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山河志-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找不到武功路数,那就找人。于是兄弟二人,立即在脑海中,过滤浙南所有的高手。曹继武又仔细检查了一具尸体,根据出手方式,突然锁定了一人:打穴手法以内力催动,力道恰到好处,必是王征南所为!

    仔细回忆了西湖武松墓之战,王征南打落白虹剑那两招,此时历历在目。从出手的招式和功力的把控来看,武松墓之战和兰塘之战,几乎一模一样。

    哥俩迅速锁定了目标,简短地商量了一下对策。曹继武扯下一块布片,用泥巴涂了八个字:

    管好行礼,循迹而来。

    这是曹继武对李文章等人的安排,金月生扯了一根木棍,将布片字立在了显眼的位置。一切迅速准备妥当之后,金月生带了白龙剑,飞身上马。兄弟二人,沿着马蹄的踪迹,奋力追了过去。

第121章天台客栈() 
浙南山多林密,一场新雨之后,满是碎石的道路上,生出了不少鲜苔。曹继武和金月生二人,寻着被马蹄踏坏的苔藓,一路追击而来。

    然而到了兰江江畔,却没了对方的踪迹。望着涛涛奔流的江水,金月生心急如焚。曹继武在追来的路上,早已理清了思路:

    王征南和黄宗羲乃忘年莫逆之交。胜棋亭一别,黄宗羲遵照张煌言的指示,在浙东一带,拉起了一支义军,名叫世忠营。如今世忠营初建,急需强有力的帮手。而王征南此去,一定是和黄宗羲汇合。

    如今浙江全境,已经被清军基本平定。目前只有浙东天台山,依仗山高林密,尚可以使世忠营容身。所以目前黄宗羲,一定在天台山中。兄弟二人只要到了天台山,一定能找到王征南。

    自从学艺以来,三兄弟从来没有分开过,金月生忽然有些担心金日乐。

    以王征南的身手,想杀金日乐,简直易如反掌。兰塘之战,王征南既然没有痛下杀手,这一路上,自然也不会伤害金日乐。

    听了曹继武的分析,金月生不再多嘴,于是拔出雁翎刀,在树上砍出一道口子,给李文章等人,留下记号。二人沿江,寻到了码头,曹继武花重金,买了两匹换乘马匹。哥俩迅速渡过了兰江,马不停蹄地赶往天台县。

    这兰溪离天台五百多里路,加之浙南岭密林茂,河溪纵横,道路极为难行。可是为了金日乐,兄弟二人不敢大意,穿出羊肠,渡过细水,瞌睡了就伏在马背上小憩。马力不殆就换乘,哥俩昼夜兼程,终于在第二天拂晓之时,赶到了天台县。

    这一天一夜的赶路,兄弟二人早已人困马乏。九华山近十年的锻打,兄弟二人自然精力过人。但马匹可是要吃草的,还要有时间反刍,才有接下来的力气,一天一夜不停歇,四匹马都快支撑不住了。哥俩无奈,只得沿街找客栈,暂且歇息。

    一副绛紫色的长方挑子,迎风招展,天台客栈四个大字,极为显眼。哥俩大喜,加快了脚步。

    曹继武一出手三两银子,普通人家,半年的收入。店小二都是手眼乖巧之人,急忙帮二人饮了马匹,迅速整出了一桌子好菜。

    金月生肚子早饿了,一把抓了烧鸡正要吃,此时门外一个和尚,突然前来化斋。

    一声佛号声起,陶铸佛钵,慢慢伸到了米团之上,金月生眼珠子一转,随手将烧鸡递了过去。那和尚连忙皱眉,打稽手念叨罪过。

    给肉都不吃,真是死脑筋!金月生哈哈大笑。

    忽然邻座一个独眼汉子,一声生硬笑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听闻当年济公大师云游天台,家家户户的狗,可没少丢哩!”

    满店吃饭的客人,皆大笑不已。和尚很是尴尬,曹继武于是将米团和一盘素菜,推给了他。

    这和尚收了佛钵,谢了曹继武,坐在对面,不客气地吃了起来。独眼人的一只眼睛,突然扫出一道寒光,曹继武吃了一惊。

    这家伙生的铁眉独鹰眼,斧额戟腮,墨发灰髯,浑身钢筋铁骨,甚是结实强健。他那一只独眼,透出一股睥睨天下的狂傲。

    曹继武心中暗惊:这是什么人?观他神态,一定非同凡响!

