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7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凶险的局势下,赵无忌不想让年纪轻轻,并且刚拜自己为师没多久的郑成功参加。

    郑芝龙自然晓得赵无忌心意,于是便也顺水推舟地答应了。

    一个时辰后,停泊在码头上的明军舰队再度启程出发,在金色的夕阳照耀下,镇海舰高大的舰首犹如利刃般地劈开水面,白色的浪花在战舰两侧不断翻滚,破碎。

    赵无忌站在船头甲板上,海风轻轻吹在他的身上,站在他后方的阿南喇嘛凝视着前面的大海,皱眉低声说道:“大人今日走得未免有些太匆忙了,属下感觉郑将军似是有些不悦;

    大人先是射穿施琅的帽子,而后又匆匆离开酒席,难保郑将军会以为,大人有些不给他面子;

    洪承畴乃是我朝名帅,八大总兵能征惯战,又坐拥精兵十五万,此战胜面颇大,以属下观之,大人实无必要如此匆忙赶路,而郑将军,似是也有此种想法,也因此,只怕他对大人也有些误会。”

    赵无忌叹了口气,沉默了半晌,却没有说话。

    如今大明朝野上下,上到崇祯皇帝和陈新甲,下到普通百姓,挑夫贩卒,人人都对此战极为乐观,大多都认为此战大明必胜。

    自己这么着急忙慌地赶往辽东,郑芝龙嘴上不说,只怕心里却以为自己是着急去辽东抢军功和名声去的吧。

    可是只有穿越而来的自己清楚,此战若无意外,明军必败,而且还是惨败,自己如此心急如焚地赶路,正是为了抢在明军溃败之前,赶到战场,一举逆转战局。

    但是这话,赵无忌却不能和别人说,也没法和别人说。

    却不知远在辽东的那场战事,如今进展如何。

    几千里之外的锦州,接到多尔衮的禀报后,皇太极不顾病情,当机立断,率领四万大军,昼夜赶路,急行五百里,终于在两日后率军赶到了锦州城外。

    望着远处连绵不绝,宛若一条长长的巨龙般的明军营寨,皇太极的脸色异常严峻。

    多铎垂头丧气地站在皇太极身边不远处,他首战失利,折损两员大将和五千多士卒,此举令皇太极极为恼怒,甫一到达,便当着众多亲王贝勒的面,把多铎一顿呵斥,骂得多铎几乎抬不起头来。

    皇太极的恼怒是有道理的,初战之时,若非阿济格率军死战,以及多尔衮突出奇兵,以虚兵之计唬住了吴三桂,只怕清兵防线早已被明军攻破。

    一旦给明军冲破防线,跟城中的祖大寿接应上,原本便拿城高壕深没办法的皇太极,便可以彻底死了攻破锦州的这条心了。

    而依靠锦州这座坚城,明军则是进可攻,退可守,将极大掌握此战的主动权,是以听到清兵初战失利的消息后,皇太极方才拖着患病的身子,急忙率军赶到战场,御驾亲征。

    阿济格恭谨地低着头,在一旁将首战当日的战况,原原本本地给皇太极说了一遍,当听到吴三桂骁勇绝伦,率领关宁铁骑连斩两将,最终将多铎率领的清军击溃的时候,皇太极身后的满清众将们,脸上皆都露出了忌惮之色。

    “如此良将,可惜不能为朕所用,却落到了崇祯那个昏庸皇帝手中,着实可惜。”皇太极叹了一口气。

    一股殷红的鼻血突然从皇太极的鼻子上流了下来,一旁的御医见状,急忙快步上前,轻轻用手中的干净丝绸,将皇太极脸上鼻血擦干。

    皇太极患的这个病,时常使他感觉头疼头晕,同时也好流鼻血,所以此次出征时,皇太极的身边,带着三十多个御医前来。

    初战失利,使得场中的气氛有些压抑低沉,范文程见状,急忙轻摇羽毛扇,上前一步,含笑说道:“大汗勿忧,明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在臣看来,不过土鸡瓦狗一般,轻易可破。”

    皇太极听了,顿时便是眼前一亮,“哦?军师可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skbshge

第八百六十三章主力对决(一)() 
范文程呵呵一笑,轻摇羽毛扇,微微挺胸,做出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

    只见他眯着阴险的三角眼,环视众人,徐徐说道:“明军虽然有十五万大军,但其中士卒战力良莠不齐,武将也都是心思各异,我等大可利用这一点,将其一一分头击破;

