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探究竟,没想到因缘际会之下,却碰巧把案子给破了。”
徐怡哼了一声:“不知赵公子前去安国寺是为了什么?”
赵无忌觉得今天的徐怡很奇怪啊,情绪有些不对,并且话里话外好像都处处针对自己似的,但是对方是郡主,自己可得罪不起,当即说道:“哦,是这样的,听说安国寺的观世音菩萨非常灵验,在下是前去许愿求子的。”
“原来如此。”徐怡若有所思的样子,只见她微微皱起好看的眉毛,更显得秀丽动人,似乎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赵无忌见状,小心翼翼地问道:“郡主询问安国寺,可有事情吗?”
“本郡主要做什么,难道还需要你的同意吗?”徐怡冷冷地说道,赵无忌讨了个没趣,心里暗自猜测,自己是何时得罪了这位郡主。
徐管家对赵无忌说道:“不知赵公子今日来找老夫,可是有何事情吗?”
赵无忌一听他问到了正题,当即起身,上前把手里拿的盒子端端正正地放到了徐管家旁边的桌子上,:“这是我赵家庄最新研制出来的两种产品,特意前来请徐管家品鉴的。”
徐管家于是便打开盒子,看到里面摆放了一些圆形的玻璃片,被镶嵌在一些木制架子或是竹制架子里,他随手拿起一幅放大镜,好奇地端详着,说道:“敢问赵公子,这是何物?”
赵无忌说道:“好教徐管家得知,这个称为放大镜,徐管家可以尝试把它放在你想观察的物体前面,然后通过它去看那物体,就会发现能把这个物体看得清清楚楚,纤毫毕现。”
闻言徐管家便随手把放大镜放在茶杯前面,顿时便震惊地咦了一声:“啊,果然是好东西,连这茶水中的茶叶的脉络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徐怡本来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坐在一旁,听闻徐管家之言,也拿起一个放大镜,对着自己手腕上一个玉石手镯看了上去,当下也是啊了一声说道:“果然好神奇!”
徐怡拿着放大镜,一会看看自己的手镯,一会看看自己衣服上的花纹,看了半天,爱不释手,徐管家也是拿着放大镜看个不停,不住地频频点头。
良久,徐怡方才依依不舍地把放大镜放入盒子中,又取出一副眼镜,说道:“赵公子,这就是你说的另一样产品了?”
赵无忌说道:“不错,这个是为眼睛看不清楚的人准备的,若是郡主,倒是不需要这个。”
徐管家听了,便说道:“这个可以给我试试,唉,老了老了,年纪大了,眼睛也有点花了。”
赵无忌急忙上前,找了一副眼镜,轻轻地给徐管家戴上,徐管家闭着眼睛,任由赵无忌施为,赵无忌将眼镜替徐管家戴好之后,便开口说道:“徐管家,可以睁眼了。”
徐管家睁开眼睛,顿时又啊了一声,拍手叫好道:“真清楚,真清楚,老夫已经许久没有看得这么清楚了。”说着只是上下左右地看个不停,时不时再看赵无忌和徐怡一眼。
徐管家有点老花眼,平时若是离得远了,便有点看不清人,今日戴上这所谓眼镜之后,顿时感觉好像视力又回到了年轻时一般,将附近的事物一项项看得清晰无比,不由得欣喜若狂。
徐怡看着徐管家高兴的样子,对赵无忌说道:“这两种产品,成本高不高?”
