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继武按照老人所教,连续跃空,花了半个时辰,将鸡抖翎掌握。
空中正在拆招的老人,突然一个横身,犹如鹰击长空,斜刺里伸出一脚,抓踹而来。
空中八猛之中,鹰的捉拿之功最强,取法为功,是为鹰捉。
此招出击,脚尖五趾并拢微含,脚底涌泉悬吸,脚侧太白公孙二穴紧扣。脚部劲力,形成外扣内吸之势。
脚部捉拿,远远要比手掌力大势猛。一旦被拿住,骨碎筋折,涌泉内吸,对手是逃不掉的。
空中的老人,祭出鹰捉,犹如饿鹰扑食,比虎行更为迅捷。曹继武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老人抓住了肩膀。
这次老人用了三分内力,涌泉内吸劲力,曹继武肩头剧痛。他来不及细想,迅速落地,一个熊形横膀,一股排山倒海的劲力涌去。
鹰捉虽然凶狠,但熊形的劲力,更为凶狠势大。老人知道厉害,迅速横身闪开,犹如天马行空,一脚照面门踩踏而来。
马有奔腾踩踏之能,取法为功,是为马形。
此招出击,五趾并拢,涌泉悬提,功力聚于脚掌,前探踩出。
由于前脚掌探出,攻击距离比鹰形更远,而由于脚底涌泉悬提聚气,因而力道也比鹰形要大得多。
手掌无法和脚掌正面相抗,况且马形空中踩踏,大占身位优势。天马行空,前探踩踏,势大力沉。熊形双推掌,无法相抗。曹继武知道厉害,迅速蛇形横移步,避开雷霆万钧的一击,同时云掌旋出,闪击涌泉穴。
对于马形而言,涌泉悬提聚气,是踩踏劲力的根基。蛇形这招避实就虚的打穴手法,破气伤根,如果被打中,老人的脚就废了。
老人的脚面,突然平直探出,攻击距离又长出半个脚掌。劲力由脚掌迅速聚集脚尖,灵动而飘逸,闪电般攻击大陵穴。
云掌大陵穴,就如蛇的七寸,一旦被击中,手腕就废掉了。曹继武没有惊慌,双掌迅速并拢,祭出熊形推山。一股雄浑的气墙,排山倒海般涌来。
然而老人没有闪避,脚尖犹如飞舟穿浪,直接穿透雄浑气墙,毫不客气地点中大陵穴。曹继武手腕一痛,连连后退。幸亏老人只用了一分劲力,否则曹继武的手腕非折不可。
竟然能破开排山倒海的气墙!曹继武惊得说不出话来。
燕有飞掠点水之能,取法为功,是为燕形。
此招灵动迅捷,是十形中,最快最灵的一招,也是十形中,最难的一形。难度在于点,而不是抄。
燕子点水,在高速高灵的基础上,要有高超的精准度。这对于脚法来说,简直是登峰造极之境。
身处高空,极力俯冲的同时,以脚踝为根,全身功力聚集于脚尖,犹如飞燕迅掠,灵动快速,因而能冲开雄浑的波涛,穿浪而过。
由于脚尖太小,本身承受不了巨大的力道。所以此招不适合硬碰硬攻击,否则硬击回弹的劲力,会伤及脚尖。
老人刚刚讲解完,曹继武跃空而起,祭出一招燕子点水。
此招飞掠迅灵,曹继武占了先机,连老人自己,也无法闪避。然而老人没有闪避,突然猿形一纵,探肩伸臂,祭出一招鬼拳,攻击大脚趾隐白之穴。
猿形虽然没有燕形快捷,但纵身而起,身位并不吃亏。况且探肩伸臂,手上攻击距离,完全可以弥补速度的少许劣势。燕形劲力全在脚尖,隐白一旦被击中,劲力全破。
曹继武知道厉害,脚尖收起,前脚掌探出,天马行空,硬踩猿形。
天马行空的劲力,雄浑霸气,猿形远远无法相抗。老人鬼拳变掌,雨掌吐信,闪击脚面太冲穴。
曹继武空中横身,脚掌收起,祭出鹰形,捉拿蛇形。老人双掌迅速并拢,打出一招熊形。双方相互拆招,四周劲气翻滚不断,涛声凑合,源源不断。
又过了一个时辰,曹继武将十形功法,全部掌握。老人又将自己的神龙枪绝学,传给曹继武。
一寸长,一寸强。对于枪法而言,一定要将远距离功力优势,发挥出来。就老人毕生所悟,能将长枪优势发挥淋漓尽致的,无外乎三招:挑,横,刺。
曹继武忽然想起张三杆,忽然笑了:“这怎么和张三杆的绝学,有点相似?”
