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你听孩儿说,如今国土沦丧,山河破碎,日寇猖獗,黎民遭难,是经商无路,致仕无门。孩儿我堂堂七尺男儿,就应该投笔从戎,赴抗倭一线,杀日寇,保家国!只有这样,才不枉我这一腔热血——青春热血!”
说完,赵天赐突然一把抖开身上的大褂,光了脊背,又扑通一声跪倒在赵敦儒的跟前。旁边的清秀女子叫了一声“你怎么——”慌忙背转过身去。
看到这个情形,赵敦儒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缓缓转到儿子身后,看到天赐后背上刺着一行字——
“男儿何不带吴钩”。
“是啊,男儿何不带吴钩?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复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赵敦儒一遍遍复述着唐代诗人李贺的这首七言绝句《南园十三首。男儿何不带吴钩》,然后长叹了一声:
“哎——罢了,爹老了,是管不了你们了,也罢,也罢!天赐,你先起来吧。”
赵天赐依旧跪着不起,一字一句说道:“爹,请恕孩儿不孝,这不孝有二:其一是没有听爹的话在西安好好经商,还是返回家乡来抗击日寇;其二是我自作主张,改名叫赵田赐,不再叫赵天赐了!如果爹爹能原谅孩儿,田赐再起来也不迟。”
赵敦儒一下又怔住了,老头子的脸一会红一会白,愣了很久,这才开口:“啊,你改名了?为什么?赵天赐这个名字不好么?这可是为父让鸿雅先生算过的,寄托着爹对你的期望啊!”
赵田赐给爹爹磕了一个头,“爹,不是爹起的名字不好,而是现如今这世道,平安祥和天赐不了我们,要靠自己去争取,老百姓靠什么能过上好日子?土地,得有田地可以耕种才有好日子过!好日子不是天赐的,是靠自己双手在田里种出来的!我们的信仰就是要实现耕者有其田,孩儿我就要为今后建成这样的国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所以,请爹爹宽恕我没有请示爹爹自己改了名字。”
赵敦儒慢慢弯下腰,扶住儿子的双臂,“罢了!你别说了,儿大不由爷。我是管不了了,管不了了。起来吧!你们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爹不怪你,你现在快和你爹说说你是怎么负伤的?伤得重不重?还有,这位姑娘是——?”
天赐这才挺身站起,一抖手披上了大褂儿,伸手一指他身边那个秀气的女子。
“她叫楚若华,是我的救命恩人,若没有她孩儿真的就回不来了。”
赵敦儒关切的看着儿子,“那你快和为父说一说。”
赵田赐这才慢慢诉说起来。
原来赵田赐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地下除奸队,在华北各地行动,专门刺杀那些罪大恶极的鬼子汉奸,这两年,有好几个鬼子的军官,以及多地的几个大汉奸都死在了赵田赐的枪下。前些时他接到任务,就返回太行山,一直潜伏在辽远县县城,想要刺杀日军驻守本地的最高指挥官川岛大健。不料,那日刺杀川岛不仅没有得手,助手小刘也不幸牺牲了。后来是因为楚若华也就是他身边这个秀气女子的搭救才逃脱鬼子的追捕。
“哦,多谢这位姑娘搭救小儿,敦儒有礼了!”
赵敦儒听着儿子的描述,时而喜悦、时而心惊。当听到田赐说是这位楚若华姑娘救了他,自然感激,马上抱拳施礼。
那个叫楚若华女子慌忙闪身躲开,“老伯不用多礼,我可不敢当!”说完扭头脉脉含情的看着赵田赐。
赵敦儒看到这个情形,点了点头笑了笑,“那田赐你和楚姑娘快进屋坐下,然后给为父仔细说说,你们在县城都经历了些什么事情?”然后又自言自语道:“哎——这下好了,咱家除了你妹妹还在外头。咱家其他人是都回来和小鬼子铆上喽。”
赵敦儒话音刚落,外边急匆匆跑进来一个家丁,边跑边喊:“老爷,老爷,小姐回来了。”只听门外一阵马蹄声响,一个穿着一身骑行装的女子,手持马鞭,随着家丁的声音就闯了进来。
“爹爹在上,女儿给您请安了。”伴着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只见一个清秀灵气又不失英气的女子几步就跳进了院子——正是赵敦儒的爱女赵嫣然。
skbshge
第56章 一重浪灭一重生(上)()
“嫣然你怎么——哎——”赵敦儒无奈的摇着头,发出一声长叹。
“管不了,真管不了了。说不让回来一个个都回来了。都说儿大不由爷,这女大也不由爷了。”
赵嫣然不高兴的噘起了嘴,“爹,你说这话就偏心,为什么哥哥们都能回来打鬼子。我却不能?我哪一点不如哥哥?”
