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主管的武库,如今账面上的成绩才会如此漂亮,结果陈洪范此举,反而给了主管上司,兵部尚书陈新甲一个此人乃‘干才’的印象。
在和平时期,陈洪范这么胡作非为,只能瞒得了一时,却瞒不了一时,几年后,那些生产出来的劣质武器,以及失去工匠后明军武器研发的后劲不济,迟早会揭穿陈洪范的真面目。
不过,几年后,大明是否还会存在,那还不好说呢,陈洪范冷冷地想道,到时大明都亡了,又有谁会来追究自己的责任呢。
陈洪范已经彻底卖身投靠了满清,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皇太极那边,若是崇祯再度启用赵无忌,在赵无忌的统领下,明军很有可能会再度击败皇太极,作为内奸的他到时势必会暴露出来,到了那时,可就不是贬为庶人永不录用那么简单了,抄家灭族都是轻的。
想到这里,陈洪范眼露凶光,暗暗把牙一咬,就准备口出谗言,诽谤赵无忌。
陈洪范正待开口,却没想到一提起启用赵无忌之事,有人比他还急,只见一人抢在陈洪范前面,出列禀道:“皇上,此举万万不可!”
陈洪范又惊又喜地看去,只见此人正是被国丈周奎举荐的翰林院庶吉士周钟。
“皇上,任命赵无忌为副帅,势必会分去洪大人一部分主帅权力,也会对洪大人指挥兵马形成掣肘,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更何况此战乃是国战,半点轻忽不得,还请皇上三思。”周钟一脸正色地说道,似是浑然忘记了就在刚才不久,他还怂恿皇帝在后方干涉洪承畴的指挥,催促洪承畴出战的事情。
原本任不任命副帅,周钟也不想干涉,但没想到此事涉及到了赵无忌,他却是不能不反对,在周钟狭隘的心中,赵无忌就是自己的敌人,凡是有利于赵无忌的,自己都要反对。
一旁的国舅周奎轻咳一声,也站了出来,“皇上,此举不妥,赵无忌品德败坏,当初在西北时,他就欺男霸女,觊觎一杜姓女子美貌,而栽赃此女丈夫为反贼……”
崇祯听着周奎的絮絮叨叨,心中烦躁无比,他露出一脸不耐烦的神色,急忙制止住了周奎:“此事朕已知晓,国丈且先退下。”
看着周奎心有不甘地闭嘴退下,崇祯的心中情不自禁地对周奎升起一股厌恶之感,他很清楚周奎一直对赵无忌心怀恶意,所谓的赵无忌道德败坏,也多半都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更何况,崇祯在心中有些极端地想道,朕如今是要选调能战的大将,去和满清做生死决战,不是要选拔道德模范,你在这里说赵无忌欺男霸女,就算这是事实,但是这跟派他去打仗,又有什么关系?
更何况赵无忌无论是在神木,葭州,青州,钦州,在民间的官声一向非常好,在百姓中的威望也很高,这样的一个官员,会是欺男霸女之徒?
skbshge
第八百五十章奸臣作祟()
对自己的这位老丈人,崇祯可谓是失望至极,不过为了天子的颜面,也为了周皇后,崇祯却还是要给周奎留几分面子,换了是别人,崇祯早就呵斥他言语荒唐,将其赶出殿外了。
陈洪范看到周钟,周奎强行出头,嘴角不易察觉地露出一丝阴笑,周奎作为国丈,本应与国同休,处处维护女婿崇祯的利益,但他目光短浅,只看得到眼前的一点小利,在客观上却起到了大明掘墓人的作用,处处给崇祯帮倒忙,不断地挖大明的墙角。
以周奎那粗鄙的见识,根本就想不到若是大明没有了,他就算拥有再多的财富,又如何能守得住?
他和周钟一样,视赵无忌为敌人,只要涉及到赵无忌的,一律反对,而不去想自己这么做到底对不对,这么做对大明有没有好处。
像周钟这样只知高谈阔论的书生,在朝堂上越多越好,陈洪范在心中阴阴地想道,看来过几日,应该再向周奎举荐一些‘贤才’了。
礼部尚书蒋德景略一沉吟,也出列禀道:“皇上,臣附议李阁老,钦州伯在西北发展民生,厉兵秣马,向来心怀国事,皇上可还记得郑主征讨我朝安南都统使司之事?”