老人没见过张三杆,自然有些奇怪:“什么张三杆?”
张三杆的绝学,一杆子挑,一杆子戳,一杆子横。曹继武扯了一根旗杆,将张三杆的三招,使了一遍,老人哈哈大笑。
所谓枪法和棍法,区别并不是很大。枪法由于枪尖的存在,是棍法的特化。挖藕的张三杆,武功和神龙枪法,不谋而合,老人有些吃惊,但也相当释然。
武功作为一项技能,本身就起源于生活。老人的神龙枪法,化繁为简,返璞归真,虽然招式相同,但劲力的运用,远非张三杆所能比。
高手对决,对于利器而言,如果三招过后,还没有决出胜负,接下来的对战,基本上就是毫无意义的消耗战。所以高手武功的精华,往往也就在三招之内。
对长枪本身的构造而言,攻击效能最大的一点,在于枪尖。所以枪法所有的精华,几乎全在枪尖。挑横刺三招,全是基于枪尖的招式。
对于刺而言,属于直线出击,出击速度最快。
然而由于枪尖过小,如果刺不中要害,对手反而会抓住枪法,进行强力反击。
人身在受到伤害时,瞬间反击的力道,大的惊人。所以一旦对手获得反击的机会,长枪的优势,瞬间无存。
枪法用刺这一招,牵涉到拔枪这一动作。枪尖刺中人身,人身筋肉会立即反应,骤然夹住枪尖,大大增加拔枪的难度。
所以如果不是高手用枪,刺枪并不是最好的一招。
对于横枪来说,枪尖打出了是一个震颤横力。这个横切力,虽然不如刺枪快速,但伤害远远大于刺枪,而且没有拔枪这一多余的动作。
但是要打出横力,消耗的功力巨大。因此此招不适合群战。
挑枪是斜线攻击,创伤面大,血气喷涌,对手立即就会失去反抗能力。一旦对手被挑中,至少也是失去平衡。挑枪的力度,相对容易把控,能以最小的劲力,取得最大的伤害。所以挑枪是枪法之中,最常用的招式。
老人将毕生的枪法,集中在最简单的三招。以曹继武现在的精力,很容易就掌握了神龙枪法。
最后,老人又将自己的袖箭绝学传授。袖箭箭囊附于前臂、后背和小腿之上,隐秘性极高。曹继武乃暗器出身,很快将袖箭绝学掌握。
大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对于曹继武的青出于蓝,老人相当满意。
望着滚滚如潮的江水,老人捋须叹道:“取胜诀要,七分功力基础,两分招式策略,一分不确定因素。基础和策略扎牢,剩下的一分不确定,也有九成有利。九成九的胜率,当初老夫答应你的,已经毫无保留。”
曹继武整了整衣衫,恭恭敬敬地行礼。
老人点了点头:“你还有要事要办,别耽搁了,去吧。”
曹继武又行了个大礼,将两根楠竹踢入了江中,悬竹飞渡,很快消失在江波浩淼之中。
观音阁中,白衣老人衣袖一掸,轻飘飘地落在青衣老人身旁,望着滔滔不绝的江水,摇头叹息:“此子聪明绝顶,然时势无情。姬兄旷世绝学,落入异邦之手,可惜了!”
青衣老人也叹了口气:“所谓异邦我邦,在上天眼里,没有任何区别。五千年繁荣不在,然大江依旧。既然选择传承,就由他去吧!”
白衣老人点了点头:“大江无水,方能断流。传承没有生命,断绝是必然。姬兄洞察自然之道,跳出人世之外,高征南远矣!”
“作为人来说,不太可能跳出人世之外,王老弟不必自谦。”
青衣老人又叹了口气,“虽然同属内家功法,但老夫的绝学,太过简单枯燥。提不起兴趣,一旦没有迫切的实战需求,传承的难度极高。而老弟的绝学,远比老夫的玄妙,将来必定大方异彩。”
白衣老人不以为然:“何以见得?”
青衣老人满脸无奈:“文化使然!”
白衣老人莫名其妙:“文化使然?”
远望大江东去,青衣老人无奈点了点头:“除了武功之外,老夫能帮他的,的确不多。但愿他能扭转颓势,洗涤文化灵魂,重新归入避虚就实的正路。”
“姬兄是不是多虑了?”
白衣老人相当不解,“相对于华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