    可笑崇祯小儿,既有洪承畴这样的能臣,却又不敢放心使用,派遣了监军去分洪承畴之权,此实乃取死之道也。”

    范文程伸出手指,如数家珍般开始一一盘点明军将领,“我大清义商范永斗,忠贞果敢,在明国内部,为我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情报,先说宁远总兵吴三桂,此人虽然骁勇,但他手下关宁铁骑,此番不过只来一万人,在战场上,亦是起不了太多作用,

    更何况吴三桂此人极其狡猾,最擅保存实力,一旦战事不利,第一个逃跑的必定是他,只要我军能占据优势,此人便不足为惧。”

    “曹变蛟此人,对明皇忠心耿耿,武力统率均是一流之选,却是不好对付,不过他手下士卒也只有六千骑兵,同样翻不起太大浪花,其余唐通,王廷臣二人,对明皇也是一片忠心,但此二人能力平平,战力有限,大汗不必忧心。”

    “其余诸将,尤以山西总兵王朴为甚,平时贪污兵饷,欺上瞒下是其拿手好戏,临敌作战,一无是处,山西兵虽号称三万,但臣以为,只需一员上将,率三五千兵马,便可轻易击溃此军;

    是以面前敌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我军真正要对付之人,只是洪承畴,吴三桂,曹变蛟等三人矣,其余众人,皆碌碌也;

    明军号称九边精锐,拥兵十五万,看似声势浩大,然真正能战,敢战之士,不过三万人,只要我军集中兵力击溃这三万人,则其余人等,不战自溃也。”

    皇太极听了,顿时便是满面含笑,频频点头,心情不由得一片大好,便道:“有劳军师辛苦,将敌将情况调查的这么清楚,实在难得,军师真乃朕之子房,孔明也,朕得军师,亦是如鱼得水也。”

    范文程也是一脸奸诈地谄笑连连,他眼珠一转,再度献计道:“我军有大清第一勇士,上将马福塔,可敌吴三桂,只要缠住敌军中最难对付的吴三桂,则此战胜算便有七成,而后再以恭顺王的炮营猛轰明军大阵,便可轻易取胜。”

    皇太极沉吟半晌,便重重地点了点头,“军师所言大善,来人,传朕的旨意,撰写战书一封,给洪承畴送去,就说明日上午,朕将亲自提兵,与其一决胜负!”

    “喳!”

    望着远处的明军营寨,皇太极不由得一阵踌躇满志,当即仰天便是一阵哈哈大笑。

    “父王,儿臣有一事欲要禀报父王。”在清军众将的一片欢欣鼓舞中,豪格突然出列,拱手说道。

    “嗯?豪格,你有何事禀报?”皇太极温言问道。

    “启禀大汗,英亲王适才所言,那日初战之时,战事不利,睿亲王采用虚兵之计,方才吓退了追赶的明军。”豪格面色不善地望着一旁的多尔衮。

    皇太极嗯了一声。

    “大汗请想,仓促之间,睿亲王哪里寻来的这么一杆白色大纛?这分明是睿亲王图谋不轨,欲要取大汗而代之,是以才会军中常备大汗专用的白色大纛!”豪格愤怒地说道。

    多尔衮听了,顿时心中便是一阵紧张,站在他旁边的阿济格则有些手足无措,多铎则是面容阴冷,微微地眯起双眼,似是随时准备发作一般。

    大汗的白色大纛,便如同皇帝的龙袍一样,代表着帝王的最高权威,在大明,若是有人私藏,制作龙袍,那一定会被认定有谋逆之心,而被处以诛九族的刑罚。

    而现在,多尔衮军中却是出现了一杆大汗专用的白色大纛,其性质严重,不问可知。

    皇太极阴冷的目光像毒蛇一般,在多尔衮的身上扫过,萨哈廉,阿巴泰,孔有德等人情不自禁地向外轻轻迈了两步,与多尔衮三兄弟离得远远的,似是在划清界限一般。

    阿济格脸上显出焦急之色,而多铎则情不自禁地偷偷握住了腰间的挎刀,眼中凶光一闪即逝,束手待毙,绝非多铎的处事作风。

    多尔衮三兄弟手下精兵三万,足足占据了清军总兵力的一小半,若是与皇太极的势力火拼起来,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皇太极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呼吸也越来越是急促,他眉毛突然一挑,脸上显出了怒色!

    皇太极愤怒地上前一步,怒视豪格,脸色冷峻。

    “睿亲王乃我大清有功之臣,临敌应变,打出大纛乃是权宜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