赵无忌说道:“成本与普通玻璃一样,只是多了外面的框架钱而已,不过这眼镜,要根据每人的近视程度不同而配制。”
徐怡想了想,说道:“你回去之后,多制作一些这样的放大镜和眼镜,明日我带人去你那工坊看看,有事情与你商议。”
赵无忌听闻徐怡要来,急忙说道:“郡主大驾光临,在下蓬荜生辉,荣幸之至。”
徐怡说道:“好,这些眼镜和放大镜我就留下来了,感谢赵公子,你有心了。”
赵无忌便起身说道:“郡主这是哪里话来,既然如此,在下就先告辞了。”
赵无忌走后,徐怡看着犹自戴着眼镜,东看看,西看看,喜不自禁的徐管家,心中暗想,这眼镜和放大镜倒是个好东西,听说皇上最近心情很不好,如果让赵无忌制作一些精美的眼镜和放大镜,送给皇上和皇后,想必皇上一定会很开心。
我徐家虽然是世代尊贵,但是凡事处处还是要以皇上马首是瞻,讨得皇帝欢心的话,我徐家在江南行事也能多一些便利。
不过此事涉及到进贡朝廷,还需要父亲首肯,想到这里,徐怡拿上赵无忌带来的盒子,就走去找魏国公徐文爵,想和父亲商量此事。
徐怡来到会客厅,却发现父亲正在和几个人说话,正待躲避,已经被几人看在眼里,原来和徐文爵说话的,正是来访的多尔衮和那位汉人文士。
多尔衮正在与徐文爵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些不咸不淡的话,突然看见外面走进来一位绝色美女,衣着华美,气质高贵,巧笑靓兮,美目盼盼。虽然他作为后金大贝勒之一,也算阅女无数,但是感觉以前见过的所有美女,都没有这位女子漂亮,一时间竟然看得呆了。
徐怡转身欲走,这时多尔衮旁边那位文士开口说道:“魏国公,不知此女是?”说话之人正是范文程。
范文程,后金文臣之首,著名汉奸,诡计多端,乃是后金一代重臣,历史上为后金最终灭亡明朝起了很大作用。
魏国公徐文爵只好给他们介绍:“此乃小女徐怡。”
“哦,原来是小郡主,范文程失礼了。”说着范文程对徐怡作了个揖,徐怡微微一礼,扭头走了。
第七十四章建设新区()
范文程回头,恰好看着多尔衮呆呆地看着徐怡远去的美丽背影,目不转睛,当下心里了然,也不说破。
多尔衮一行,奉皇太极之命,来大明议和,想实施缓兵之计,没想到崇祯此时也是焦头烂额,大明内部乱民四起,后金前来议和,正中崇祯下怀,两边竟然想到一块去了。
于是双方在北京谈了又谈,做足了架势,每个细节都要争论一番,始终没有什么进展。
多尔衮想起临行前皇太极的吩咐,就留下手下一些低级官员在那里和大明扯皮,自己则宣称素来仰慕中华文化,想瞻仰一下大明天朝上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带上范文程就此南下,今日到了南京城,照例要来拜会南京守备,魏国公徐文爵,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徐怡,徐怡美貌,令多尔衮惊为天人。
徐怡当日待多尔衮走后,才去问父亲那几个后金人所为何来,徐文爵说道那乃是后金前来大明议和的使者,仰慕中华文化,来此欣赏大明的风土人情。
徐怡冷冷一笑:“只怕是来刺探大明虚实的吧。而今大明内忧不断,后金连年征战,连战连捷,气势已占上风,父亲可曾听说强者主动与弱者议和的事情吗?皇太极征战多年,师老兵疲,正需休养生息,此必然是后金的缓兵之计。”
徐文爵捻着胡子,微微点头:“我儿所言不错,不过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没有皇上的命令,暂时还动不了他。对了,我儿今日来此可有事情?”
徐怡说道,赵家庄新近研究出来眼镜和放大镜,效果十分神妙,以此两个物品观察事物,皆能看得清清楚楚,纤毫毕现,女儿想把此二物献给皇上。
徐文爵试了试眼镜和放大镜,也是赞叹不已,当即便同意下来:“好,这是好事啊,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话说多尔衮从魏国公府回来之后,眼前总是闪过徐怡的靓影,每当想起魏国公府那美丽女子,便不禁长吁短叹,颇有些茶饭不思的意思。
范文程见状,知道他犯了相思病,于是自告奋勇,要去魏国公府提亲,多尔衮觉得自己和徐怡身份,年龄都相当,倒也是般配的一对,听闻范文程要前去提亲,心里大喜。
次日,徐怡带着徐管家来到赵家庄,得知消息的赵无忌亲自赶到门口迎接,恭恭敬敬把徐怡一行人接进赵家庄。
徐怡感觉比起以前来,赵家庄的规模又扩大许多,庄园内,各大工坊黑烟滚滚,无数工人忙忙碌碌地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赵无忌领徐怡参观了香皂,玻璃,香水工坊后,方才领徐怡来到庄内的会议厅。
赵无忌把近日做出的很多凸透镜,和玻璃镜片整整齐齐地摆在会议厅的大圆桌之上,远远望去,在阳光的照耀下,玻璃闪闪发光,犹如稀世珍宝一般。
徐怡见到如此之多的镜片,心中喜欢,于是便把自己的打算和赵无忌说了一番,说道想要赵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