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4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付重骑兵的,只能是同样的重骑兵。

    “所以朕暂时只能放过赵无忌,”皇太极环视帐中众人,缓缓说道,“辽东是我等的根基,根本,更是我大清的龙兴之地,断然不容有失,朕已经先行派遣四千白甲精兵星夜兼程,赶回辽东,急援济尔哈朗。

    我军此次出征大明至今,作战目标基本完成,如今大明各地勤王兵马纷纷赶来,我等再留在大明已无任何意义,所以朕决定退兵。”

    众人听了,也是连连点头,清兵此番入关,收获甚丰,再和明军死拼确实没什么意义,赶紧返回辽东,享受胜利果实才是正理。

    “关于退兵,朕和范先生商量过了,朕打算分兵而退。”皇太极威严的目光扫过帐中每个人的脸上,最后他的目光停在了范文程身上。

    范文程摇着羽毛扇站了起来,“下官的意思,我军可兵分三路,一路走德州,一路出乐陵,另一路自海丰离去,三路大军,从三个方向进入河北,最后在大明的京师附近汇合,共同出关。”

    阿济格面露疑惑之色,“范先生,分兵乃兵家大忌,更何况赵无忌正在我军背后紧紧追赶,分兵岂不是给了他各个击破的机会?范先生为何会有分兵的想法?”说到最后,他的眼神已经变得凶狠起来,看得范文程心中也微微有些打怵。

    岳托,多尔衮,多铎等人,此刻也都是心中疑惑不已,心想范文程这次的计策,可是有些大失水准。

    范文程不慌不忙,先是轻轻摇了摇羽毛扇,随后又呵呵笑了两声,“英亲王有所不知,我军最近截获了几封明军的文书和邸报,明皇崇祯已经升任赵无忌为兵部侍郎,总督山东省内明军兵马,明皇并下令赵无忌,并命其收服济南城,再救出德王朱由枢。”

    多铎听了,脸上不禁露出嘲讽之色,“范先生说的可是那个大胖子王爷?此等人除了身份特殊,几乎一无是处,就是个超级饭桶,若不是大汗拦着,本王早就一刀把他斩了。”

    范文程急忙摇头不迭,“豫亲王万万不可,我军若是想平安退去,非有此人不可,也正因明皇崇祯的这个命令,下官方才想出了分兵之策。”

    多尔衮露出不悦之色,扭头看向多铎,“范先生乃是我朝重臣,小弟不可待范先生无礼,且先等范先生说完再说。”说罢,他又看向范文程,“范先生请继续讲,小王洗耳恭听。”

    范文程最怕多铎,因为多铎当初曾把范文程的妻子抢到了自己府中,亵玩了半个多月,方才在皇太极的压力下将他妻子送还,范文程惹不起多铎,只得装聋作哑,掩耳盗铃,佯做没有这回事一般。

    如此奇耻大辱,他居然也忍了下去。

    不过从此之后,范文程在心中,对多铎就有了阴影,此刻眼看多尔衮呵斥多铎,为他解围,不由得心中暗自感激不已。

    他稍稍定了定神,这才继续说道:“下官的想法,我军可兵分三路,每一路兵马,分别押送财物,人口,以及德王朱由枢及其子女宾妃,赵无忌这个官位来自崇祯皇帝,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崇祯既然已有旨意给他,赵无忌而今的头等目标,便是抢回德王。”

    多尔衮若有所悟,“哦,范先生的计策,是打算用德王吸引赵无忌的注意力,然后我等大军则带着缴获来的人口和财物,趁机快速返回辽东?”

    “正是如此,”范文程点了点头,“我军缴获众多,行军速度极慢,若是不分兵,如此下去两三天后便会被赵无忌的黑旗军赶上,若是他一直在旁袭扰,与我军纠缠,则我军行军速度还会大大下降。”

    “下官听闻大明西北三边总督洪承畴已经率十余万大军星夜兼程赶来此地,若是我军被赵无忌缠住,而后再面对十余万的秦军,定会有一番恶战,到时若是想把这些缴获来的人口物资安然带回辽东,显然难度极大。”范文程徐徐说道,“所以下官打算用德王这个诱饵,将赵无忌所部远远引开。”

    “哦,”多尔衮沉吟了一下,再度抬头,看向范文程,“这么说来,分兵倒也是条妙计,却不知范先生打算如何分配各军的差遣?”

