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含辛茹苦,隐名埋姓了这么多年,终于听到皇帝肯定舅舅的话语了。
只可惜自己虽然能听到,但九泉之下的舅舅,却是再也听不到了。
李应星急忙低下头去,以免被人看到自己眼中的,泪花闪烁。
崇祯低沉的声音再度响起,“曹化淳,明日你派几个人手,去找到魏公公的尸骨,将其厚葬了吧。”
一旁的小太监,身子突然微微一震。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及时雨()
崇祯正待再嘱咐几句曹化淳,此时却突然听到御书房门前小太监尖利的嗓音响起:“启禀皇上,皇后驾到。”
崇祯怔了一怔,随即脸『色』便是一沉。
今日的募捐失败,国丈周奎的责任很大,他完全起到了一个反面恶劣的作用。
周皇后匆匆走进御书房,低头来到崇祯面前,深深福了一礼道:“臣妾见过皇上。”
崇祯冷哼一声,沉着一张脸,并不说话。
周皇后的脸上『露』出为难又懊悔的神『色』,今日她的父亲周奎,在朝堂上的表现,早已被人传到了后宫,得知自己父亲如此不堪,周皇后心中又羞又恼,无奈之下,她便只得前来这里,打算向崇祯皇帝请罪。
“皇上,臣妾明日便召父亲前来……”周皇后还没说完,崇祯便又哼了一声,道:“皇后不必再说了,此事也已过去,休要再提。”
募捐已经结束,此时再责怪周奎,也是于事无补。
周皇后神情羞恼,看到皇后吃瘪,一旁的曹化淳心中也有些忐忑不安。
崇祯见状,便吩咐道:“曹化淳,你且先退下,朕刚才吩咐你去办的事,可速速去办。”
曹化淳当即如蒙大赦一般,急忙应声,随即便退出了御书房。
此刻的御书房中,便只剩下崇祯和周皇后,以及墙角处静静伫立,如同雕塑一般的小太监李应星。
看着周皇后惶急的神『色』,崇祯的心慢慢也软了下来。
他的这个皇后,知书达理,温柔善良,一向非常的贤惠,堪称母仪天下的典型,对于周皇后,崇祯实在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当然,除了她那个猪一样蠢笨的爹爹周奎。
这些年跟着崇祯,周皇后也是吃了不少苦。
为了省钱,周皇后亲自在后宫纺纱,又亲自用针线给崇祯皇帝的龙袍上打补丁,竭尽全力地在各个方面配合着崇祯皇帝,两人夫唱『妇』随,一向恩爱,对此崇祯心中如何不知?
崇祯和周皇后其实也知道他们便是如此做,也省不了多少银钱。
但崇祯想要作出表率,他希望大明王朝的文武百官,都能和自己一样,勤俭节约,奋发图强,为王朝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可惜,目前看来,崇祯的举动像是并没有收到多少效果。
“皇上,妾身这里还有一万两银子,稍后臣妾便派人送来,以作孙督师的军资。”周皇后上前轻轻握住崇祯的手,柔声说道。
感受着周皇后手上的老茧,崇祯心中的怒气,此刻也早已消失无踪,他看着眼前的爱人,想起如今日益窘迫的朝中局势,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悲凉和孤立无援的感觉。
崇祯用力握紧了周皇后的手,久久不愿放开,“不用了,孙卿的军资,朕已经想到办法了。”
周皇后狐疑地看了崇祯一眼,想了想,又说道:“媺娖那丫头,你关了她那么久,是不是也该把她放出来了?”
迟疑了一下之后,崇祯点了点头。
长平公主虽然『性』子倔强,但毕竟是他的爱女,将长平在冷宫关了快一年,崇祯心中的怒气也早就消了。
想起一意非赵无忌不嫁的女儿,周皇后的脸『色』有些黯然。
周皇后也觉得赵无忌非常不错,只可惜堂堂皇帝的女儿,是不能嫁给别人做平妻的。
“皇上可能有所不知,臣妾可是听闻,京师之中,无数权贵大臣,想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赵无忌为妾呢。”周皇后幽幽说道。
崇祯有些惊讶地看了周皇后一眼,反应过来之后,便是勃然大怒!
