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山河志-第9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世俗的惯性,神灵的信仰牢不可破,能者挑战巫师的地位,非常艰难。

    伏羲发明渔网,发明琴艺,发明厨艺。神农发明农耕,发明医术。等等,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后来的能者,都具备高超的生产技术。所以掌握高超技术的能者,开始不把食物上缴,给巫师的掌控权,来了个釜底抽薪。

    没有了掌控权,分配权也随之消失,严重侵犯了巫师的利益。于是巫师借助神灵信仰,编造亵渎神灵、违背神意等等政治谎言,煽动人们攻击能者。

    能者为了不被攻击,顺便拉拢,开始把生产技术传授给其他人。物质改善条件的吸引,直接把巫师的神灵信仰来给打散了。所以没有生产技术的巫师,最终成为能者的附庸。

    把巫师给挤兑了,掌控资源的能者,重新制定的分配规则,就是多劳多得,以能者为首,具备相同生产技能的族群,就此产生。

    巫师时代进入能者时代,于是有能者上,无能者下,产生了三皇五帝的禅让。以自然优胜劣汰之道,这也是公平的。

    以能者为首,能者与能者之间,也有高下。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所以族群之间,也有了高下。

    比如有巢氏善住,燧人氏善火,以伏羲氏为首的华夏族群,捕鱼、打猎、厨艺、琴艺,不但具备高超的生产技能,还具备高超的艺术技能。物质基础丰富之后,才会有高超的艺术享受。所以华夏族群,成了最为强大的族群。

    实力不相当,往往就是吞并,遵循弱肉强食的自然之道。比如华夏族群,对北狄和西戎族群的打击吞并,从伏羲时代,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代,时间跨度三千年之久。秦穆公称霸西戎,西戎的历史结束。赵国攻灭中山国,北狄的历史也就此结束。

    实力相当具有互补性的族群,往往选择互助。稳定的互助方式,就是合作。合作的最高形式,就是交融。所以有巢氏、燧人氏、女娲氏、伏羲氏,最终都融入华夏族群。

    实力相当,但没有互补性的族群,双方的生产技能一样,所能掌控的资源也是一样。而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为资源的控制权,往往发生相争。

    温和的相争,就是竞争。规则束缚之下的竞争,就是商业模式。比如东夷族群和华夏族群,竞争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徐国是颛顼的后人,任国是伏羲的后人,郯国是少昊的后人,莱国、齐国等等,都是炎帝的后人。所以东夷族很多都是华夏族群分化而来,两大部族的生产技能都一样,掌控的资源也一样,往往通过严谨的规则束缚之下,在资源交换过程中,重新掌控分配。所以宋国、齐国等等,崛起于东夷故地的国家,产生了华夏最早的商业理念。

    残酷的相争,就是斗争。斗争的一般形式,就是政权。所以政权体系之下的各个位置,就是资源掌控的各个级别。国君掌控一国,太守掌控一郡,县令掌控一县,亭长掌控一亭。政权的最高形式,就是家国。大禹开创家天下,家国的形势,一直都没有变化。

    斗争的最高形式,就是战争。

    蚩尤黄帝大战中原,炎帝三苗后裔反攻中原,楚国僭越称王,和中原相争八百多年,秦始皇六十万大军挥师岭南,汉武帝攻灭闽越、夜郎,大唐南诏相争,万历西南夷战争,等等,一直到如今,苗人、撞人等等南方部族,依然对大清构成强大威胁。南蛮族群和华夏族群之间的战争,跨越整个东亚文明史,可谓是不死不休。

    所以人本资源,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因为资源的稀缺,所以生产。生产需要技能,技能的产生和积累,需要时间和精力。

    生产出来的资源,就需要掌控。掌控之后,就是分配。分配的方式,互助和相争。

    稳定互助产生合作,长久合作产生融合。

    相争分为竞争和斗争。竞争产生商业,斗争产生政权,斗争的最高形式,就是战争。

    这就是曹继武的人本资源论。康熙和路德威的掌声,久久不息。

    康熙有些疑惑:“据朕所知,华夏上下五千年,每年都在战争,按老师所说,都是在争夺资源吗?”

