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董林再看自己的家当,欲哭无泪,灵石就剩下不足百块,真是大出血!
这奇遇也不是一般人遇得起的啊!
回到燕阳宗,董林就开始闭关,老道士第二个问题,董林暂时想不透,就放到一边。
但是第一个问题,理解起来倒是简单,反过来想,那么是不是其他法诀,可以对《道典》产生什么影响。
董林手头上的功法倒是有几本,最好的功法就是上清宫的压轴**,《上清宝仙**》。
作为五行系的顶级功法,以前董林真没怎么研究过。
只是单纯为了炼丹,对其中的《上清丹诀》有所研究,可能太多单一的缘故,但修炼丹诀的时候,董林并没有察觉意识内的金色道典有什么变化,远不如当初录入《道德经》时道典发生的变化明显。
后来在燕阳门,董林专门听过几次授课,那些凝丹高人往往提起最多的就是,修炼过程中比较忌讳功法混杂,你要修行一定的功法,就要一脉相承下来。
比如你练了一阵子《离火经》,突然发现另外一本更高级的《玄阴**》,你要是急冲冲丢下已经有了根底的《离火经》非要转修的话,两者属性相克,那么你之前的修为就要损耗大半,基本上等于从头开始,这可是大忌。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低级的时候翻来重修,还勉强可以,越是往后,这重修的代价越高,相对而言以后的成就也就越小,很不合算,因此贸然更换功法体系这是一种最差的选择。
当然,也不是说你练了一个黄级下品的功法就要逮着练一辈子。
谁也不那么傻,抱着垃圾功法不放,其实初级功法跟高等功法在练气期,培元期的区别不大,进度几乎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低级功法往往到了筑基期,这功法就算圆满了,在难以提升修炼者的修为。
而高级功法则不同,可以一直修炼到凝丹、元婴甚至到渡劫期,整个过程比较完备。
这样一来,低级功法练到了头了,修真者往往都是选择同系的高级功法作为接替,两者具有相容性,可以说一脉相承。
而且不需要损失什么修为,事半功倍,也是大家通常选择的道路。
当初,董林也是这么想的,深知贪多嚼不烂这道理,一们心思对着《道典》下狠心修炼,对于其他懂法不屑一顾,不管是燕阳门的入门功法、还是以后击杀修士得到的功法,都没当回事,不是送人就丢在一旁积灰。
现在想想,董林觉得居然《道典》能融进《道德经》这种不是道法的典籍,会不会其他功法也能融进去?
董林就是抱着这种思想,尝试修习了《上清宝仙**》。
结果却令董林很失望,虽然修炼的过程很顺利,一直到培元后期的心诀,董林都轻松走了下来,但关键就是灵识中的《道典》几乎没啥反应。
董林不禁有些挠头,难道是自己想错了?
董林不死心,抱着试着看的心里,又从乾坤宝轮里掏出一本燕阳门的入门心法《灵火诀》映入神识,没过多久,董林大喜过望!
第一百五十四章 道典隐秘()
这次董林很顺利,《灵火诀》一开始修炼,《道典》果然开始自行运转起来。
跟董林使用华国武学进入一种意境相识,《灵火诀》与《道典》相容也进入一种玄而又玄的状态。
可以说《道典》开始自行灵识推演,引入董林意识海里的《灵火诀》开始发生细微的变化。
相对简单的心决开始发生细微的变化,经过重新推演的法决的差别不大,一些法咒的语句变化了一两个字,甚至就是咒语的顺序发生点变化,甚至删减了部分咒语,比原有的法决变得精简。
但董林感觉其中的效果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身体自助的运行着《灵火诀》,随着一遍遍推演,心决运行的速度越来越快,也越来越顺畅。
这让董林欣喜万分,但董林经过老道士的点拨,越发好奇《道典》到底有什么秘密。
强压下心头的兴奋,开始潜心观察揣摩《灵火诀》演化过程。
别说董林的钻劲很强,一旦认真起来,《道典》的玄妙似乎真让他琢磨出点名堂。
首先董林看来,《灵火诀》首先是在优化,这个显而易见,这种优化似乎是在适应自己的身体经络。
每次演化后,法决就更顺其自然,而且有渐渐融入《道典》的趋势,这个很关键。
董林顿时有种心中突然亮堂的感觉,万法之源反过来是不是万法归宗!海纳百川的意味?!