    独眼汉子身边,坐着一群黑衣人。这群人一边吃饭,一边不住地拿贼溜溜的眼睛,瞄曹继武面前的和尚。

    然而这大和尚只顾吃放,丝毫没有在意周围的人群。

    这大和尚一定认识这伙人,看情形,他们之间,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曹继武正在思索之时,忽然暗地里挨了一脚。

    原来是金月生暗中使坏,他不住地使眼色。曹继武这才回过神来,仔细打量面前的和尚,突然感觉他似曾相识。

    这大和尚夹着筷子的双手,老茧纵横,犹如铁块上突满钢筋。他的眼神虽然柔和,但却蕴含着深不可测的功力。双颊咀嚼时,颤动的脸面不是很自然。仔细辨认之下,原来他戴了一张牛脬假面具。

    曹继武心中吃惊:真没想到,这大和尚原来就是禅照大师!

    想必一进店,他就已经发现了兄弟二人。然而这大和尚只顾吃饭,好像根本没在意曹继武。看来他并不想暴露身份,兄弟二人对视一眼,立即闷头吃饭,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曹继武刚咽了一口鸡肉,大和尚风卷残云,早把素饭吃了的一干二净,曹继武大叫一声壮哉,忙叫小二继续上素饭。

    这时门外,又走进一个大和尚。他不偏不倚,径直到了曹继武面前,打了稽首,操了一口浓浓的中原口音:“阿弥陀佛,既然壮士如此好客,可否有俺贫僧一口饭吃?”

    这个大和尚,腰挎一把三尺戒刀,身长七尺七,穿一袭黑栅格披风袈裟,生的浓眉大眼,熊肩虎背,浑身散发着使不完的力气。脑门上的九个香疤,说明他在佛中的地位不低。

    这和尚不请自来,看来找上兄弟二人了。金月生摸了摸鼻子,一脸笑嘻嘻:“你这中原的和尚,跑来浙南干什么?”

    那和尚笑了:“释家弟子,四海为家,早已跳出红尘之外。又何来中原浙南之说?”

    金月生斜了眼睛,瞅着大和尚:“嘴巴倒是挺油,身上带着家伙事,恐怕不是念经、这么简单的事吧?”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嘛,听说这里来了两个小鬼。贫僧奉佛祖之命,特来捉妖降魔。”

    大和尚也对着金月生一脸的笑嘻嘻。本来是调侃别人的能手,如今却被反调侃了,金月生顿时不乐意了。

    金日乐的事,还没有消息,哪有功夫闲扯淡?曹继武制止了金月生,忙叫小二再上一份素饭。这黑衣大和尚谢了一声,也不客气,直接坐在了金月生对面。

    两个大和尚不经意间对视一眼,皆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看这情形,他俩好像认识。金月生正要求证,门外突然闪进来一条大汉。

    这大汉四十上下,腰挎一把腰刀,身长七尺八,头戴一定破苇叶笠,身穿一身麻布青衫,生的细眉凤眼,满脸红彤,肩阔臂展,异常的雄健。

    他进来之后,更是不客气,麻利地抽了条凳子,把着桌子一角,直接坐了下来。

    金月生有点不高兴:“你这个犊子,怎么招呼也不打?”

    听了金月生的糙话,那汉子自然也很生气,回敬道:“你这瓜娃子,怎么和大叔说话的?我师兄在此,还用打招呼?”

    原来这汉子是关中人,他眼神之中,透着一股刚猛的气势,武功和黑衣大和尚应该是一路的。

    金月生却故意问禅照:“大师,你认识他吗?”

    禅照摇头笑了:“嘴上无德的人,贫僧怎么会认识?”

    中年汉子叫了酒肉,冲禅照一脸坏笑:“大肚能容,容天下之事。你这个卢家马(驢),修佛修到东天去了!”

    话语都说的这么俏皮,这三个人,一定认识。

    金月生悄悄对曹继武附耳道:“一个山西冒牌乞丐,一个河南叫花子,再加上一个关中瓜皮,大老远跑到这里来,一定不会干什么好事!”

    曹继武扑哧笑了。两个大和尚和中年汉子,武功高强,耳力自然也是惊人。

    黑衣大和尚念了一声佛号:“有德之人洁身自好,嘴上自然”

    他话还没说完,中年汉子唾了一口:“瞧师兄你这嘴脸,念经都念傻球,什么有德之人,明明是两个瓜皮!”

    黑衣和尚哈哈大笑:“人家还有一饭之恩呢。受人手短,吃人嘴短,自然就成了和尚心中的有德之人,不过平常是不是那回事,和尚就不知道了!”

    金月生觉得有意思,待要开口调侃,却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