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乘辽胡思乱想一番,很不服气,对祖泽志抱拳行礼,刚想说话,被祖泽志伸手制止了。
祖泽志出了一会神,喃喃道:“这两天我和曹继武接触一下,你在一旁,多听少说。你是聪明人,我想到时你会明白。”
范乘辽莫名其妙,祖泽志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带来了纸钱,那里是文正公——范仲淹长眠之处,你去看看吧!”
范乘辽闻言,大惊失色,满脸疑惑地看着祖泽志。
邢夫人从马上摘下竹篮,递给范乘辽:“你先去祭拜,过一会儿,我们再去。”
范乘辽愣愣地张口结舌,眼神全是茫然,世界一下子全是空洞。
邢夫人提起竹篮,轻轻挂在范乘辽臂弯,祖泽志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去吧。”
范乘辽心情沉重,步履极为迟缓,机械地慢慢向前挪动。他不想去,可是有一种原始的内在动力推着他,他无可奈何。
尼哈见范乘辽竟然去了,惊异地问祖泽志:“难道”
祖泽志摆手制止了他:“今后在江湖上行走,最好用刘如冰。”
尼哈瞬间又愣住了,祖泽志回身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脸的严肃:“如果到了关中,见到成排的汉代皇陵,你该怎么办?”
尼哈惊惑地看着祖泽志,他的世界,一下子也全空了。
“有人来了。”
邢夫人忽然轻声提醒,祖泽志一惊,凝耳仔细,果然有急促的马蹄声,飞奔而来。
“奇怪,听声音是我们风驰营的马,为什么只有两人呢?”
尼哈回过神来,他不愿纠结汉代皇陵的问题,立即顺下祖泽志的话:“一定是范坤博和司马勇,这两个叛贼,一直和咱们作对。”
“范坤博?”
祖泽志满脸,全是惊异。
“正是他。咱们在此埋伏,截杀二人。”
二人武艺不低,范坤博的正气剑,不比白虹剑差。司马勇力大无穷,乘辽和如冰二人联手,也不一定扛得住。真要动起手来,胜算不大!
范坤博?
范
难道他也是
祖泽志沉思了一会,心中有了定数:“不要轻举妄动,先躲在暗处。”
邢夫人点头,三人立即又隐藏起来。
马蹄声渐渐近了,来人果然是范坤博和司马勇。二人策马到了近前,司马勇远远看见范乘辽,大吃一惊。
范乘辽孤零零的一个人,默默地在墓前烧纸,范坤博顿时迟疑了起来。
“怎么办?要不要杀了他?”
范坤博立即摆手:“我能对付他,尼哈没有出现,一定躲起来了。听说祖泽志来了,有可能也在这里。你藏在一边,如果他们不动手,你也不要轻易出手。”
“那你呢?”
“我去祭拜文正公。”
司马勇想了想,提醒道:“这可能是个圈套。”
范坤博低头又思索了一下,对司马勇道:“我和祖泽志有一面之缘,此人孤高冷傲,如果他要对付咱们,此时已经站在面前了。我先去祭拜,你在暗处掠阵,碰到祖泽志,如果他不动手,你也装作不认识他。”
眼前是先祖长眠之处,作为后世子孙,范坤博既然来了,一定要去祭拜的,司马勇只好提醒道:“那你小心!”
范坤博点了点头,翻身下马,带了纸钱,慢慢走上前去。
正在默默烧纸的范乘辽,忽觉背后有人,急忙回身,猛一见范坤博,大吃一惊,右手舍了要给先祖的纸钱,闪电般握住剑柄。
他刚要拔剑,定神一看,人家并没有出手的意思,而且手里还捏着一把纸钱,顿时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范坤博冲他点了点头,一撩大氅,单膝跪地,借了范乘辽的余火,点着了手里的纸钱。
范乘辽满脸疑惑:“你怎么也到这里来了?”