    范文程急忙谦虚一笑,“睿亲王说笑了,万万不要折煞下官,下官岂敢妄自安排几位王爷。”

    他的意思是,自己只负责献策,主意还是要大汗来拿。

    于是,帐中众人的眼神齐刷刷地看向了皇太极。

    皇太极扫了众人一眼,随后才将目光停留在了多尔衮身上,他微微一笑,笑得像一只狡猾的狐狸,“嗯,朕的意思呢,乃是打算亲率大军,为中路军,押送劫掠来的奴隶和粮草回师,至于成亲王岳托,依旧率领右翼军,押运缴获来的金银财宝,至于德王朱由枢及其子女,朕打算交由睿亲王的左翼军护送,不知睿亲王意下如何?”

第六百零四章封侯非我意() 
皇太极此言一出,多铎脸上顿时便是微微变色,多尔衮皱着眉头,一时也露出了为难之色,因为崇祯皇帝的旨意一下,这德王朱由枢顿时就变成了烫手的山芋,他在谁手里,赵无忌笃定就会追赶谁。

    自己若是接受大汗的安排,那几乎可以板板钉钉的注定,自己将会和赵无忌再度恶战一场。

    答应的话,会把自己置身险地,不答应的话,又会得罪皇太极,饶是多尔衮一向足智多谋,此刻他也只感觉到左右为难。

    场中的气氛一时冷了下来,帐中众人,各怀心思,神态各异。

    阿济格咬着牙关,脸上露出不悦之色,多铎的脸色也变得阴沉起来,岳托垂下眼帘,故意谁也不看,似是在数着地上的蚂蚁,豪格阴冷的眼神在多尔衮身上扫来扫去,似是随时准备起身呵斥多尔衮,而皇太极,他依旧是一副深不可测的威严样子,看着多尔衮,只是微笑。

    多尔衮微皱眉头,沉吟良久,没有出声。

    皇太极有些不喜,“睿亲王可是对朕的安排,有所不满?是否不愿前去押送朱由枢?”

    皇太极这话,说得就有点重了,这时,就连多铎的脸上也露出了愤恨之色,一闪即逝,多尔衮皱着眉头又想了想,这才抬头看向皇太极,“大汗的安排,臣没有意见,便如此办罢。”

    “好!”皇太极一拍桌子,满脸欢喜地站了起来,“此次缴获的奴隶和粮草数目众多,非朕的大军亲自押运不可,所以朕便领了这项差使,成亲王新败于赵无忌,士气正低落之时,朕以为,他并不适合押送德王,反复衡量之下,朕才会把这押送德王回师的差使,交托给睿亲王。”

    “而今朕很欣慰地发现,朕果然没有看错人,睿亲王勇于任事,敢于担责,这让朕十分欣慰,睿亲王的功劳,朕记得一清二楚,来日论功行赏,定然不会亏待睿亲王。”皇太极含笑看向多尔衮,满意地点了点头。

    皇太极一席话说罢,眼看再无人反对,这分兵之事,就这么决定了。

    既然已经定下了撤退的计划,事不宜迟,当天清军便在临邑附近,再度分成三路兵马,岳托押送大批金银财货,为右翼军,从德州而走,皇太极亲自押送粮草和劫掠来的青壮百姓,为中军,直奔乐陵,至于多尔衮,他统率左翼军,他们押送的只有大明德王朱由枢,以及劫掠来的德王的子女和宾妃,共计四五十人。

    三路兵马分别之时,皇太极更是很贴心地命人四处散布消息,把德王朱由枢及其子女宾妃正在多尔衮军中,即将押送回辽东之事,大肆宣扬,免得气势汹汹而来的赵无忌,到时找错了对象。

    对此多尔衮三兄弟表示MMP。

    阿济格带着手下兵马,回归到了多尔衮的左翼军中,三兄弟再度聚首。

    此时,三兄弟骑马并肩而行,他们的身旁,是清军长长的骑兵队伍,看着两个弟弟,阿济格语气中尽是愤懑之意,“大汗实在做得太过分,他和岳托一个押送人口粮草,一个押送金银财物,却让我们兄弟押送这个废物,处事何其不公!”

    多尔衮似是一点不恼,只是温和地笑了笑,“大兄此言差矣,五十万人口,可不是五十万头牲畜,非人数众多的大军押送不可,大汗兵力最多,他押送人口粮草,岂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成亲王岳托,刚刚败于赵无忌之手,心有犹自留有余悸,让他押送德王,大汗怎能放心?大兄,你想得有些太多了,大汗光明磊落,小弟不许你这么说他。”多尔衮含笑看着阿济格,缓缓说道。

    听着多尔衮反过来为皇太极辩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