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山河志-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佟君兰、沈婷婷和曹继武三人,聚在江滨掷砚亭,翻绳游戏玩的正嗨,全然没有察觉到,顾炎武和方以智的到来。

    人家夫妻亲亲热热,顾炎武二人好生尴尬。

    但二人离心已决,顾炎武还是干咳一声。

    佟君兰一惊,抬头一看是顾炎武和方以智,走鼻音:“败兴!”

    顾炎武和沈婷婷同为苏州人,因此看在同乡的份上,她没有发作。她知道二人找曹继武来,必定有事,于是收起了翻成蝴蝶的红绳。

    顾炎武整了整仪容,上前恭恭敬敬地赔礼:“不好意思,打扰贤伉俪的雅兴了。”

    曹继武没有抬头,叹了口气,对佟君兰和沈婷婷道:“你们去喊侯得林等人,弄条船到这里来。”

    佟君兰极不乐意,沈婷婷见状,只好连哄带劝,将她拉走了。

    等二人走远了,顾炎武奇怪地问道:“贤弟知道我们要走?”

    曹继武点了点头:“山多林茂,乘船最为方便,沿西江直入浔州,一路可以畅通无阻。”

    顾、方二人面面相觑。

    方以智不解地问道:“你为什么放我们走?”

    曹继武摇头叹道:“去人之意不可留!”

    三人沉默良久。

    当年端州知州包拯离任之时,百姓送一精美端砚作为留念。但包拯为官清廉,临行之前,将端砚掷于滔滔江水之中。百姓深为感动,在此建亭纪念,取名为掷砚亭。

    顾炎武眺望大江,感慨道:“包端州刚正清廉,如此滔江,亘古不息!”

    方以智也点点头:“能遇到像包公这样的清官,实乃百姓之福。”

    曹继武冷笑一声:“遇到清官,一定是百姓遭了秧。”

    好好的兴致,一下子被扫没了,顾炎武一脸愤怒:“此话何解?”

    方以智也很愤慨:“曹继武,你什么意思?”

    老百姓的心声,凡是清官声名显赫的时候,就说明当时的世道,非常的污浊不堪。官吏的残酷压榨,百姓无力抗争,所以把希望寄托在清官身上。所以清官的名望越高,说明百姓蒙受的苦难越深。世风一旦日下,积重难返,想靠几个清官扭转,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百姓无力凄苦,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这恰恰是他们最大的悲哀。

    公平公义,是靠自己争取得来的,别人永远都不会白给。清官当政,只会让他治下的百姓,好过那么一点点,并不能改变他们真正的命运。只要他们胆敢抗税不交,无论哪朝哪代的刀,都不会客气!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百姓之所以落到如此地步。所谓的圣人之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古至今,圣人之道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百姓变得麻木、愚蠢和无知,以利于士大夫的统治。

    月盈则亏,物极必反,当百姓忍无可忍的时候,就是圣人之道崩塌的时候。一旦新的王朝稳定下来,又会将圣人之道重新捡起来,继续愚弄百姓。如此周而复始,当今的局势,在历史上多次出现。

    大明灭亡的缘由,表面上是崇祯无能,而实际上却是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所建立的一套伦理道德标准,那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哪个百姓要是信了,他的一生,注定不会翻身。所以朱元璋没信,李自成也没信,他们都咸鱼翻身了。

    所以庄子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曹继武的一番惊世骇俗的话语,就像鞭子一样,狠狠抽打顾炎武和方以智的心。

    顾炎武又惊又怒:“妖异,妖异,妖异,我堂堂华夏,没你这号人物!”

    方以智血脉膨胀,涨紫了脸:“妖邪,妖邪,妖邪,华夏堂堂正朔,绝不允许你大放厥词!”

    刚刚在南昌城,领教了衣服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看来这个顾炎武,仍然是书生一个。曹继武摇头,表示无奈。

    过了好久,见二人缓过神来,曹继武微微一笑:“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等,都是人标榜出来的,人能将它们标榜出来,也可以将它们一脚踢开。所以当今这个时代,不属于你们这样的人。”

    “胡说,没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天下岂不大乱?!”

    方以智一脸震怒,鸡血澎湃,恨不能生吃曹继武。

    曹继武摇头,反问道:“你还在以为,当今是太平世界?”