范坤博好像没听见,只顾烧自己的纸钱,一个坟头接一个坟头,仔细地祭拜。
范乘辽出了一回神,放下了按剑之手,拿着纸钱,也跟着范坤博来回转。
烧完一圈,又转回文正公坟前,二人并立,足足站了半个时辰。
范仲淹,江南苏州人,宋国一代名臣,谥号文正,葬于伊水之滨,名曰范园,这里是所有文正公子孙的根。
“只要在家,我每年都来。”
范坤博的语气,有些黯然,有些无奈,也有些愧意。
范乘辽愣了一下,千思万绪在脑海里不断翻滚。
本是一对敌手,却来祭拜共同的先祖。这个场景,有点操蛋。先祖已经过世六百多年,除了情怀之外,对眼前的现实,没有太多的意义。
所以同样发愣的二人,谁也不愿拿先祖说事。
过了一会儿,范坤博叹了一口气,打偏注意力:“你的剑,是谁教的?”
“胡公明。”
范坤博点点头:“韩家剑,不错。”
眼前的土地下,正是先祖的灵魂安歇之处。在这种场景下,先祖的话题,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即便二人都极力回避,但暗中一种莫名的力量,他们谁也无法左右。
过了一会儿,范坤博有叹了口气:“范家剑,会么?”
范乘辽摇头:“我们家,早失传了。”
范坤博愣了一会儿,面无表情:“我教你。”
范乘辽同样面无表情:“为什么?”
“我们比试,使用自家剑法。”
“不必,只要是剑,皆可杀人,哪家剑法,并不重要。”
先祖的东西,凡是他的子孙,都有权继承。然而先祖有这份心,但子孙愿不愿意继承,这就是另一说了。
毕竟先祖有先祖的生活,子孙有子孙的生活。相对于生活而言,无论古人,还是后人,只要是人,都是平等的。
过了一会儿,范坤博叹了一口气:“拔剑吧,我年长,让你一招。”
“不必,既是比试,不分长幼。”
二人政见不同,分属的阵营也是不同。大清乃蛮夷入侵,作为华夏有骨节的范坤博,是不会放过范乘辽的。
范文程和范仲淹,一个老爹,一个先祖,所以有没有骨节,范乘辽很是无奈。
但纵然不敌,没骨节的范乘辽,也不愿受惠于人。
过了半晌,范坤博又来叹气:“纵使同宗,但你却投靠了满虏,我不能放了你。请恕罪!”
话音刚落,正气剑缓缓出鞘。
范坤博的话,其实也是范仲淹的意思。一生为国为民的文正公,自己的子孙背叛,他绝对不会容忍。
道义方面,范乘辽没有任何优势,他知道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听见正气剑锋划过剑鞘的声音,也拔出自己的剑。
二人同时转过身来,面对面,抱剑行礼。
二人同时出招,双剑相击,剑鸣之声,响切云霄,范乘辽手臂,一阵酸麻:
好个正气剑,果然名不虚传!看来今日,我是在劫难逃了。
正气剑宽厚无锋,内力浑厚。
范乘辽只能全力一搏,于是凝尽全身功力,仙人指路,正要拼死进攻,忽见范坤博面色平静,大吃一惊:
难道他要以静制动?
范坤博持剑站立,犹如一尊塑像,一动不动。
范乘辽不敌,自然不敢冒进。他以为范坤博是守株待兔之法,于是换了招柳叶飘风,身形打了个半旋,剑锋斜飘而来。
然而正是那个半旋身位,范乘辽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人影。
不远处的山凹里,有两人踏雪而来。
原来范坤博并不是不想进攻,而是有人来了。
第296章范仲淹的子孙二()
两个须发皆白的老头,一人身穿灰棉衣,腰挎一把豁了口的锈柴刀,背上搭了一捆乌兮麻黑的破绳索。
另一人身穿黑棉衣,腰挎一把缺了半边脑袋的斧头,也背了一捆破麻绳。
原来是进山打柴的两个樵夫,要经过这里了。
范乘辽极为不解:“你为什么停手。”
范坤博没有回答,依旧一动一动。
两个老樵夫见这边有动静,连忙跑了过来。
坟头二范拿剑对峙,两个老头吓了一大跳。
黑衣樵夫对灰衣樵夫道:“䦆头哥,这两个浑球,怎敢在咱祖爷爷坟前打架?”
灰衣樵夫有些老成,仔细瞧了瞧二人的面相,喃喃道:“刚长胡子的这货,咱见过好几回了,每次都是来烧纸的,估计是咱范家的人。那个年轻猴,从来没见过。”
二人剑拔弩张,稍微年轻的这位,似乎要拼死进攻。
黑衣樵夫一脸吃惊:“这个年轻猴,难道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