蒋德景不提,崇祯差点都忘了,安南那个地方,距离京师太远,大明朝廷实在是管理不过来,投入多,产出少,白白浪费精力和人力物力,所以崇祯已有意放弃此地。
听了蒋德景的话,崇祯怔了一怔,“安南,安南那边怎么样了?”
蒋德景摸着胡子,呵呵笑道:“当初郑主悍然入侵我大明安南,皇上曾下旨命钦州伯率军前去迎击,昨日老臣收到安南都统使莫岱庆的书信,赵无忌心忧国事,皇上旨意未到,他便已率先派遣三千精兵,杀入安南,迎战郑主军队去了。”
“钦州伯能征惯战,有他出手,郑主不足为虑,皇上亦可高枕无忧,有如此良将镇守边疆,实乃我大明之福啊呵呵。”莫岱庆的书信里,把赵无忌一顿赞扬和恭维,这让礼部尚书蒋德景也觉得与有荣焉,感觉很有面子。
哦,旨意未到,钦州却已率先出击,这看上去很符合赵无忌的行事风格啊,崇祯在心中想道。
大明朝堂上,敷衍塞责,不敢出头做事的人很多,像赵无忌这样,为了朝廷的利益,主动做事主动出战的官员则很少。
是以听了蒋德景的话语,在场的诸位阁老,如李待问,陈新甲等人,皆都是脸上露出赞许之色,李待问更是出列禀道:“皇上,赵无忌主动为朝廷分忧,忠心耿耿,可堪嘉奖。”
崇祯听了,微微颔首。
陈洪范在下面暗道不妙,他想了想,心中便有了计较,于是急忙开口道:“皇上,臣以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皇上旨意尚未下达,钦州伯便自作主张,出兵安南,乃是逾越之举。”
陈洪范偷偷瞥了崇祯一眼,这才大着胆子继续说道:“还好这次赵无忌的出兵之举,恰与皇上的旨意相和,若是皇上不欲与郑主结怨,赵无忌此次出兵,岂不是妄自得罪友邦?”
陈洪范话音刚落,礼部尚书蒋德景当即就是一声怒喝:“陈洪范!你怎可说出如此无君无父之语!安南都统使司乃是我大明国土,郑主入侵我大明,何来友邦一说!钦州伯率军征讨入侵之敌,何罪之有?!”
陈洪范听了,饶是他脸皮极厚,此刻也禁不住老脸微红。
崇祯面色阴沉地看着殿前的众人,久久不语,不知在想些什么,眼看蒋德景和陈洪范两人针锋相对,皇上态度又是暧昧不明,众人一时也都不敢开口表态。
迟疑了半晌之后,崇祯终于拿定了主意,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十分清冷,一如这清冷空阔的建极殿。
“钦州伯在岭南,既要征讨郑主,又要发展海贸,担子已经很重了,由他出任征辽副帅一事,暂时搁置再议,陈新甲,前线形势如何,你兵部最有发言权,便由你兵部下文,催促洪卿,尽快解决此战罢。”
心知这便是崇祯最终的决定,蒋德景和李待问两人暗中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也只得躬下身去。
“臣等遵旨。”
十日后,钦州,赵无忌在飞马岭的临时府邸内。
夏允彝带着几封文书,匆匆走进赵无忌的书房中,却看到赵无忌正躺在一张简易的木床上熟睡,商敬石手扶佩剑侍立一旁,见到夏允彝前来,急忙对他做了个禁声的手势。
商敬石看了一眼赵无忌,这才轻手轻脚地将夏允彝拉到了书房外面,“大人昨日一夜未眠,一直在研究出兵辽东之事,吃了午饭后,方才休息片刻,夏先生,你来寻大人,可有要事?”
夏允彝皱了皱眉,也是低声说道:“这里有杜千户的一封密信,上写大人亲启,此外还有几封朝廷的邸报。”
“那,等大人醒来再说吧,如何?”商敬石低声问道。
“什么事?”一道温和的声音在两人身后响起,两人急忙转身看去,只见赵无忌打着哈欠,扶着房门站在那里对着两人微微笑着。
夏允彝急忙上前,脸上露出歉疚之色,“属下不知大人在此休息,还请大人恕罪。”
“无妨,无妨,”赵无忌随手接过夏允彝手中的文书,“让本官来看看,最近又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片刻之后,赵无忌便将几封文书一一看完,随即便把文书递给了夏允彝,“夏先生也看看吧。”
那两份邸报夏允彝早已看过,他便只取了杜红儿那封信,看了起来,赵无忌的目光投向窗外,幽幽地出了会神,仿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