁我大宋太皇太后归天,新君即位不稳之时,因此,咱们要尽力想办法拖延大辽发兵的进度,为官府拖延时间。”
宋长老道:“话虽如此!但如何拖延时间,总得有个办法吧?”
全冠清续道:“刺杀只是一方面,但属下以为效果最好的当属散布谣言。前段时间契丹楚王父子叛乱,虽然被辽主耶律洪基平定,但必然有人仍然不甘心,咱们大可以散布谣言,就说辽主要借攻宋之机,清算这些人的旧账。此谣言一出,楚王余孽必然趁辽主耶律洪基外出之际,图谋报仇。辽主耶律洪基也不敢放任楚王旧部不管,但又不管重用,必定离心离德。”
在场众人听全冠清如此说,既叹服,又暗暗诽谤。搞阴谋的好手若是对付敌人,自然是好,但谁也不喜欢跟这类人走太近。
王璟笑道:“此计甚妙!我估计慕容复也在大辽搅风搅雨,待白世镜一探燕子坞虚实,若慕容复不露面,便可以肯定。到时候还可以离间,慕容复毕竟不是契丹人,辽主耶律洪基也不见得有多信任他!另外,咱们若是派人行刺,难保大辽不会也如此做,守关将领的安全,也需要考虑!”
全冠清道:“帮主英明!”
王璟道:“既然如此,全冠清,你即刻带一些精细人手,前往大辽,负责散布谣言,顺便打探消息。事情若成,按功行赏。”
全冠清喜道:“属下领命!属下绝不辜负帮主的信任和期望!”
王璟续道:“吴长老,你持我号令分别前往各大门派,令各门派派精锐弟子,齐聚雁门关,协助守城,防备大辽的暗杀。”
吴长风道:“属下遵命!”
王璟继续道:“宋长老,十五年前,契丹国入侵雁门关,是你报的讯息。此番还是劳烦你再跑一趟,告知官府,早作防备。”
宋长老笑道:“不想陈年旧事,帮主仍然记得。为国效力,老夫义不容辞。”
游坦之出声道:“师父,那徒儿做什么?”
王璟道:“我丐帮一向穷惯了,此番散布谣言,耗费不小。你若是力所能及,便多备盘缠,以作全冠清大辽之行。”
游坦之道:“徒儿这便回家,家父必然鼎力支持!”
陈孤雁出声道:“刺杀之事,便由我带队吧!”
王璟道:“甚好!只是需记得注意安全,事若不谐,尽早抽身。刺杀乃是为了引发混乱,不是为了送死!”
陈孤雁道:“属下知道!多谢帮主关心!”
王璟继续说道:“蒋长老,你记录众人的功过,作为赏罚的证据。奚长老,你协助陈长老。”
蒋长老和奚长老自无反对,也是躬身领命。
徐长老很是自觉,说道:“老夫便继续坐镇总舵吧!”
王璟笑道:“甚好!眼下大辽势大,还须联合大理和西夏,此事便交由我和我夫人!诸位,行动吧!”
众人领命,各自散去。
王璟回到后堂,将事情和木婉清一讲,木婉清虽然不想和王璟分离,但国事重大,无奈点头同意。(。)
第二百一十七章 雁门关之战(一)()
西夏,皇宫,李秋水的寝宫内。
李秋水坐在铜镜之前,看着铜镜内自己精致的面容,婀娜的身段,想起前段时间的点点滴滴,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感觉,眉头微皱,叹息一声。
恰这时候,铜镜中赫然多了一个人影,伴随着一阵突兀的话语:“谁这么大胆,敢惹李姐姐生气?”
李秋水格格笑道:“王小弟,除了你,谁敢惹姐姐呢?”
王璟也笑道:“这么说,还是我的不是了!李姐姐要怎样才肯消气呢?”
李秋水起身,款款向王璟走去,伸手抚王璟的面容,调笑道:“王小弟,你不陪着你的小妻子,来找姐姐,不会是专门来跟姐姐叙旧的吧?”
王璟笑道:“李姐姐真是冰雪聪明!契丹南下,大宋如果抵抗不住,西夏也独木难支。”
李秋水笑道:“王小弟是想姐姐出兵相助?”
“当然,于公于私,李姐姐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王小弟既然开口了,姐姐自然不会叫你失望!既然来了,便陪姐姐喝几杯吧!”
“荣幸之至!”
大理,段正明和段正淳听闻木婉清报信,事关重大,两人一商议,觉得派遣大队人马是不可能,便派出司马范骅和朱古傅褚四大护卫,会同几十名精锐侍卫一起前往相助。
少林,玄慈方丈接到消息,不敢怠慢,召集玄字辈众高僧商议,决定派遣玄渡,玄生,玄石三位大师带队,会同精锐武僧,前往支援。
其余一众中小门派接到王璟的号令,都对契丹的行径义愤填膺,各自表示会全力相助。
如此,半个月后,群雄齐聚在雁门关。与原著不同的是,由于丐帮事先跟官府通风报信,官府大为嘉奖。再加上赵煦亲政,立志于一扬国威,便大力增援雁门关。
守关指挥使张将军原本是羸弱之辈,王璟小露一手,又以守关的功劳相诱惑,张将军便态度甚为和善,只盼得众人鼎力相助,凭此功劳好加官进爵。
全冠清搞阴谋和搜集情报不愧是好手。不过半个月时间,经过白世镜提醒,终于查明,的确是慕容复帮助辽主耶律洪基迅速平定了楚王叛乱,但慕容复不是契丹人,得不到高位,只是获得了一个参谋之职。慕容复便唆使辽主耶律洪基南征,好趁乱取利。正好耶律洪基也有此意,便大举南侵。全冠清一边散布谣言,一边离间慕容复和耶律洪基,搞得耶律洪基不得不临时调兵换将,又暗自提防慕容复。如此一来,硬是拖延了半个月时间。
在这期间,司马范骅将丐帮众人和中原豪杰按军队作战之法稍加训练,以各个小分队的形式协同作战,虽然达不到军队那般严格,但彼此配合,也颇为可观。段誉前往燕子坞途中,便听说丐帮王璟召集江湖豪杰一起抗辽之事,便也前来相助。
这一天,雁门关探子来报,辽主耶律洪基率领大军,从大路正面压境而来。
辽军甚是精锐,队形整齐,笙旗招展,目测至少有二十万之多。行军之时,除了铁甲声,马蹄声,脚步声,风声,再无一点喧嚣嘈杂之声,显然军纪严明。
不多时,一队队辽军便逼近雁门关,驰到箭弩将及之时便停步,就地结成阵型。
辽主耶律洪基居于中军,一时间也不急于进攻,召集众人询问道:“雁门关易守难攻,诸位有何良策?”
当下便有人回道:“南人羸弱,不堪一击,强攻便是,臣愿为先锋!”
耶律洪基道:“爱卿忠勇可嘉,便以你为先锋。慕容参谋熟悉南朝情况,且先听听慕容参谋的意见,再进攻不迟!”
慕容复出声道:“大军出发之际,便有各种谣言以及将领被刺杀,可见宋人早有防备,咱们不明虚实,先试探性进攻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