《道德经》不就是被吸纳进去了吗?而且自己的意识海里面沉浸的那本金色《道典》除了前篇功法之外,后边还有不少空白页!会不会就是为了收拢功法所留?
随着一遍遍凝练,果然如同董林所预料一般,《灵火诀》最后的情况跟《道德经》有些相似,化为一道红光钻进了意识海的《道典》之中,除了前篇道典心决之外,后边大量的空白页中,多出了一张红色的书页。
董林有点明白老道士的所说,
内容精悍之极,可以说凝练到最后只有短短数语,却是灵火诀的精髓所在,字字玑珠。
这跟董林之前的猜想基本吻合,而且《道典》的推演功能,让收集的心法更加适合自己,甚至可以说融入了《道典》本身之中,不需要特别运行,在运行道典心决的同时,灵火诀也在运行,这对董林的修行有了一定促进。
但董林试了一下,促进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就是经脉对火灵力的吸纳能力多了那么一点点。
如果不仔细观察,或许都察觉不到。
但董林依然兴奋的很,因为别看只有这么一点一滴,这可是黄品的低阶功法,如果自己搜集到足够的多功法,那加成就可想而知!
董林紧接着又实验了一本,《丽水经》同样是一本低阶功法,不过这本水属性的功法,却给董林浇了一盆冷水。
《道典》功法凝练是凝练了,但是效果却奇差,经络根本没有吸纳更多的水灵气,这让董林很郁闷,难道哪个地方又想错了?
不过,董林仔细体悟了一番,发现还真不是那么一回事,修炼《丽水经》应该没有出现岔子,董林感觉到是自己的身体吸收一定的水灵气后就无法接纳过多灵气,灵气明明进入到体内,却不知什么原因又重新回到经络之中,周而复始。
董林一拍脑袋,顿时明白过来,原因无他,就是自己的灵根太差了,小五行灵根,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五行中的火属性灵根,这也是《玄火诀》才能凝练成功的原因。
董林心里不由庆幸,要是刚才自己先选择了这本《丽水经》,或许没有进展,失望之下就会放弃尝试,平白错过一个掌握《道典》秘密的机会。
看来淬灵丹真是自己必得之物!
董林已经隐隐感觉到了,只要自己的转为真五行灵根,《道典》汇聚万法之后,才会展现出真正的实力,到时候踏破灵虚或许就是小菜一碟而已。
就是现在凝聚了一本低级火功法,董林都感觉自己的实力提升了一些,忍不住凝聚了一个最简单的火球术,果然如董林所想,成型的火球术,比一般的火球要小一些,但蕴含的威力却比平时高出了那么一点。
别看只有那么一点,算起来还不到百分之一的样子,这可是多余的加成,而且董林又尝试了高级的玄级法术火龙术,结果一样有那么一点加成,这说明《灵火诀》融入《道典》后产生的这个威力加成是固定的!这就是董林最高兴的地方。
要知道法术的威力上下是有浮动的,一方面是有些法器有法术的加成效果,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修真者本身对法术的领悟程度,这些加成都是有上限的。
据董林所知灵器一级最高的加成也就是百分之十的样子,而自身的熟悉程度也就是发挥本身的威力上限,大家基本上都能做到,之间的差距很小。
还有个方面也对法术的威力有很大影响,那就是自身的修为,修为越高,法术的威力就越大,这是个共性,也好理解,同样是火球术,由于修为高深,灵识对灵力的掌控和压缩的极限的差距,筑基期施展起来威力比培元期高出一大截,甚至堪比培元期施展的火龙术,这是修真等级的必然,这也是高等级修真者比低等级修真者的优势体现。
说白了,这些加成除了灵器之类的宝物,可以通过拍卖炼制等手段提升外,其他的基本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