    方以智顿时哑口无言。

    没有圣人之道,当今世界依旧存在。有了圣人之道的大明,仍然是一团糟。所以有没有圣人之道,天道依旧正常运转。

    曹继武由清官,引论到圣人之道,无情地戳破仁义道德虚伪的外衣,目的就是让二人,打消这次行动。

    饱经沧桑的顾炎武,定下心来,冷静想了想,终于明白了曹继武的用意。

    观察顾炎武的神色,曹继武知道他动摇了,于是开导另一个书生:“方兄,仁义崩塌,非你我之力所能扭转。曹某所做的,是目前最好的方法。与公,方兄还应放下此等私念!”

    方以智沉默不语,望着滔滔江水,陷入了沉思。

    过了半晌,方以智忽然问道:“你的方法,能保证永历重生吗?”

    曹继武摇头。

    方以智奇怪:“为什么?”

    曹继武不假思索:“权谋需要一个强势的人。”

    永历皇帝软弱无能,动不动就脚底抹油,被百姓戏称为长腿天子。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是个正常人,只要脑子没进水,都会知道,在这样一个皇帝手下干活,会是什么结果。

    方以智不甘心:“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还要出这等计谋?”

    曹继武叹了口气:“永历虽然无能,但农民军的实力,却很强大。除掉庸官,帮农民军腾位置,即使永历无能,同样能够打开局面。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就要看永历、农民军和清国,三方的权谋博弈。”

    能不能生存,实力是基础。自己长不长劲,是关键。外部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没有蒙古人的牵制,人家清国倾国之力打你明国,你想生存,希望极为渺茫。

    过了良久,方以智终于点了点头。

    曹继武见他松动,趁热打铁:“苏州佳人,望眼欲穿,方兄难道一点也不动心?”

    “我”

    方以智神色黯淡,望着大江出神。

    江面氤氲梦幻,满是采莲荡舟的浓情蜜意。

    过了良久,氤氲散去,梦幻不再,方以智叹息一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此言差矣。”

    曹继武反驳道,“两情相悦,贵在耳鬓厮磨,岂能是天各一方,思愁离苦呢?”

    “对。”

    顾炎武附和曹继武,“方兄不可迟疑,否则有可能,功名佳人皆落空也!”

    方以智摇头:“圣上还在桂林,即使我不念旧情,舍弃群臣,但不能不顾及圣上啊!”

    哎呀,那可是皇帝啊!

    把谁忘了,也不能把皇帝忘了啊!

    否则,儒家编造的一堆玩意,给谁服务呢?

    顾炎武叹息一声:“原来如此,看来这一遭,我们非去不可了。”

    曹继武闻言直摇头。

    烂泥扶不上墙,朱由榔再怎么拉稀,在方顾二人眼里,仍是圣人,不容置疑,不能丢弃。在故国遗民眼里,永历仍然是他们心中的皇帝。哪怕最终头破血流,粉身碎骨,他们也在所不惜。这应该就是仁义道德的功底,也是文化的悲哀。

    此时二金带人,将一条快船,开到了掷砚亭。

    二金、侯得林等人,纷纷跳上岸,见曹继武眉头紧锁,又见顾、方二人神色难看,情况顿时猜了个大半。

    金日乐嚷嚷道:“船已到了,要走,就赶快滚蛋!”

    对方下了逐客令,再待下去,也没啥意思了。

    方以智见状,对曹继武行礼道:“还望贤弟,高抬贵手,把那二十多个弟兄,还给我。”

    曹继武闻言,叹了一口气,吩咐侯得林:“取五百两银子来。”

    侯得林立即带人,将抓来的俘虏放回来,并带来了五百两银子。

    众人见了方以智没事,无不欢呼雀跃,欣喜若狂。

    曹继武将银包递给顾炎武:“除了争斗和变节之外,没有谁是谁非。过去之后,宁死在农民军刀下,也不要相信官家的话。”

    顾炎武点点头:“我会小心的!”

    二人收了银子,告辞三兄弟,开船杨帆而去。

    望着渐渐远去的白帆,金月生叹道:“他们去了,一定坏菜。”

    金日乐一脸不屑:“国是他们的,爱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