“这些饭桶,废物,吃朕的,喝朕的,如今居然还想吃里扒外!”崇祯皇帝怒气冲冲地说道。
崇祯正待大发雷霆,突然御书房外再度传来动静。
“皇上,皇上……”户部尚书李待问兴奋的声音传了过来,很快,气喘吁吁的李阁老便出现在了崇祯面前。
还未等崇祯发问,李待问便抢先禀道:“皇上,镇南侯遣人送来白银五十万两,是提前预支今年钦州港的税银,车队如今已到京畿,明日一早便可到达京师!”
崇祯与周皇后对视一眼,两人均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喜之情。
崇祯有些不敢相信地颤声问道:“李阁老,你确定此事为真?”
“此事绝对为真,镇南侯这次派遣了手下五百精兵亲自护送这批银两,为首的乃是他麾下大将胡国柱,五十万两银子一文不少,明日便可押解至户部。”李待问神『色』激动地说道,“皇上,这次秦军的兵饷有着落了!”
崇祯微微颔首,脸上神情,也是极为欣喜。
想起了那名远在岭南,被自己冷落的少年臣子,崇祯皇帝突然觉得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或许,自己从前对他太过苛刻了。
送来五十万两银子,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对赵无忌的忠诚,崇祯又有了新的认识。
“皇上,镇南侯大才,且又对朝廷忠心耿耿,如此人才难得,只放在岭南,似是有些委屈他了。”眼看崇祯今日心情不错,周皇后便在一旁温柔劝道。
崇祯点了点头,眼中『露』出沉思之『色』。
沉『吟』片刻后,崇祯沉声下令道,“立即传朕的旨意给赵无忌,命其做好准备,随时等待听从朕的调遣,北上剿匪!”
“老臣遵旨。”李待问弯腰应道。
与此同时,在西北的潼关。
皎洁的明月洒落银辉,照耀在潼关雄伟的城墙之上,孙传庭骑着马,带着数十名亲兵与总兵虎大威一起,驭马慢行在关隘内的道路上。
这些士卒们几乎是人人带伤,就连总兵虎大威的腰间也缠着一圈绷带,点点血迹从雪白的绷带中渗了出来,望上去触目惊心。
明军士卒们的士气十分低落,孙传庭自己则是脸『色』木然,骑在马上一晃一晃的,两眼直愣愣地盯着前方的一片黑暗,不知在想些什么。
远在千里之外的崇祯还以为孙传庭犹自在固守,实际上,孙传庭已经败给了李自成,他手下的秦军精锐,如今也是所剩无几。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一曲动人心()
就在数日之前,连续接到大明兵部的两道催战文书后,孙传庭犹豫再三,最终选择了遵旨而行,亲率手下十万大军,前去汝州与李自成所部作战,企图做最后的孤注一掷。
李自成号称七十万大军,但刨去那些挟裹而来的饥民以及一些战斗力低下的流贼之外,他的真正主力大约二十多万人。
而孙传庭的十万大军水分也不少,真正听从他调遣的,属于孙传庭自己嫡系的秦军,不过三万人,除此之外,还有陈永福的河南兵,虎大威的保定兵,左良玉的湖广兵以及原李自成手下,随后投降官军,为官军效力的高杰等部兵马,也都在孙传庭的麾下。
最终孙传庭率领官军与闯军在汝州恶战一场,两军相持不下之际,左良玉不听号令拒不来援,总兵白广恩所部首先坚持不住而率先崩溃,从而带动了整个明军阵营的全面溃败,无力回天的孙传庭最终败北,崇祯手中最后一支精锐部队损失殆尽。
“大人不必忧心,潼关自古险峻,易守难攻,我军守住此地,亦是不难。”虎大威在一旁宽慰说道。
孙传庭眉头紧锁,只是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没有说话。
“即便大势当真不可挽回,末将和高杰将军也能护得大人周全,率手下这些儿郎,护送大人安全离去。”虎大威继续说道。
孙传庭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此时此刻,他感觉这天下虽大,却是再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
以自己那位皇帝的一贯做派,自己此番兵败的下场,多半不是会被崇祯拿下大狱,便是被斩首示众,毕竟这种事情,崇祯也早已做得多了。
“可有陈永福和白广恩两人消息?”沉默了半晌之后,孙传庭开口问道。
虎大威脸『色』顿时便是一黯,道:“末将尚未收到两位将军的消息,两位将军骁勇敢战,想必他们也早已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