    曹继武点头:“因为战争虽然残酷,但却是掌控资源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

    胜者为王败为寇,炎黄与蚩尤战争,黄帝与炎帝战争,夏启与有扈氏战争,商汤与夏桀鸣条之战,武王与纣王牧野之战,秦始皇武力统一天下,刘邦项羽垓下之战,刘秀王莽昆阳之战,曹操袁绍官渡之战,西晋武力统一天下,大隋武力统一天下,大唐武力统一天下等等。

    埃及赫梯百年战争,希腊波斯战争,汉尼拔罗马之战,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希腊战争,日耳曼罗马战争,阿拉伯罗马战争,奥斯曼阿拉伯战争,葡萄牙西班牙百年战争,西班牙奥斯曼百年战争,德意志三十年战争。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每一次文明的崛起,都是战争的直接结果。接下来英吉利和荷兰之间,谁能胜出,谁就是全球海洋霸主,崛起海洋文明辉煌。瑞典、法兰西与俄罗斯之间,谁能胜出,谁就是全球陆上霸主,崛起陆地文明辉煌。

    所以大清要想真正崛起,必须参与全球争夺。东亚的小圈子,被华夏玩了几千年,在当今全球,已成井底之蛙之势,眼界格局都太小了。

    战争的目的,是掌控资源。然而战争同时也是资源的极大消耗。战争主要打得是钱粮和作战技能。

    吴起的魏武卒,岳飞的岳家军,戚继光的戚家军,满洲铁骑等等,之所以强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作战技能。所以兵在精而不在多,乃历代兵家大师的中坚理念。

    作战技能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农民不经训练就被拉上战场,只能是炮灰的命运。所以同样是秦人,李自成百万大军,一败涂地。而秦始皇的百万大军,却能横扫天下。

    既然是技能,不用则废。所以保持作战技能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战争。北方游牧民族几乎每天都在战争,所以游牧文明的作战技能,远超中原农耕文明。

    女真不过万,过万则天下无敌。不是女真人太强,而是以文制武的宋代,汉人的作战技能实在是太差了。

    支撑战争的持续,却是钱粮。

    游牧文明,杀戮抢掠,以战养战,只要战争,就能及时补充钱粮。

    草原无法耕种,所以农耕文明无法利用。所以中原王朝对游牧文明的战争,钱粮支撑,都是要靠拼命搜刮自己的老百姓。为了高尚热血的胜利荣耀,大规模战争一旦持续,不计成本的投入,就会陷入西方典型的皮洛士胜利模式。汉人引以为傲的汉唐,都是如此。

    所以秦始皇很聪明,明朝也很聪明,都选择了筑长城。汉武帝热血高尚,拼命搜刮老百姓支撑对匈战争,最终导致农民起义不断,国力断崖式衰退,直至整个前汉帝国的崩溃。而反观匈奴,东方不亮西方亮,几乎扫遍整个欧洲,被惊呼为上帝之鞭。

    所以华夏古老的战争观念,欧洲中世纪打法以及作战技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洋世界。所以一旦西洋人认真起来,派遣正规作战部队,大清真的就危险了。

    以农耕为基础的华夏,所聚拢的钱粮等物资,根本支撑不起西洋观念的战争。相对而言,商业聚拢物资的能力,远远超过农耕和游牧。商业聚拢物资的效率,远远超过政权。商业需要强大的工业支撑,所以商业促进工业技术的能力,也远超其他行业。

    所以发展商业,不但能够有效集中资源,更能大幅促进工业技术的发展,带动文化的繁荣。所以当今西洋主流国家模式,荷兰、英吉利、瑞典等等,几乎全是商业国。就是华夏的先秦时代,商业齐国的繁荣程度,远超农耕的秦国。控制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汉唐元朝,也远比其他朝代繁盛。

    资源的流通与集中,才会促生繁盛。所以繁盛永远和商业挂钩,农业再怎么发达,没有听说过哪个农村繁华。所以大清要想繁盛,必须走商业之路。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跟着大哥的脚步走,即便不能成为大哥,至少也是个小弟,日子不会太差。

    当今全球,公司、银行、股票、证券等等,最为先进的商业理念几乎全部来自荷兰,所以大哥就是荷兰。谁能跟紧荷兰的脚步,谁就能迅速崛起。所以英吉利、瑞典、法兰西等等,都在复制荷兰的商业理念。包括往日的大哥葡萄牙和西班牙,也在学习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