“你——你是个女娃子呀,打仗哪是你们女人的事儿?”
赵嫣然一脸的不乐意,一步就凑到了父亲跟前。
“爹爹这是瞧不上女子喽?女子怎么了?想当年:花木兰替父从军,沙场杀敌,屡建功勋,后追封‘孝烈将军’,被后人设祠纪念;梁红玉随夫征战,飒爽英姿,擂鼓战金山,大破金兵,成就一代佳话。还有——还有孙尚香、穆桂英、樊梨花,哪一个不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个个身着红装,屡创壮举。爹爹您说,您怎么就能小瞧我们女子呢?”
赵敦儒无奈的摊了摊手,“你和她们怎么比——罢了,爹爹斗嘴斗不过你们,你二哥和你一个个的一回来就给我讲大道理,跟个教书先生似的,这么能讲怎么不去教私塾?回来倒教起你爹来了?爹不和你个丫头片子争辩了,田赐,鬼子查得这么紧,刚才你还没说你们是怎么出的辽远县城?”
赵田赐看了看身边的楚若华,看到楚若华也正看着自己,四目对视了一下,楚若华羞赧的扭过头去。
赵田赐的脸上闪过一丝开心的笑容,看到赵嫣然正惊奇地看看他,又看看楚若华,这才止住了笑。
原来那天,赵田赐在被鬼子追捕的过程中亲眼看到小刘牺牲,悲伤涌上心头,只好且战且走。突然,感觉腿上一紧,低头一看,原来腿上被子弹咬了一口。赵田赐意识到不能再跑了,不然很快就会被鬼子追上,于是就忍着疼痛,拼命跑在拐角处,向反方向放了两枪,然后用尽力气跳上墙头,也是用力太猛,感觉一阵眩晕,一头掉进了院子,正掉在了一个养金鱼的大水缸里。
这处院子的主人是一对父女,听到外边枪声大作,人声鼎沸,就急忙跑了出来,正好看到赵田赐掉进大鱼缸。他们父女两人急忙把赵田赐从大水缸里抬了起来。那个父亲一看是枪伤,又听到外头的鬼子喊叫声,猜测这青年一定是个抗日志士,于是也没多问,用手比划了一下,示意赵田赐不要讲话,然后父女两人将赵田赐扶到房里,将他藏在了医馆屋内早就做好的暗墙里。
更巧的是,这对父女都是中国共产党在辽远县县城的地下联络员,中年男人叫楚元礼,年轻女子叫楚若华。二人以父女身份开了一家“仁者医馆”作为掩护,设法打探消息,将得到的情报送到大后方。这楚元礼原来在四川老家开医馆,后来在红军长征路过四川时参加了红军,楚若华就随同父亲跟着红军一起从四川到了延安,成了一个长征跟过来的红小兵,经过这许多年的磨练,斗争经验也很丰富。父女二人刚把赵田赐藏好,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响声和鬼子的呜哇叫声,紧跟着就听到外面传来叫骂声:
“有没有人?快点开门,太君搜查暴乱分子!”
“快开门!人都死哪了?”。
楚元礼不慌不忙,悄声对楚若华说了几句,然后大步走出院子,径直来开门,走到门口,突然变得一瘸一拐,嘴里大声喊着:“太君等等,这就来了,老汉我腿脚不好,烦劳您再等等!”
门一打开,先探进来的是赵海子的身子,“妈的,这慢慢吞吞的,让老子好等!”说完一把把楚元礼推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楚元礼躬身站住,弯腰站在那儿。赵海子进门后毕恭毕敬的站好,“太君您请进!”
犬养小次郎带着几个鬼子趾高气扬的走了进来。犬养用眼睛瞪着旁边站着的楚元礼,“老头,你的抬起头来,我问你,你的这里有没有陌生人的进来?”
楚元礼紧张的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犬养一指院子,“搜,给我好好的搜!”
鬼子和伪军一下闯进来不少人,在院里噼里啪啦地砸着东西,野蛮的搜了起来。
楚元礼在后边一瘸一拐的跟着,嘴里繁复的低低念叨着:“太君,慢着点,小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